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检查的是是非非

(2012-04-22 20:37:18)
标签:

原创

宋体

多些

是是非非

工作检查

表面文章

石头城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教育检查的是是非非

http://s4/bmiddle/7d7213efhbe43bcd30303&690

检查的目的、意义

检查的目的和意义,简单地说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督促;二是发现;三是补救;四是评估。“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接受检查,是履行职责的表现;是体制机制日益健全的必然要求;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桥梁。”必要的检查“是教育转型时期促进教育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

但是,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多多益善,或者动辄即“检”。

必要的检查必须“有”

1.涉及国家和省教育政策、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检查。如,校园、学生安全检查,“乱收费”、“减负”检查等等。

2.有关教育教学硬件设施、配套方面的检查。

3.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评估类检查。

4.正常的业务工作检查。等等。

这样的检查应该“弃”

其实,被老师和学校反感和反对的,是过多过滥的检查,是基层造假性应对的检查,是只做表面文章、实际无关痛痒的检查,是前呼后拥、声势浩大的“派头”检查,是劳民伤财的检查。如,很多检查,单纯地看资料、听汇报;很多检查目的性不强、属心血来潮式的“到下边去看一看”;有些检查是职能部门是为了给领导表现“有活干”而想当然安排的,本就可有可无;有些检查是为了显示领导重视,等等。

我为检查支几招

既然很多检查被广大教师所诟病,那我们不妨改革一下检查的形式,这样也许既能达到目的,又能被人们乐意接受:

1.多些“一站”式检查。来得快,走得也快,尽量不给基层添麻烦。

2.多些“微服私访”式检查。这样才能摸实情,不至于被一些人为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特别是一些“越级”检查,提前告知,下面的几级就会“一致对外”,百般蒙蔽、造假。

3.多些抽检式检查。可以抽查单位,也可以抽查项目;不必每次都面面俱到。

4.多些轻车简从式检查。大可不必那么兴师动众、浩浩荡荡。

5.多些合并式检查。专项检查不一定专门做;几个检查可以一并来。主管部门必须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管住自己的职能部门(科室),不能“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今天你来,明天我往,使得基层整天疲于应付。

6.多些注重实效的检查。反对形式,注重实效;少看资料,少听汇报。

殊途,也可以同归

很多时候改变一下方式,不检查,同样可以达到检查的目的。这样的方式不妨一试:

1.与其频繁检查,不如加大问责力度。一级抓一级,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2.与其频繁检查,不如狠抓导向与引领。政策导向,典型引领,有时比检查更实际,更能调动学校和教师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与其频繁检查,不如广开“问政”渠道。网络问教,热线电话,这些新形式有时比检查更具优越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