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轻伤不下火线”
(2022-11-04 11:51:22)
标签:
文化时评 |
疫情中“轻伤不下火线”
——郑州十月份疫情写实
通讯员
郑州十月份大规模发生的疫情燃点多、爆发快,新型病毒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席卷了整个市区,让整个社会民众生活突然间进入了“冬眠”状态。全市各级政府紧急动员,快速进入了“实战”应急状态。
新冠在中国已经肆虐了两个多年头,民众对此也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各级政府积极行动,科学制定、设置各种应对措施,行之有效的一次次战胜病毒的猖狂,恢复原有的社区秩序,换回现在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郑州是大城市,拥有一千多万居民和流动人员,市政府针对这些情况,仔细筹划,精准安排,让整个抗疫工作在可控的范围内,按部就班的有序进行着。
有着三级不同等级的防控区,都有着严格防控管理制度和措施,有效的保护社区民众的生命安全。
位于中州大道与航海东路交叉附近的龙堂社区是郑州市管城区金岱街道办事处下属的一个普通社区,也是成立不久的新社区。其中,三个居民小区,一个公寓楼。9名社区管理人员承担管理着四个小区居民等重任。面对着社区居民人员众多,结构复杂等局面,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在本次爆发疫情期间,防疫工作繁杂又细致,有一点问题就会出现恶行后果。龙堂社区主任路蕊荣是一名富有朝气的年轻社区女性干部,个性鲜明,无论什么事情都主动承担,不分分里分外、亲力亲为、真心实意的态度使得社区这个最基层组织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好评。
全面实行小区闭合管理是十月十二号开始的。从紧急行动,到布置到位,路主任和全体工作人员在“雷锋”和“绿城”等志愿者协助之下,不分昼夜的奋战在疫情第一线。
四个小区同时做核酸,各种物资和人员的调配和分发都是最为具体和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路主任和她的队友们认真细致的忙碌着,生怕遗漏些小问题。路主任既是管理员,也是战斗员,更是整个团队的“替补人员”。骑上自己的电动车让路主任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几方及时提供物料和调换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
在二十多天的疫情间,正常市民的生活都被打乱了,社区工作人员的一日三餐就成了问题。他们很早出现在各个检测现场,纷繁复杂的事情没完没了,早饭怎能吃好?中午正是场里场外、各个交接点处理事物的关键时期,能正常吃上饭也成为不可能;晚上结束一天工作已经是深夜时分,工作人员哪有精力去弥补这些东西?
让民众惊讶的是,过去正常的作息时间被打破了,变成现在没日没夜的工作,当有人现场问她今天是几号时,她愣了一会儿说了声:“这时还真记不起来了”。
由于这次疫情时间长,几千人的需求和具体细致的操劳。过于忙碌现实让路主任不小心崴住了脚,走动起来疼痛难忍,还不能得到有效治疗。但前方的需求让她不能有片刻停留,伤腿只能在转运配发物资的电动车跑动中得到半刻“休养”。搬上、搬下物质是需要体力的,当搬运上下车时,忍着疼痛的坚韧形象使得居民看到后很是感动。汗水浸透额头的黑发和面对困难时的勇气是一名共产党员与生俱来的担当和初心,她们把社区年轻干部敢于担当的形象塑造成一尊塑像,硬生生的矗立在这片热土之上。行动上,不够优美的姿势让居民看到了未来希望和社区干部的扎实态度。
过去,英雄们 “轻伤不下火线”,和他们拥有同样信念的社区干部传承下来。当有人建议路主任休息下再工作时,她总是那句话:“疫情快结束了”!这就一名社区干部的工作态度,更是一名新时代党员的最真实写照。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