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在加拿大,我们学会了尊重

(2011-04-23 13:47:48)
标签:

尊重

人性

仁爱

人道

人文教育

加拿大

神秘的花园

杂谈

分类: 生活杂谈

生活在加拿大,我们学会了尊重,尤其是对生命的尊重—哪怕是对一只鸟。

 

当我怀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得知我怀的是女儿,先生麦克很高兴,立刻为女儿想好了英文名—Jennifer。但是我加拿大的义母一定要给孩子取名”Robin”,更摆出一副要跟麦克决一胜负的架势,志在“必赢”。

 

就在女儿出生之前,我家的阳台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Robin鸟(我不知道这种鸟的中文是什么)。这位不速之客考察了一下周围环境之后,从此每天都来访,有时一天来几次。开始我们并没太在意,有一天,天气特别好,我打开紧闭了一冬天的阳台门,想通通风,我这才发现,门旁的室外照明灯架子上出现了一个用泥、草和碎报纸垒成的鸟窝!我立刻打电话给义母,义母说:“这个预示意味着我赢定了,这个新生儿非是‘Robin’不可。”从此我女儿就叫了Robin,也恰好和中文名“梁彬”近似。

 

好奇心胜的我非常想看看那里有几只蛋,但是我还是生怕打扰到这只把她的“信任”寄托给我们家的Robin鸟。为了不惊动Robin鸟一家,我们封上了去阳台的门,直到小Robin们长大了,都飞走了,我才无限失落地爬上去看了一眼她们遗留下的空巢:“这帮白眼狼。。。不对,这帮白眼鸟!不付房租不说,蛋也没留下一个。”

 

这是钢琴老师朱贤杰的家。他的房子像是坐落在一个神秘的花园,树上还挂了喂鸟的鸟屋。

生活在加拿大,我们学会了尊重


这是后门,来学琴的孩子们和家长从这里出入。你看到墙上挂着的竹篮了么?那本来是用来每年种花的。

生活在加拿大,我们学会了尊重


可是朱老师的花,今年算是种不成了,改“种”鸟了. 

生活在加拿大,我们学会了尊重

 

你看她那副心安理得的样子,我想朱老师拿她也没辙,篮子只好由她霸占了。

生活在加拿大,我们学会了尊重

(部分照片由朱贤杰老师提供。请见朱贤杰老师的简历:http://baike.baidu.com/view/3066798.htm#sub3066798.)



最近我从报上读到一则新闻:国内一位年轻人在开车撞伤人之后,更泯灭良心地杀人灭口!这岂止是一件单另的个人问题?这是一个人性逐渐走向麻木的社会问题。而人性、人道、仁爱等人文教育是要从儿童时代潜移默化地开始。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一只鸟都不忍心打扰,他又怎能轻易地做出类似这种惨无人道的事呢?

 

注:对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靠的是“潜移默化”的渗透,耗的是“铁杵磨针”的软功夫,打的是“集腋成裘”的持久战,走的是“万里长征”的荆棘路,依的是“愚公移山”的执着精神。

 

我们每一个希望看到民族自尊自强的人,也同时意识到了自己的这个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文纯属作者的公益贡献,没有版权问题,鼓励广泛传播, 谢谢您的共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