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球升起来》教学设计
(2015-12-29 16:24:11)分类: 五年级教学设计 |
《热气球升起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创作能力
2、进一步熟练在元件中绘制图形及制作动画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层、帧、关键帧等常用概念
4、学会制作平移动画的方法
5、学会熟练使用“任意变形工具”中的旋转功能
6、学会插入新的场景并会用“场景面板”修改场景
7、学会测试场景
8、学会使用信息面板调整图形大小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和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养成文明操作电脑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养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制作平移动画
教学资源:
1、电子教学软件
2、计算机及网络
3、教学课件——自制的flash课件、屏幕录制文件——气球升起来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教学软件,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二、欣赏《热气球升起来》动画,导入课题
我们知道动画就是有一张一张的画面组合而成的,我们已经会制作有两张画面组成的动画,下面我们欣赏一个动画。
1、欣赏《热气球升起来》动画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动画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逐帧动画来制作呢?
我们知道逐帧动画就是一帧一帧制作的动画
2、演示用逐帧动画制作气球升起的动画
插入元件——气球,在元件中画一个简单的气球。
返回场景中,并插入一个新场景
用逐帧动画制作气球升起(前几帧位置移动小些后几帧移动位置大些)
让学生设想一下气球是怎么动的。
播放观看效果。
总结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特点:麻烦、动画不流畅
今天 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制作方法——移动动画。
三、学习新知
打开课件,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插入一个新的图层。
2、将气球元件拖入到新图层中。
3、制作移动动画:
打开制作课件,让学生朗读制作平移动画的制作方法。
演示制作方法。
选择第一帧——右击——创建补间动画——最后一帧——右击——插入关键帧——改变第一帧或最后一帧的位置
让学生感受帧数与速度的关系:帧数越多,速度就越慢。
让学生思考场景中再增加一个气球怎么办?
(生:增加一个图层再制作一个气球的移动动画)
再增加2、3、4……有该如何制作?
结合上节课我们的制作方法,你们有没有好的制作思路呢?
4、在元件中制作平移动画
插入新元件——气球动
在元件中制作平移动画
5、返回场景将气球动拖入到舞台(5个以上)
6、测试场景观看效果。
四、布置课堂练习内容
1、在新的元件中画一个气球
2、在气球动的元件中制作气球的平移动画
3、制作动画场景,场景中至少有五只气球,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美化场景。
4、有能力的同学试着让鸽子和热带鱼在场景中动起来。
5、参考课件——热气球升起来
五、学生练习,老师巡视辅导
六、给场景添加背景
视学生操作情况而定。有必要的话演示
(选择场景1(风景画)中的所有内容,复制
返回到气球的场景,插入一个图层——命名背景,在这个图层上粘贴。并调整它的位置及顺序)
七、展示学生的创作作品
八、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动画,制作平移动画有三个关键词就是:创建补间动画、插入关键帧、改变位置。我们记住这三个关键词,我们一定会制作平移动画。
九、布置课外作业
1、试着在家中的电脑上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制作一些平移动画。
2、并为你的动画添加上漂亮的场景。
结束课堂教学,让学生将键盘与椅子放回原处,并检查周围的卫生情况及时清除。组织学生有序离开机房
第二课时
一、启动教学软件,检查学生上节的制作情况
二、再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
三、制作背景,使用信息面板调整大小
我们现在已经制作了两个动画,在这两个动画中都有背景制作,以后的动画我们也要添加背景,我们能不能简化我们的操作呢?
插入一个元件——背景
用矩形在元件中画一个矩形
选中矩形打开“信息面板”,“窗口”——“信息”
将宽度和高度调整成舞台的大小(550X400)
然后用线性填充,填充背景颜色
制作好的背景我们可直接应用。
下面同学们就在元件中制作一个背景。制作完成的同学可以利用把前面没有完成的内容制作一下。
四、场景面板的设置与修改
现在我们的文件中已经有三个场景了,有的同学可能更多,那么怎么管理这些场景呢?今天我们学习场景面板。
打开“窗口”——“其它面板”——“场景”
给场景重新命名
企鹅命名为——1企鹅
气球命名为2气球
风景画命名为10风景画
调整场景的顺序:按序号排列
删除多余的场景。
学生制作,完成同学继续完成前面的动画,并思考如何让气球向不同的方向升起。
五、让学生演示制作方法,老师补充
(用“任意变形工具”将场景中气球旋转方向就行)
元件在应用时我们可改变它的大小及调整它的方法,但是不会改变它的动作
六、学生练习,老师个别辅导
七、展示学生作品
八、小结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九、布置课外作业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结束课堂教学,让学生将键盘与椅子放回原处,并检查周围的卫生情况及时清除。组织学生有序离开机房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直观性,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老师的口述,学生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应精心选择使用多媒体数据,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创造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转
二、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接受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间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的参与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通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