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2015-12-29 09:40:15)分类: 五年级教学设计 |
《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我校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是山西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心编写的《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小学版)。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了修订,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体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强大工具,初步掌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加工和输出的技能,同时要求学生从小就要注意到信息社会的相关道德法规和社会责任;在过程和方法方面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设置了良好的环境,激励学生在“任务驱动”之下,发现问题,探究方法,反复实践,直到获取成功,从而扎实地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力求从小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需求出发提出教学任务,以故事和童话的方式引入相关的教学情境。
教材中为适应小学生的情感需求,塑造了丁丁这个同龄人物,设置了在小博士的指点下进入信息王国进行探究的情境,并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主题活动展开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小学版)第三册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神奇的动画城;第二单元自我展示大比拼;第三单信息王国话规则。
第一单元神奇的动画城:
一、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制作一般的动画作品,直观地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
1.欣赏分析动画作品,比较动画与其他信息表达方式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动画在信息表达方面的独特性。
2. 通过剖析作品,了解动画的制作原理,熟悉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
3. 学会使用一种常用动画制作工具,设计、制作动画,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动态过程。
二、教材解读:
1.本单元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借鉴了国际上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是一套用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实践活动教材。它注重对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在学习,在学习中创造”。教材编写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本套教材的内容设置是符合教材精神。 课程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处理信息和应用处理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这套教材充分考虑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信息处理活动为主线组织编排内容。尽量减少或舍弃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减少或舍弃生硬的技能要求和晦涩难懂的操作步骤。教材中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看一看——进行范例的演示
二是跟我来——引领学生操作实践
三是试一试——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
四是做一做——让学生完成一项技能训练或是一个作品
五是想一想——引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是评一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达到师生、生生互教互学,反思优劣,不断提高。
在教材中概念性的知识放在“知识岛”内,扩展的知识放在“百宝箱”,知识和技能的总结放在课尾的“回头看”中,以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化。
学情分析
本学期针对五年级的学生,通过上两个学年的学习,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能熟练使用电脑,并能利用网络阅读信息。但有一部分同学因为平时接触电脑机会少,操作还比较生疏,还有待加强练习。而另一部分同学则因为平时接触电脑机会多,操作较为熟练,因此在班级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本届五年级学生学习态度不错,但缺乏一定的变通能力,如何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变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本届学生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 动画制作——flash
活动一:动画欣赏
活动二:色彩斑斓的热带鱼
活动三:鲜艳美丽的花朵
活动四:可爱的企鹅
活动五:冰雪世界
活动六:小企鹅找朋友
活动七:热气球升起来
活动八:金箍棒,变变变
活动九:动感的文字
活动十:小鸟吹泡泡
活动十一:为动画背景添加音乐
活动十二:动画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