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炼一颗好的心(146):焦虑是对无常的抗拒

(2016-09-25 17:35:25)
标签:

改变

无常

坚持





修炼一颗好的心(146):焦虑是对无常的抗拒

几乎每一天,都会接到一些求援信件。如果我有时间,我真的愿意一封一封认真去回。我太理解那种内心亡命天涯灵魂颠沛流离的苦痛。没有可口饭菜吃算什么,没有好房子住算什么?内心的苦,才是真苦。

没有哭过长夜,是真的不足以与之论人生的。

但有太多太多人,一辈子都在长夜里,出不来。

心灵被囚禁被上刑,分分秒秒都在恐惧中。生不如死,生无所恋。活着,了无生趣。

我经历过,所以,我懂,我理解。

所以,从早年提出青春语文,到近几年,我把青春语文定义为:教法就是活法,活法就是教法,就是想表达这样一种追求:我们一定要经由这个职业,变得安宁,变得欢喜,变得充满幸福,充满力量。

如何教的那点儿奥妙,真的卑之无甚高论。如何活,才是人生大命题。

弄懂了活法,教法,自然而然就通了。

比如芳妹妹的苦痛。

其实可以不苦不痛。

我的建议是:

 

第一,既然选择了“改变”,那就要承担“改变”带来的压力。

芳妹妹为了孩子,从原来学校辞职,来到了大城市的一个学校。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决心已经下了,且行动了,最艰难的一步已经走出来了。芳妹妹很了不起。

选择这样的改变,就要努力做好应对改变的心态。

所谓苦痛,就是改变正在发生的时候,身体行动了,心灵却动不了。不愿意主动接受改变带来的诸多的连锁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是良性反应。从长远来看,良性反应的可能性大。老话早就说了,树挪死,人挪活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最终的结果多半是好的。

但这些反应中肯定也有不良反应。而且,先来到的,一般都是不良反应。上帝他老人家很淘气的,总是先给苦果子吃,再给甜果子的。

芳妹妹信中提到的这些,都是不良反应的表现。到了新地方,“水土”多半不服的,啥都“过敏”,浑身上下难免长满湿疹,又痒又痛,不舒服是自然的。但这些就属于“改变”的一部分。不接受,不认同,老想抗拒,老想把自我和周遭世界之间筑起一道围墙,那自然就会陷进这苦痛中去了。

所以,芳妹妹,你一定要鼓励自己: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是应该发生的,属于“改变”的一部分。咱不仅要接受改变带来的“好”的那部分,还要接受改变带来的“不好”的那部分。

方法就是:努力心平气和地观察它们的到来,它们的撒泼,它们的逗留……你越对现在的处境的合理性理解越多,你就越可能越早“恭送”它们,重新拥有欢乐喜悦的心境。

也就是说,不要挣扎,不要抗拒,不要因为“它们”而怀疑一切,怀疑自己。客来待客,客走送客,当发生的一定会发生,当消失的也一定会消失。

不要着急。

要给自己时间。

 

二,跳出自我,换一个角度看新学生,新学校,新课程,总之,不要以“我”的老视角去对正在发生的一切轻率做出评价。

 

比如,大城市的学生,当然比小地方的学生难以管理。我的感受是,农村学生最好管,只要厉害就够了。越是大城市,学生和家长的诉求越多。你觉得他们“懒散”,是你的感觉。如果你转换一个视角,可能就是“自由”,是“没有羁绊”,是“放松自然”……

而且,如果你站在学生的视角来看看自己呢?学生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你?你为他们做了什么呢?你去做“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的事情了吗?你给了他们什么样的心灵安抚。你满足了他们什么要求?

这是个要命的问题。我们不能总给学生提要求,而不准学生有要求。

学生的心灵得不到抚慰,他们感受不到来自于你的认同和爱的时候,他们肯定和你较劲。

他们是孩子,你是大人。关系出了问题。主动调整关系,是大人应该先做的。

如果你一股劲儿地只是在心里讨厌他们,排斥他们,否定他们,而没有任何发自内心地表达爱和信任的行动,情况不会好转。

至于其他,你也可以换个角度。

比如你换成校方的角度。

实行“走班制”,管理成本是很高的,学校要付出代价。这说明,校方是有理想的,是想改革的。“走”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问题,但“不走”,问题同样存在。工作,就是面对问题,然后一个一个理解这些问题,柔化这些问题。

甚至,有些问题都不是用来解决的。工作着工作着,它们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你是新员工,不适应这种教改,你还停留在以前的教法上,这有点儿像“刻舟求剑”,船都开老远了,你还在找你以前的剑。这当然难受了。

怎么办?慢慢学就是了。

告诉自己:接纳改变,理解学校的追求,努力发现这种教法的好处,然后想办法和过去的一些经验接轨。

走班而已,很多以前的经验,还是可以用的。

不要被一些新名词新形式吓坏了。教育的本质是不会变的。比如尊重,比如爱,比如互动,比如扎实,比如头脑激荡等等……基本原理是不变的。

还有领导要成绩。哪个学校不要成绩呢?天下乌鸦一般“黑”嘛。

我的理解,你的抱怨不是抱怨“要成绩”,而是抱怨这样懒散的学生和这样的教学方式让你无法抓成绩。

不要搞混了,自己搞得自己很抓狂。

接纳改变,真得换视角。不换,你就好像被施了法,点了穴,“定”在了原处,动弹不得,干着急,急得死。

 

 

三,不要活在想象中,自己给自己编故事,自己吓自己。

 

在大城市,高学历的当然多啦。如果你在人大附中清华附中,你会发现周围北大清华的研究生博士生比比皆是。人才扎堆,就是大城市的自然现象。

但高学历,跟高教育能力,未必是两码事。

你看看咱们全国中语会这个平台上,很大一批杰出的教师都是中师毕业,专科毕业的。

读书是一码事,实践能力是一码事。站在讲台上,名校和非名校毕业的,差距没有想象的大。

经验,情怀,是教育最重要的东西。你就是在哈佛读十年,也未必能拥有这些东西。

所以,“高学历”在中学校园里,是个纸老虎,不用怕。

你内心焦虑紧张,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做事儿不够漂亮,自然就会看自己不顺眼,看人家都是大老虎。陷在这个恶性循环中,爬都爬不起来。

所以妹妹,不要潜意识地判定自己是弱小的。要学《疯狂动物城》中的那只兔子朱迪,跟猛兽在一起,也要昂首挺胸。更何况,高学历算什么猛兽呢?

而且,你又不是参加招聘考试。你已经入职了。你有经验。那是你的无价之宝,要好好用。

 

总之,妹妹,你现在经历的,就是你一旦选择改变就肯定要经历的。选择换地方换学校,就是选择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另外一种活法。否则,改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要感恩现在体验到的这些疼。它们正引领着你,走向新的生活。

所以,一定要拥抱这改变,而不是抗拒,不是鄙弃。

这两年我读佛学读得比较多一些。佛陀说,焦虑就是对无常的抗拒。说得真是一针见血,妙不可言。

什么是无常?无常就是改变性,就是不确定性。这乃世界的本性,生命的本性。

人活一世,不改变的只有改变本身。

无常不是人生的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

不是无常带给我们痛苦,而是对无常的抗拒带给我们痛苦。

而修佛,就是修得拥抱无常的平和镇定。

所以,芳妹妹,放下焦虑,事实上是放下对过去生活的执着,重新活一回。

不要太着急地觉得自己不行,而要下定决心和任何状态中的自己亲密相处。这样,慢慢地,你就能和一切陌生亲密相处。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

加油! 哦,甚至都不用加油。慢慢感受,慢慢享受这段艰难的日子。

一切,都是馈赠啊!

2016/9/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