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炼一颗好的心(147):非暴力沟通(1):充分地理解家长的需求

(2016-10-04 09:37:42)
标签:

非暴力

沟通

理解

                                     非暴力沟通(1):充分地理解家长的需求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反复研究学习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写NVC)一词的中译,又称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等。

 

这是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越学越觉得有必要学。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沟通的挑战,时时刻刻都可能陷入因为沟通带来的困境之中。

沟通不畅,沟通失败,是我们不幸福不快乐的重要原因。

 

比如,今天助理老师告诉我,说有家长反应孩子在学校吃不饱。

我一听,有点儿晕。因为这几天正为午饭的浪费头疼。

午餐订餐一直是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每个学期,都要花挺多时间在这个问题上,才能平衡各方意见,安抚各方情绪。我连续观察了三个周,开学后,午餐质量整体还算可以,孩子们吃得挺香。就是餐后被倒掉的饭菜太多,看得我心疼。我常常想:学校要是有条件,能够养头猪,就吃孩子们的剩饭剩菜,这猪也绝对膘肥体壮。

但还有孩子说吃不饱!

这就是学校视角、家长视角、学生视角产生的分歧。

学校教育,几乎一直在,也只能在这样的矛盾中向前推进。

当老师,做班主任,做管理者之难,就难在这些地方。

 

我还没有来得及腾出时间应对这个问题,这个班的班主任,在班群里发了一则信息告知家长。我读了,很感动,觉得我们的老师真棒!我觉得,这样的交流沟通就属于典型的“非暴力沟通”,很健康,很温暖。

同事发的信息是这样的:

 

 

 

为什么我觉得她沟通得好呢?

首先我们看,她面对的其实是一个多少有点儿让自己闹心的事情:被人“隐性批评”没有让孩子吃饱。而事实上学校这段时间的饭菜质量不错,而且天天都剩很多。

这是事实。

老师有委屈吗?肯定有。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应对?

换个不成熟的班主任,往往会被“暴力”的沟通方式控制:

 

先是道德评价:这家长事儿真多!孩子一说风,就是雨。能不能理解理解老师有多忙啊!

然后是比较:人家孩子都没有吃不饱,也没有听其他孩子其他家长说吃不饱,就你家孩子吃不饱,应该是你家孩子自己的问题。你应该好好教育孩子,而不是来打扰老师。

接着回避责任:学校的饭菜天天都剩那么多,孩子们根本吃不完,不可能是学校的责任,更不可能是我的责任。

最后还可能强人所难,发泄情绪:如果实在不放心,请你来学校守着孩子吃饭,或者,自己给孩子送饭也可以。

 

如果这样沟通,老师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会是一次良性的沟通吗?

当然不是!

那位提意见的家长,肯定会很难受。

他让老师添堵了,然后老师把这个“堵”给他扔回去。大家都“堵”一回,而且还可能继续堵着,一直堵着。

有意思吗?

没有意思。

这是在发泄情绪,而不是解决问题。

 

我们的这位班主任显然很有经验,你看她的处理:

第一,认同家长的感受。相信孩子是确确实实是没有吃饱。

第二,承认自己工作有失误。哪怕其实这个责任自己并无必要承担。因为孩子已经比较大了,也已经不是才开学第一个周了。对于学校的吃饭模式,孩子应该已经熟悉了。而且吃饭基本属于自助餐模式,可以自由添减的。

第三,迅速寻找孩子没有吃饱的可能原因,一一例举,提出改良方法。这位班主任的建议从三个方面展开,既有原因诊断,也有调整建议:1,孩子第一次盛饭时可以努力明确向值班同学提出要求,争取第一次就盛够。2,提醒订餐公司和保安大叔稍晚一点儿收吃剩的饭菜,照顾吃饭速度慢的同学第二次添饭。3,天凉之后学校的预案。

 

    这一步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教育往往止步于“态度”,认错态度好,好像一切便结束了。但其实,态度仅仅是个基础,处理事情,不进入诊断阶段,治疗阶段,便无意义。

 

      第四,提出祝愿,强调“让孩子们吃饱吃好”是家校共同的追求,一致的愿景。

 

我相信,家长朋友们看了这位班主任的微信,都会开心安心了。

这次微妙的“家校矛盾”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这就是一次很典型的挺棒的“非暴力沟通”。它之所以效果不错,从教师的角度看,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           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家长的诉求,体会家长的感受需要。心灵柔软,爱孩子,爱他人,发自内心地觉得每一个人都值得自己信任,值得自己疼爱。这是非暴沟通的前提。

2,           教师灵魂比较强大,不容易受伤害。当有反面意见的时候,不情绪化,能够把自己当成学习者。既然是学习者,那么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完美,就很正常,承认就是,改正就是。

3,           教师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比较强。

4,           教师能用口头语言或者书面文字清晰地向家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

 

这些,都是需要练习的!一旦练就,教师的幸福就会成倍增长。

是啊,你想想,教育的问题,很多都来自于沟通的问题,交流的问题。

如果家长朋友们也能这样想,也能这样进行自我训练。向老师提出各种质疑和要求的时候,能够更加客观,更加理性,更加清楚,更加礼貌,那家校的沟通,一定和谐,一定美妙。

那我们的孩子,就有福了!

我要向我们学校的这位老师学习,继续训练提升自己“非暴力沟通”的能力。

2016/9/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