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聆听王君老师》
(2015-12-04 10:41:22)
标签:
转载 |
国培班最后一个讲座是王君老师的《一路修行做老师》,虽很早在博客中有过交流,也看过她的几本书,但还是第一次聆听王君老师的讲座。王君老师的真诚令人感动,很多时候也许我们有过相似的遭遇,但我们也许没有这个勇气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但王老师,不仅说了,而且通过自己的交流,希望听者能够少犯她这样的错误。她最初以反省作开端,她说:有一条线必须通过理论来弥补。这也正是我感悟深刻之处。没有深厚的理论作为基石,任何的行为上的改进,无非只是雕虫小技而已。随着年龄渐长,这种感悟越来越深。王君老师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时常更侧重于人文性方面的培育,而忽视工具性方面的指导。总觉得重视工具性便削弱了向深处漫游,总觉得侧重它上的课不够漂亮。人到中年之时,便会洗去一切浮华,而课便也是如此。
聆听王君老师的讲座,除却达不到她的高度与勤奋。有很多的相同之处,有太多的共鸣,特别她谈到女性的灵魂修炼时,引发很多女老师的共鸣,她是一个不仅把外在的一切都打理的很好,更是把自己打理的非常年轻漂亮,有内涵。看到年轻娇小的她,总感觉与实际年龄小很多。她坦言:研究自己的生理曲线,她的最高理想是把自己弄好。把自己滋养好的她,也拥有了自己的精神后花园,把生命的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
她讲到自己离开重庆去北京的经历,那一段乱如麻的生活,令她久久难忘。那只在烈火中涅槃凤凰,当再次起飞时,已然熠熠光辉。如今回味时,带着几份淡定与从容。但完全能感受到那最初的艰难与煎熬。这小小的身躯下,却蕴藏着无限的能量。足以使她不畏惧任何的磨砺。她认为,当外在的一切改变时,不是世界改变了,而需改变的是你的思维方式。面对北京的家长,北京的学生,她无法想象为何这样。但当我们继续思考,便会发现,是我们还停留在原有的思维方式中。尽管前路如此艰难,而她依然感怀正是这几年,历练了她,她也感慨,正是离开了原来的地方,她才会拥有新的教育生命。
人都会拥有固有的惰性,不愿迁徙,不愿挑战所拥有一切。王君老师的选择,让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在监狱的黑暗生活里,他从未放弃过对自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对自己的救赎,最后他如愿的实现了他的理想。是继续留下安逸的生活之中,还是去远方寻找更理想的生活。这其实是很多人的思考,而最终能决定选择的毕竟是少数,而唯有强者才能够做到。
王君老师讲起《丑小鸭》很动情,她说安徒生的生命密码藏在丑小鸭中,她也定然在丑小鸭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每一个从最底层,一步一步艰难的成长起来的人,定然如那只白天鹅,绝不高扬起它的头颅,而是从容的迎接每一次赞扬,仍不懈地去追求它的理想。窦桂梅也罢,王君老师也罢,她们都是历经一路的艰难险阻,才拥有如今的成功。也正是收获了每一次踏实的欣慰,才拥有内心的安宁与从容。走出去,也许正是她们拥有新的生命和美的最好的诠释。一个个散发着美与魅力的女子,似乎在昭示着什么。
聆听着一个个故事,使我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是固守一份安宁,局限在半封闭的状态下养尊处优,还是在新的状态下激活生命的能量,不断地挑战自己。这是每个人的定数,但或许也可以去打破。正如王君老师所言,她如今可以摆脱各种束缚,可以专心的教学,而不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之下,人可以过得很纯粹。多位北京的朋友都谈到这一点。
聆听的作用,带来的思考也许远远超过二个半小时。很多的共鸣,更能引发自己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