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一颗好的心(121):何以解忧,可做家务
(2015-03-23 06:08:38)
标签:
家务品质解忧 |
青少年时代,我家的生活,完全像一张不经岁月就已经褪色了的黑白照片。一是穷,爸爸妈妈一个月的工资总撑不过一个月。到月末,常常要去借才能熬完最后几天。二是闹,爸爸妈妈总吵架打架。家里简直没有一天安静过。从小我就学会了战战兢兢,乖乖巧巧地生活。
在这阴晦之中,所有的亮色,都来自于特别会做家务的妈妈、小姨,还有外婆。
外婆一辈子都絮絮叨叨,口齿极恶毒,谁都不饶,让人抓狂。但用言语伤害人的同时,却用行为安慰人。外婆勤劳又能干。在我的记忆中,她似乎永远一个人在黑魆魆的又破又窄小的厨房里忙碌,不需要人帮忙。一个人推豆花点豆花,一个人杀鸡烧鸡炖鸡,一个人洗洗刷刷……然后变戏法一般端出一桌子菜,站在桌子旁,凶着一张脸伺候我们吃。我们把好饭好菜就着她的恶毒诅咒一同吃下,还是津津有味,感叹外婆的手是神奇的人,能做出别人做不出的饭。
外公外婆的家在綦江小城里几经搬迁,从来住的都是摇摇欲坠的烂房子,但这些烂房子,全部被外婆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永远豁着嘴烂着牙的破楼板都被她洗得发白。穷人家的日子可以过得很干净,这是外婆给我的最大启示。凶恶的外婆,因为善于做家务,那凶恶,似乎也有了些许温暖的色彩了。
外婆的两个女儿,妈妈和小姨,在家务方面,更是深刻地影响了我。
因为和爸爸关系紧张,最后终于闹到决裂的状态,我觉得妈妈一辈子都不幸福。在我的记忆中,她好像永远都在劳动。小时候,我家在二居,现在的北街,小县城老菜市场边儿上,喧闹、繁杂,烟尘浓重。房子摇摇欲坠。一下雨,就得拿水盆接水。墙壁老是开裂,穿洞。但我们家也永远是整条街最干净的一家。妈妈总是清晨四五点就起来洗衣服,端着巨大的盆子去河边,或者去街边的某个大水槽干活。别人还没有起床,她就干完了一天的大家务。每天下班,妈妈雷打不动地大扫除,扫除完后再做晚饭。那个时代,家家户户都是土地板,被各种脚磨得起了一个一个煤球般的包。这样的地面,也被妈妈打扫得铮亮铮亮的。她也跟外婆一样跪在地上用洗衣粉擦洗楼板。小阁楼破得好像随时都可能塌下,但是楼板,雪白雪白。我们家的简陋的家具上,是永远没有积灰的——只要妈妈还有一口气。后来母亲去世早,我就是梦里见到她,她也在做清洁啊!
小姨就更不用说了,我已经在很多文章中写过她了。一个女人,没有机会受到好的教育,没有什么文化,但因为是家务高手,她便一辈子像贵族一样的生活。比之外婆和妈妈,小姨的高明在于在家务上,她具备了审美的能力。外婆和妈妈把家收拾得干净,小姨不仅收拾得干净,还能收拾得艺术和雅致。在这方面,小姨表现出了天赋的才能。从小到大,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饭,穿过的最好看的衣服,玩过的最高贵的玩法,享受过的最有情趣的日子,以至于我的全部可以骄傲可以炫耀的,都和小姨有关。小姨是我阴暗童年最珍贵的亮色和最美丽的启发。在那个最没有色彩的年代里,小姨用自己的双手,把最普通的屋子收拾成华居,把最普通的我打扮成小美女,把最难熬的日子也过得有尊严有品位……直到现在,小姨60多岁了,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大扫除。她的每一个日子,不管如何艰难,都永远有秩序有亮度有光泽。
外婆,妈妈,小姨,让我懂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一个女人,一定要善于做家务。操持家,整理家,是一个女人最重要的能力,最基本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个能力,女人的日子,才能最大程度地属于自己,才最大可能地具备可控性。人生那么漫长,爱情常常惨烈,家务劳动,其实是女人的护身运动。我觉得,我生命中的这三个女人,从命运来看,实在谈不上多幸运,但她们,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都凭靠着家务能力,在最大的可能性里,找到了自己,建设了自己的幸福,不至于,因为时代,因为出身,而输得一塌糊涂。
所以,到现在,我常常很自豪地说:我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我做家务的能力,是家传。是,受妈妈们的影响,我很小就对做家务感兴趣。妈妈因为心脏病,对我放手也早,10岁以前,我就开始掌管全家的财政。一到假期,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我这个小姑娘就是家里的“主妇”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懂事。读高中后开始住校,爸爸妈妈几乎就不管我了。从狭窄阴暗的家住到了学校里,不再跟讨厌的奶奶挤一张床,而是自己拥有一个上铺。我的家务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施展。就是在寝室里,我的小铺大概也是最干净最整洁的一类。学生时代,日子过得很紧巴。大学时,家里给的钱已经不够,我就得自己养活自己了。但不管如何,我总能把日子安排得像模像样。连闺蜜也没有看出来我的经济条件极其窘迫,父母关系高度紧张。从小承担家务让我深知经营一个家的难处,我讨厌父亲,但也能容忍他,维护他。哪怕有一点点儿零用钱,也愿意花在父亲身上。我同情母亲。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能够让母亲心安,希望她能够多活一些日子。
承担家务,让我早早地懂得了人世间的种种艰难,也让我比很多同龄的女孩儿更坚强,更能吃苦,更能顶住压力。后来参加工作,这些品质对我专业发展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是我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啊。
做家务是有品质之分的。同样做清洁,小姨的品质就高。她家里的各种清洁用布,不管是洗碗的,还洗鞋的,不管是抹桌子的,还是擦地的,永远干干净净雪白如新,让人叹为观止。伺候鞋子,小姨不仅清理鞋面,还清理鞋底。洗锅,小姨不仅洗锅里,还洗锅底,所以,他们家各种锅,里里外外都永远铮亮。小姨教我洗碗,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最后要用开水烫,之后还要用干的擦碗巾一个一个擦干,然后一个一个摆好在碗橱里——绝不可以乱摆,哪怕外人看不见,也得摆出艺术感,绝不可以马虎。小姨做菜,更是一板一眼,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得偷懒。打蛋,该打10分钟就一定要打10分钟,如果偷工减料,小姨说,那做出来味道一定变。我们尝不出来,她也尝得出来。洗衣服,我洗的衣服是越洗越旧的,小姨的衣服,三十年前的还新新的。我这个所谓研究生导师却怎么都搞不明白她是如何做到的。小姨天天化妆,化了一辈子。她跳舞,从老家的舞台跳到了西安的舞台。60多了跳成了教练。她跳一个舞台火一个舞台。看起来她跟她那些十几二十几岁的小徒弟一般年轻。而且,跟我一样,粉丝无数了……
观察小姨做家务,和过日子,我就觉得自己活得像个野人,过的日子像野人过的日子。
于是我明白:家务小天地,人生大舞台。在这里,跟任何职场一样,女人可以挥洒才情,可以寄予理想。那种能够把家务当成艺术来做的女人,其聪慧,其雅量,其气魄,事实上,都不亚于任何职场女子。而一个女子,如果在家务上还有修为,她就一定更懂得如何打扮自己,如何装点办公室,如何更加周到体贴地对待同事。
女人的兰心蕙质超凡脱俗,在家务里,一样可以演绎,可以展示,可以创造,可以成就事业。
我已经尝试了。我只把小姨的“家务心经”移用了一小部分在我的所谓事业上,便把这份普通的工作干得风生水起充满幸福激情了。
有一阵时间,特别忙,心情也比较焦虑,不愿意做家务,便拿钱请了家政阿姨来帮忙。但没隔多久,便请阿姨回去了。一是阿姨的家政水平离我的期待还很远——我毕竟是经历过小姨的人啊!二是自己不做家务,便觉得这家里,少了烟火气。那些厨具,那些家具,那些地板,那些衣服,如果没有经过我的手的打理,便觉得它们都蔫蔫的,灰扑扑的,冷冰冰的,没有温暖和精气神。家啊,得家里的女主人用心经营过,那才是家啊!
于是调整心情,调整时间,还是自己来吧。是稍微累点儿。但那种踏实,那种放心,才是家可以给人的踏实和放心。而这放心,在关键时刻,足以抵挡生命中的各种累。
我从此不再请家政。再忙,也要把时间匀出来给家。一个女人,做家务的时候,才会感觉自己是完整的。有个家,让你忙碌。有个先生,有个儿子,把家弄成了垃圾堆,他们眼巴巴可怜兮兮地等着你来整理你来收拾。这些本身,就是家的感觉,就是女人的感觉啊!
人生一世,平凡总归是主旋律。一餐一饭,一碗一碟中,就是生活,就是爱情。做家务是很大的修炼:一是家务事,一地鸡毛,做了看不出来,但不做,很快一个家就狼藉不堪。做家务的人,是眼中能看得见事儿的人,是不计回报和不讨要表扬的人。二是做家务的难处在于她需要不断重复,永远重复。但做家务的妙处也在于她需要不断重复。懂这个道理的人便能够把最平凡的事津津有味地做下去。活得明白,懂得珍惜才理解:爱就是重复做最简单的事。做着做着,心就开了;做着做着,情就浓了。
这两年,最让我惊喜的是,老公越来越喜欢做家务了。他跟我不一样。他是家里的老幺,小兄弟,从小到大,家务活都沾不了他的手。结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上不管房子,下不管草纸”,很让我沮丧。二十年过去了,生活把小兄弟变成了大哥哥。如今,在我家,老公是大厨,我已经渐渐沦落为打杂和做粗活的丫头了。某一天老公不在家,我便觉得六神无主,心慌意乱,因为饭没有着落啊!
我懂,一个家,谁最爱做家务,谁就最懂爱,也得到最多的爱。老公后来者居上,对我是很大的威胁。我得加油啊!
(20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