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炼一颗好的心(120):和居里夫人一样“逆来顺受”

(2015-03-18 07:15:53)
标签:

逆来顺受

居里夫人

顺应

早些年教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读到“当他猝然长逝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心头迷惑不解。在我的意念中,“逆来顺受”是个标准的贬义词。在词典中它的解释是:对不公正的遭遇和不幸的遭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年轻的时候,对“顺从、忍受”这些词语是极端鄙视的,对“不公正”和“不幸”更是异常敏感排斥。居里夫人作为最伟大的科学家,为什么这样表达呢?

这个问题长期徘徊在我的心头。

一直到这些年,多经历了些事儿,才慢慢有所领悟,居里夫人的“逆来顺受”,其实是一种大智慧。

一名柔弱的女子,没有财富门楣家世的护佑,又死了丈夫,如果她想保持宁静的心绪和专注的情感,把科学研究坚持下去,她就必须看淡人世间其他的纷扰。她必须为自己的心修建一座山门,把红尘的繁杂全部挡在外边。唯有如此,她才能够给自己一片清净之地,才可能继续自己的事业。这份“逆来顺受”,恰恰是她极端的坚强极端的自律极端的纯洁极端的热忱的表现。

“逆来顺受”其实是一种彻底的放下:全部的认同,全部地接纳,全部地原谅,全部地包容……要做到“逆来顺受”,对生命,要有非常透彻的理解:

她得认识到生命本身就是一场盛装而来的浩劫。繁华之外,全是硝烟,全是事故,全是麻烦。世事人心,都充满着驱散不了的人间雾霾。无可治理,不可制服。没有天堂,没有桃源。天堂和桃源都只有在内心之中。所以,需要抗争,需要奋斗,但,如果对任何人事都采取抗争的态度——不管是硬性的抗争,还是软性的抗争——那人生硝烟味就太浓,活着就太累了。我们会应接不暇疲惫不堪。所以,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理解,是接纳,是认同。能够做到看庭前花开花落云起云生而不动心,不是迟钝,不是麻木,而是柔软,是豁达,是认识到了生命本质之后的会心一笑。那就像一个成熟的母亲,看着“命运”这个三岁顽童在地上耍混打滚吵闹不休,却不急不恼不嗔不怨。因为她知道孩子在某个阶段就是这样的,你只需等待、引导、点拨就是,犯不着和他较劲儿。

“逆来顺受”需要大情怀:人生的轨道已经铺就,生命的走向有它自然天成的预设。虽然所有的生成都很珍贵,但落叶还是会归根,河流更必将入海。人世种种,殊途同归,总是必然。所以,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该来的事儿,该遇见的人,确实都是“该”。这不是认命,这是坦然的接受生命给予我们的一切——把所有的际遇都当成馈赠。唯有如此,才能放下,才得超脱。才会拥有一份好心情去更好地经历,更好地拥有。

生命最糟糕的状态是:面对糟糕,呼天抢地,心魂分散,手足无措,于是,这“糟糕”变得更“糟糕”。

    居里夫人“逆来顺受”了,于是她才能够“固执着,勤奋地工作”,能够“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能够“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在简陋的书屋里研究”,亦能够“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物、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她完成了科学家的使命,同时,也成为了生活的艺术家。

从《我的信念》的云淡风轻的表述中,我感觉到居里夫人,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已经获得了大解脱。她的成功,不仅仅是她在科学事业上的成功,更是人生修行的成功。科学对她最大的成就,是默默地敦促她活得安静,活得成熟。

微信上有一个段子传得很欢。这个段子说:成熟,就是你越来越能接受现实,而不是越来越现实。成熟,就是对很多事情都能放下,都能慈悲,愿意以善眼看世界;就是你不再用很多大道理去开导别人,而是你能说服自己去理解身边的人和事;就是面对那些厌恶的人和事,不迎合也不抵触,只淡然一笑对之;或者,根本就没有你厌恶的人和事。

我觉得,现在的我,能懂这些话了。

 

去美国,两件小事让我反思。

第一件,坐过山车。开头还是有恐惧的,但坐到最后,恐惧渐渐消失。在海洋公园,因为人少,不用排队,我们便一遍一遍去坐。有的孩子,甚至坐了几十遍。我理解。那种快感是什么呢?就是“随波逐流”的快乐。海洋公园的过山车,不算最高最险的,但长,花样繁复。第一回坐,天旋地转,差点儿被吓死。第二回,第三回,更多回,便慢慢从容了。奥妙在哪里呢?我的经验是:只要你对轨道的走向熟悉了,陡上陡下快速翻转时你顺势而为,调整呼吸,便不再有严重的失重感。最怕的是向右翻转时,你扭着自己的身体往左躲。往下翻转时,你又提着自己的心朝上躲……越躲越较劲儿,越较劲儿越害怕!干脆不躲,随势而行,凝神静气,迎风而上,反倒获得身体的解放。这便是一种最自然的“逆来顺受”。

人生亦是如此。只要不是违背生命的大原则的问题,很多,自可随波逐流,任意东西。自由随意之间,该解决的,自会解决。解决不了的,自会沉淀。除了死亡,其实人生没有什么要命的大事。看透之后,死亡也是归宿,该死就死,死后重生,再痛痛快快活它一回就是。

第二件,这次赴美,陪伴我们的导游也许有些方面不太周到,甚至,还有占小便宜的嫌疑。不经同事提醒,我还真没有感觉到。后来反思,作为团队的负责人,我该更细心,努力为团队争利益。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作为一个人,我还是更愿意迟钝些。对自己的利益迟钝,对他人的不周到迟钝。相信别人的“不周到”有他的不知觉,有他的难处。只要不太过分,都不用介意,无需指责。这也是一种逆来顺受——我们要经历多少事才能有一点点领悟啊!我们自己的成长有多么缓慢,那就理解别人成长的缓慢吧。

逆来顺受,有“受”才有“顺”。心平气和地“受”得多,才不会把人生的主题淹没在庸常生命的一地鸡毛中。生命的主旋律因此而少了很多杂音。这样的活法,是不斤斤计较的活法,不一定显赫,但是,拥有的是安宁,还有,纯粹。

201532日星期一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