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炼一颗好的心(90):要努力比蚂蚁还慢

(2014-06-09 05:35:17)
标签:

慎重

多思

长远

一个老朋友,把微信签名改为了“比蚂蚁还慢”。我看见了,很会意。

这个老朋友,现在在老家一所很大的中学做副校长。年轻的时候,可不“慢”,事事都讲“快”。就连走路,也是风风火火的。我们几个人一起散步,走着走着,他就不见了。他步子大,步频也快,没多久就把我们丢在了后边。在我的朋友中,他算很快从乡镇调到主城区的一类,也是下海很早,折腾了一圈又回到学校的一类。总之,年轻时,是一个凡事都要追求“快”的人。

他现在要追求“比蚂蚁还慢”了,我理解。这,跟我的领悟是一样的。活着活着,我们都懂得了“慢”的美妙。

快,是要坏事的。

 

关于“慢”,给我启示最多的是大军校长。大军校长算不算聪明人?肯定算。上个世纪80年代末考上北大的地区状元;玩围棋玩电脑都玩到了全国一流水平。但我观察他为人做事,实在是慢。常有老教师老领导跟我感叹:这个舒校啊,干嘛他就不着急呢?再大的事儿,你到他那里,都是一拳打在棉花上。

真是这样的。好几回,我遇到事儿,心急火燎,风风火火杀进校长办公室。可是你会立马发现这里温度不对——跟你不对。舒校就那么慈眉善目地,眨巴眨巴着天真的眼睛看着你——你的脾气发不起来了。在舒校这儿,没有点燃你火气的焰子。他的反应,好像永远比你慢三拍。

这是舒校的修养,也是他的高明。我用了很多时间才琢磨出来其中妙处,学到一丁丁点点。

 

慢,确实是美妙的。

比如,前些天,在家里。我在自己的屋子里跟儿子撒娇:“狗儿啊,狗儿,你去把垃圾倒倒吧。”儿子窝在自己的小屋中呢。“不干!干嘛又是我?!”儿子一口回绝,斩钉截铁。我又哀求:“狗儿啊狗儿,求求你把垃圾倒倒吧。”“不干不干不干!”小家伙毫不留情。我有点儿恼怒,想发作,教训儿子几句。转念一想,我得去看看他到底在干啥。于是起身。刚出我房间的门,便见儿子已经在厨房整理垃圾了。一边整理一边摇头晃脑地还在叫“不干不干就是不干”。

哎,这小家伙,“调戏”他老妈呢。

我想,好险,幸好我慢了点儿啊,幸好没有劈头盖脸一顿教训过去,那岂不就闯祸了?

后来我发现,这段时间,儿子在表达上有一个新特点,就是一边嘴巴上反对你,一边行动上又支持你。青春初期的小孩儿啊,太有意思了!

你敢快吗?一快,亲子矛盾就被自己炮制出来了。

这就是“慢”的效果。慢,首先是给自己时间啊。

 

在班上也是。昨儿一小姑娘来找我,挺委屈。她的笔袋被一个男孩子藏了一整天了,要放学了也不还。小姑娘一筹莫展,找我求助了。这小丫头平时就安静懂事善良得很,从不生事。藏她笔袋的那个混小子却是平时很淘气很倔强,比较难对付的一类。我一听就有些生气。带着小姑娘到教室找那男孩儿。男孩儿态度很僵硬傲气。在我监督下把笔袋找出来还给小姑娘了。我问原因,他爱搭理不搭理的,扔过来一句“你自己去问她”,就表情厌恶地不理我了。

这家伙,对老师,经常是这种态度。不管他错不错,一概不给老师好脸色看。我心头有点儿堵,真想马上就把这家伙弄到办公室问个究竟。想一想把心头的火压了下去。在这种状态,你跟他谈,不是雪上加霜让自己更堵吗?这事儿,再放放再说。

然后我又仔细地问了问小姑娘,确定小女孩儿并没有惹着这家伙。心头有底了,便回家。

晚上,我有好几次冲动想给这男孩儿的家长通个电话,让家长帮忙教育这个无理的孩子。但最后都忍住了。这不算大事儿,我最好自己解决。如果给家长电话只是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这种情绪本身就不佳。如果不是对解决问题本身有帮助,就最好不要惊动家长。因为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变形。很多时候,如果家长没有充分理解老师的意思,或者家长着急表达不当,反而可能把事情弄糟。所以,如果要家长涉入某件事,一定要慎重。

慢点儿,再慢点儿。一个晚上,我都在鼓励自己。

结果第二天课间操的时候,我观察这个孩子,好像神情跟昨天有很大改变。我便走上前去跟他简单聊了几句。很神奇,昨天还在抵触状态的孩子,现在完全变了样。他的态度,显然是诚恳认错的态度了。结果,交流很好,教育效果也很好。

我琢磨着这变化。一是孩子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沉淀和思考,已经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了。二是大概他也害怕我给他家长打电话。明摆着是他的错嘛!平时父母其实要求也很严格。如果我告状,他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他忐忐忑忑捱了一个晚上,发现老师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心狠手辣”,对老师的态度,自然就发生改变了。

这也是“慢”的效果。慢,就是给对方时间哟。

 

在香港上学回来的雪还问了一个问题:……看到有些人走捷径得到荣誉,撒谎不真诚却还被不明真相的人认可。有时候会觉得坚持不下去……昭君老师,我该怎么办?

她说得模糊,我答得明白:人生是长跑,千万不要被表面的暂时的利益蒙住了眼睛。宁愿慢一点儿,也还是要努力做个诚实正直的人。

等雪再长大一点点,我还想对她说,用罗素的话。罗素说:在一个伪善的社会里,诚实确实有些不利。但是襟怀坦白,无所畏惧的益处要多于这种不利,否则,就无人会成为正人君子了。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正直、诚恳、坦率和自重,就我个人而言,宁可看到他们坚持这种品质而失败,也不愿看到他们用奴隶的伎俩取胜。

这里的慢,是坚守。我相信,有一天,雪会懂得:坚守,会慢些。但时间久了就会看到,因此而拥有的灵魂安宁的幸福,胜过一切。

 

去读霍大侠。恰好霍大侠也在说这个理儿。他讲了一个老故事:

说美国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问一个理想是当飞行员的小孩儿,假如你驾驶的飞机在半天里没油了怎么办?小儿答曰:我会叮嘱大家系好安全带,然后自己跳伞。在场的大人们都笑了——他们在笑这孩子幼稚。主持人再问:你干嘛独自跳伞?小孩儿说:我要赶快回去把油取来。

霍大哥启发孩子们:我们那种自以为是、轻易给别的东西下结论的情景是些什么?

你是否读过美国作家马里杰的《多看了一眼》?

你遇见的一些中老年人,是否仅凭摇滚歌星的奇怪打扮就拒绝听人家的演唱?

你是否有话没说完就被长辈批评的经历?

你做数学题的时候,是否总被老师批评没有看清题目里的全部条件就开始运算?

你是否因为天冷了,就说冬天一大堆坏话?

你是否才十八岁就感叹人生虚无,生命中尽是失败和沮丧?

你是否仅读了课本内的李白几首诗,就说他是个浪漫诗人?

你是否有给事情简单贴标签的习惯?

这些更应该是自问——你是否仅看了成绩表,就产生了对一个学生的好感或者恶感?

把孩子的话听完。

多听听世界的发言,多听听再说。

……

 

多听听再说,多想想再说,多等等再说……慢,再慢一点儿,更慢一点儿,比蚂蚁还慢。

这样,也许,你就快起来了。

2014/6/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