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一颗好的心(79):劳动人民下午5点以后不劳动

标签:
劳动从容家务散步睡眠 |
今天劳动节,我们这些兢兢业业的劳动人民也有话说。
这几个月,算是我生命中非常轻松,非常愉快的日子了。工作很单纯:来到新单位,当个班主任,带两个班,没有学校其他事情来扰。学生很听话,家长很给力,工作不费力气就搞定。清华这边学校很大,又更倾向于大学式的管理,会议少,折腾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多,工作效率很高。自己心态也正,享受学生,享受校园,不再在任何事情上刻意地去争取……总之,学校少有人来关注我,我也不必去关注别人。呵呵,顿时感觉进入了自由境界。
每天下午4:05放学,4点半以前是一定要离校的。5点钟左右就到家了。之后的时间,全是自己的了。
终于实现了5点钟以后不劳动的理想。
那五点钟以后做什么呢?
那当然是自己更感兴趣的事。
一是家务。我迷恋做家务。从小就这样。能力是家传。外婆、母亲、小姨都是少见的家务高手,属于把家务当事业来做,做出了境界,做出了品味的那种。我比他们还差得远,但兴趣是浓厚的。洗洗刷刷刷刷洗洗就好像写博客,上公开课,都有无限趣味的。亲手把一个脏乱差的厨房收拾得彻底干净,那种成就感,不比赛课成功了的成就感少。晚上,老公爱选择做饭,而我总爱选择洗碗,许多人不理解,其中妙处,不足予外人道也。比如洗碗,细细洗三遍,然后一个个擦干,亲手把一个个洁白如玉光洁如新的细瓷碗送进橱柜,真是非常浪漫和享受的事。更有意思的是收拾衣柜。衣服总是太多太多。后宫“佳衣”三千件,三千宠爱在几件。一个周,我几乎不会穿重样的衣服,但还是有大量的服装委屈地挤在“冷宫”中。收拾柜子是很有创造性的劳动。衣服是无限的,柜子是有限的,但最后总有办法让有限的柜子装下无限的衣服。其中技巧,也不比设计一堂公开课的智慧差啊。
自己亲手打理的家总是不一样的。有一段时间,实在忙,就请了钟点工来做家务。后来发现,钟点工的家务能力,我实在瞧不上。她做完了,我还得做一遍。罢了罢了,我宁愿一天做一点,也不再愿意请钟点工了。
总之,做家务是一种什么感觉呢?那是一种存在感:你作为主妇的存在感。且,更妙的是,你发现了自己修炼的成果:那不仅仅是一个非常干净井井有条的家,还有一种心态:你因为能够有时间从容地做家务而感恩,没有抱怨,不再牢骚。你欢天喜地地做着,能够为伺候老公儿子而开心。毕竟,孩子会慢慢长大,总有一天会离家。一家三口天天团聚的好日子也是可以数算出来的哟。所以,要感恩孩子还小,感恩老公天天回家。
其次呢,是散步。
天气正好。北方的气候,于我,是相当适宜的。春秋很美,夏天不太热,冬天又到处有暖气,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可在冬天穿。厚被子和厚毛衣在北方是没有用的。当然最可人的还真就是这人间四月天。晚饭后,如果没有锻炼,没有散步,我简直就觉得活得无尊严。
为此我非常“鄙视”老公和儿子。老公总是一有空就守着他的电脑或者电影频道,儿子呢,不是做作业,就是看小说。他们根本是生活境界很低的“宅男”嘛,比起他老婆,他老妈,差很远啊。
一个人在小区慢跑或者散步是极惬意的。晚风清扬,空气里都有花香的味道。水塘里新放了今年的锦鲤,色彩和北方的夕阳是一样好看。橡树湾很美,颇有江南园林的雅致。但又有大片的绿地,是北方园林的风范。路上孩子很多,一个个小自行车风一般穿梭,带来一串串银铃,很是热闹。老人更多,用各种形式锻炼。偶尔在某个角落里便听到悠扬的佛音响起,又是一拨老人在随音起舞呢。
我还很爱看小动物。园子里家猫不多,野猫不少,个个肥头大耳油光铮亮,完全不怕人,因为太受大家宠爱吧。有几回,追着看一只家狗追一只野猫,硬硬把这只猫追上了树。园子里的孩子们像过节一般看猫上树。我便也像个孩子,守在树下激动了好一番。
我最爱慢跑,或者快走。连手机都不带。什么都不想,只是悠闲地一圈又一圈。或者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小躺片刻。觉得锻炼到位了往回走,回家一看时间,四十分钟,或者一个小时,恰恰好。
八点钟,收听“班级新闻联播”,看看家长们都在讨论什么。有兴趣也发几句言。然后,关机。绝不再登上微信。很少看电视了。我卧室里的电视机,几个月没有开了。
处理一些杂事后就洗澡准备上床。我现在生物钟非常准时,一到九点就开始通知我该睡觉了。大脑有些沉,眼皮子也重重的了,不能再做事了。
九点半是一定要睡的。现在明白:没有什么必须要看的书,必须要备的课,必须要想的事儿。只有睡觉是必须的——任何麻烦,未来一定会被解决掉。无需焦虑——焦虑了也是白焦虑,享受今夜的睡眠才是大赚。
这几个月,我完全不知道十点以后的北京是什么样子的。开窗300米外就是繁华的五彩城,整夜霓虹灿烂。它们也曾出现在我的梦境。一样灿烂。
第二天,或者早起,或者不早起。总之一定要睡够,要神清气爽地去上班,要保证自己能够在学校完成所有工作。
想想这几个月,搬家,调动,承担了很多公开课,写了很多文字,把一个颇麻烦的班慢慢带上正道……没有闲着,但似乎也一直闲着。觉得:自己终于像个有模有样的劳动者了。
向所有劳动者致敬。当然,包括,自己。
劳动者有足够多的时间为自己劳动,才是真正的劳动者呢。
(2014/5/1)
新书已过了三校,五月份大概很有希望面世了。最后给了人民出版社。我着迷于“人民”这两个字。我的所有课,都在诠释“人民”的意义。这次出书挺隆重的。三种五卷:
《听王君讲经典名篇》(上卷、下卷)
《听王君讲作文》(上卷、下卷)
《听王君讲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合一卷)
这个,是编辑设计的一个宣传页,自己先广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