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君聊教育(2):寻找一个孩子

(2014-03-17 15:28:19)
标签:

教育


编辑发来新书的封面设计。封面用了我的照片。其中的一张,就是我近期用作博客头图的那张。我很欣慰,编辑的心意,和我是一样的,看来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诠释,也应该是一样的。

这张照片,真的很珍贵。

可是,这个照片中的小姑娘,愿意成为我的书的“封面人物”吗?我觉得,应该找到这个孩子,得到她的同意。


王君聊教育(2):寻找一个孩子

这堂课上在哪里呢?是贵阳,还是昆明?我真的记不太清楚了。上的是什么呢?似乎也模糊了。但偏偏这个小姑娘,我却印象深刻。那节课很热烈,孩子们发言非常踊跃。这个小姑娘,坐在第一排的角落里,一直低着头,不看我,也从不说话。这样的孩子,属于课堂的“边缘人物”,因为各种原因,他们游离在课堂之外。老师可以不理他们,因为他们从不破坏纪律,也不会影响教学的推进。在年轻的时候上公开课,我会机灵地避开这样的孩子。因为我知道,他们不愿意站起来发言。就是被老师请起来了,也多半支支吾吾,半天答不出一个字。他们会严重影响课堂的进程。

但是我已经不年轻了。现在的我上课,反而一定要盯上这样的孩子,一个,哪怕是一个,最沉默的,最腼腆的,最边缘的孩子,我要让他说话,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话来。一堂课,如果不点燃一颗寂寞的心灵,不激发一张落寞的表情,这课,就不算好课了。

这个小小的女孩子,就是那堂课上我的关注和激发的焦点了。

这个像春天的蝴蝶花一样娇小和沉默的小女孩儿啊。第一次,我把话筒递给她,她一句不说。只低着头,眼睛也不看我一下。第二次,有了更好的机会,话筒又送到了她的手里。她怯怯地接过来,欲说还休,最后还是没有能够嗫嚅出一个词。一直到临近下课的时候,终于又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深深地弯下腰来,轻轻地点拨,细细地启发,小姑娘终于抬起来了头,回答了一次问题。声音还是不大,但是很清楚。语言也不算太连贯,但是我分明感受到了她努力的表达。这是一次艰难的对话,也让课堂沉寂了好一会儿,拖延了一会儿。但是,当我看到孩子脸上露出了浅浅笑容的时候,真的太开心了,太有成就感了。

而恰好,摄影师也恰恰留下了这一幕。一个朋友说:太美好了!一样的马尾,一样的专注的神情,学生和老师,那样不同,又那样相同,经典的一瞬啊!

是,在我的心里,这样的时刻,是我和理想中的教育无限接近的时刻。教育不再是一种压迫,一种强制,一种塑造,一种表演,而成为了一种对话,一种期待,一种相互的信任,一种彼此的融合。在耐心的等待中,在机智的鼓励下,一颗心,悄悄地打开,去试探,去尝试,终于怯生生地开始生长。虽然并不蓬勃,甚至无声无息,但生长已经发生,就在那些我们不曾经意的时刻。

感谢这个小姑娘,感谢这些小姑娘,让我在自己的课堂上,在我自己的教育中,慢下来,再慢下来。

也感谢我自己,终于学会了静静地等待,学会了深深地弯下腰去,去凝视,去帮助。于是,我觉得我离教育近了,离生命也近了。我终于,也找到了自己。

2014/3/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