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传说当中爱喝“假酒”的那个(三)

标签:
杂谈 |
如果没有实物,对中国古酒的理解恐怕是支离破碎的,古酒的绝大部分,或者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以窖藏的行为出现的。中国人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把酒藏起来呢?我估计有两个原因,第一,酒是好东西,在农业文明时代,它一定是财富的象征。粮食放不住(变质),酒呢?作为粮食的精华,不仅能够贮存,而且体积小,价值高。第二,中国一直以来,土地是私有的,不管政府如何更迭,土地的私人产权不会改变,这就有了“恒产”的概念,有了恒产就有了恒心,就有了世代传接的信心和行动。美酒的窖藏就是传之后人的一种举动。
但无论如何,有古酒留存,尤其是时间久远的,这就叫普通人匪夷所思了。因此,各种场合均遭打压,即便是面对亲朋好友也不免被一笑而过。在世俗的眼里,这些古酒都统统被列为“假酒”,很明显,这种假酒我也爱喝。站在自由的角度,喝假酒是人的权力,喝敌敌畏也是个人意志的选择,这与上吊一样,谁也管不着。但有一组数据,让人豁然开朗,想喝敌敌畏的没有喝上,不想喝的呢,却别无选择。下图就是清代同治年间的一款酒的检测,结果本身令人生畏。
甲醇,检测结果,0.087。标准是0.6,这个数据很老实,甲醇,对于任何一款酒来说都要存在,它是不可去除项,天生的,这个结果告诉你,这种假酒,你喝将近7瓶才能抵得上一瓶今天标准之下的甲醇的量。
杂醇油,今天的标准是空白,那么,是不是共和以来,这项指标一直是空白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国标2757-1981当中,杂醇油的指标为每100毫升杂醇油小于等于0.2克,这项标准一直用了几十年,可在国标2757-2012当中消失了。据说是因为照顾洋酒进入中国的妥协,但并不排除为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大开绿灯的嫌疑。即便如此,表格当中的杂醇油含量(100毫升0.022毫克)也远远低于81国标的指标接近一个数量级的差距。杂醇油会让中枢神经充血而引发头痛和肌肉疼痛,加之在人体当中代谢很慢,这就使醉酒的状态延长太多。2012年的酒类标准,彻底把中国酒文化葬送了,这也是笔者坚决拒绝再喝2012年以后商品酒,包括神乎其神的茅台。
铅含量,每公斤标准是5毫克,实际检测是小于0.005,这是方法检出限,完全可以视为铅含量为零。铅含量表示重金属的含量,它会蓄积,无法代谢,长时间的积累,对人体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这是共识,无需赘述。
增塑剂两项,方法检出限为小于0.05,可以视为归零,就是说,没有塑化剂的存在。而今天的商品酒毫无例外的,或有意或无意的,增塑剂的含量会100倍于检测的标的物。增塑剂主要是解决商品酒的挂杯问题,国标的宽泛,令人吃惊。
有机农药残留,一共12项,均小于方法检出限,他的意思就是,在此检测手段下,没有任何农药残留,这是今天,或者说自打农药使用以来,任何一款商品酒无法做到的,这是宿命,无法改变。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检测标的酒一定是老酒,而且是农药发明和广泛使用之前的酒,这个判断是成立的。下图是一款菜鸟级别的收藏,“大庆御膳房”酒。宝石蓝釉非常亮眼,胎体纯白,细腻,轻薄。这是满清御膳房的平时用酒,度数不高,香甜可口,有浑浊现象,滤纸过滤,呈现琥珀光亮,色香俱佳。
为了搞清楚它的年代,好不容易在几十个样件中收集到了一个完整封签。
黄珏玖是谁?他有什么权力或职责为封签?对,他是大清同治年间御膳房的总管,相当于今天食堂的主任,七品总管。由此可知,这种葫芦酒是内府膳食所用,年代在同治年间。当然酒的品质和级别比起乾隆时代已然相距甚远了。
上图是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报告,有害物质,铅(重金属项),氰化物为未检出。甲醇为0.053克每升,是今天国家标准的十分之一不到。至于其他项目,众人可以参考今天最好的酒的指标进行比较,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据,直到可以怀疑人生。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它的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含量并不高,戊酸乙酯竟然没有检出,这意味着它的香味来源在传统的概念当中并不高,但真实的品尝却浓郁芬芳,经久不去,它远比今天最好的商品酒的香味美妙的多,丰富的多,它是自然界中未曾有过的味道。很显然,一定存在尚未发现的香味有机物,抑或这是留给科研部门的题目,抑或科学的局限让它永远成为香味物质之谜,科学并不是万能的。时间的造化,有可知,亦有不可知。
它的杂醇的含量依然是出奇的低,所以,令人难以忍受的头痛,肌肉痛不见了。
对于非菜鸟级的收藏者来说,一看酒瓶,就知道以上的这款酒是元代的。从其检测结果来看,至少是当今任何一款酒无法办到的,甚至比登天还难。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至少是古代的酒。至于到底是什么年代,如果有必要,可以到美国做多样本的碳十四检测,因为样本纯粹,没有其他有机物污染,做起来非常方便。笔者相信检测的结果,其内涵的古酒一定是元代至正年间的,古酒和外在的酒瓶是同步的。
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留给我们的样本丰富多彩,这是一个不可琢磨的国度,诸多窖藏在大基建时代被发掘出来,不要惊讶,不要叹息,不要装出一副貌似若有所思样子,你一思考,笔者就会发笑。享受的人自然会享受,命苦的人自然命苦。这是一个巨大的物质宝库,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供我们后人享用的美酒会渐次出现,可供我们研究和探索的目标会接二连三的出来,我们期待着。
后一篇:喷墨印刷-书画复制的“老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