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这样写——语文组赛研活动一

标签:
教育 |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赛研展示课:《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签到表:
开课照片:
上好一节课从备课到上课真的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在第一次的试教中先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插图让学生说说动物们的变化,这次的试教过后我们组的老师们觉得先出示一幅图,以蚂蚁为例让学生发现变化及变化的角度,再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再对下面的三幅图进行观察就容易的多了。接着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的试教,这次我们又发现了让学生创编故事时,大部分的学生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创编,反而将如何变身写的较详细,所以第三次的试教就提供开头,引导学生直接从变身后的经历开始创编。这次试教中蔡老师以表格出示蚂蚁遇到了谁,又发生了什么事,觉得效果不佳,就改成了今天课堂上的以句式的形式出示。
第二次试教:
第三次试教:

试教评课照片:

三年级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阶段,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想表达、想写的兴趣极为重要,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蔡老师通过观看视频《颠倒歌》,说说你发现了哪些奇妙之处?激发了学生初始的创作兴趣,为之后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轻松的交谈中产生了浓厚的表达兴趣,并积极地分享。
二、趣中寻法——想象需要合适的翅膀
进行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大胆、合理的想象中得以提升。本课想象作文则应抓住“怎样想象才能有趣”。但基于三年级学生本身的写作基础和水平,老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尤为关键。蔡老师以“蚂蚁”为例,直接引出“变大的蚂蚁”,引导学生发现改变动物的主要特征很有趣。再通过创设情境,变大的蚂蚁还会哪些奇异的经历?增强了趣味性。在创编故事情节中,学生尝试进一步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叙述故事,使故事更加丰富、有趣。学生受到启发,感知到把最弱的变成最强的可以使情节更有趣。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别人的发言在有趣愉快的氛围中突破了想象的难点、打开了思维。
三、法中生趣——运用方能出真知
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完成“变身名片”,填好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们全员参与,学以致用,积极创编,无论是小组的发言人,还是倾听者,都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感受着想象的奇妙。在小组展示这一环节,蔡老师把评判权利交给了听众,让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在老师的点拨下帮助完善表达,感受故事的有趣。接着让学生写一写名片上这个最奇特,最精彩的经历。最后,蔡老师再次引导学生感受想象作文中的“法”,学生再次感知趣味不是凭空的,而是有章法可循,这样想象确实很有趣。
总体来说,这堂课气氛融洽,老师教得认真,学生也乐学于其中。
董秋芬老师主题发言《想象作文》:

1、根据事物的形状、颜色展开·
2、根据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展开
3、根据无形、抽象、难以言表的感受或事物展开。
想象作文类型:
1)发挥想象,运用童趣,编写童话
最后,集体探讨想象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