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语言的智慧在童趣中闪现——赛研活动二

(2022-06-28 16:07:16)
标签:

教育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赛研展示课:梅舒影《荷叶圆圆》

签到表:

让语言的智慧在童趣中闪现——赛研活动二


让语言的智慧在童趣中闪现——赛研活动二
开课照片:
让语言的智慧在童趣中闪现——赛研活动二

梅舒影老师讲设计思路:

让语言的智慧在童趣中闪现——赛研活动二

谢文慧老师讲磨课过程:

让语言的智慧在童趣中闪现——赛研活动二

第一次磨课:

梅老师的课,从磨课开始到公开课,板块一直都非常清晰,目标也非常明确,我们进行了2次磨课,第一次试课时,梅老师在初读反馈环节设置了分组开火车朗读课文的环节,因为梅老师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方法,在课文生字还不熟悉的情况下朗读课文,对孩子们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就将此环节删除了。

第一次试教照片:

让语言的智慧在童趣中闪现——赛研活动二第二次磨课:

第二次磨课后,我们发现部分生字还是需要先学习,这样更有利于课文的理解,于是增加了部分集中识字。在第三板块精读语段部分,梅老师选取了小水珠及小鱼儿两个部分内容,因为内容过多,导致教学不够深入,时间不足。于是,在第二次磨课时,我们选取了小鱼儿这个语段进行深入交流,通过深挖动作,对比朗读,感受鱼儿的快乐。



第二次试教照片:
让语言的智慧在童趣中闪现——赛研活动二


试教评课照片:
让语言的智慧在童趣中闪现——赛研活动二

集体评课:
让语言的智慧在童趣中闪现——赛研活动二

一、精心制作的课件,渲染了学习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

课堂上两位老师的课件制作十分精良,内容详实丰富,图文结合,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加了学生对事物的直观认识。

二、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两位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的读,有个别的读、齐读、带动作表演读等,达到了以读悟情、以读带讲的效果。同时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

以声传情,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

三、重视学生反馈

课堂上,两位老师都特别重视学生的反馈,整堂课下来,两位老师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积极的回应、评价。如梅老师都听到学生读错“当作”一词时,及时纠正学生,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宝贵经验。

不足:

1.学生的朗读水平似乎没有特别的提高。低年级阅读课的主要任务:一是指导学生把

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还有读出感情。二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2.写字环节如果能穿插在教学其他环节之中会不会更好?现在提倡随文识字,学到哪

就写那里需要写的生字。学生会不会对生字掌握得更扎实呢?

以上仅为我个人的看法,总之,这是一节很不错的公开课,较之以前听过的课,两位老师显得更成熟与老练,课堂控制能力也更好了。


潘柳叶老师主题发言:
让语言的智慧在童趣中闪现——赛研活动二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语感,关注表达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必要任务。那么如何让培养语感这样看似艰巨的任务巧妙地融入课堂,从而做到润物无声,水到渠成呢?

   1 .在童趣中习得

 

        孩子读书声是世界上最为美妙的音乐之一。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已由单一的清晨的校园晨读走进课堂教学,传统中的问答式教学已被“读中有悟,以悟促读”所取代,“读”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并赋予“读”以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如配乐读、分角色读、引读、个别读、齐读、自由读等。“读”是“悟”(感悟)的基础,“悟”是为了更好地“读”。因此,课堂如何引导学生把书读好,就成为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 表达在童趣中丰满

         语文学习的任务,除了让学生得到一定量的知识积累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其中,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应该是其中重要的能力之一。所以,依托语文教材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将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享受到了童趣的喜悦。

         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寻找有效的训练空间。抓住最佳的训练契机,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充分的锻炼。总结能贴近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把表达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从而丰满起来。

         因此,教者在面对教材时,应把自己变成儿童,用儿童的目光关注有利于说话能力培养的训练点。

  3 习作的思维在童趣中渗透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会习作,一二年级的写话就是为了此时的习作打下基础的。新课标明确指出:“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

 低年级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而且可塑性较大。教师应将学生语言训练的通道凿出一丝光亮,学生便会循着光亮向前摸索前行,当学生尝到了表达的乐趣之后,便会文思如泉。

 

        让语文课堂充满童趣,让语文课堂闪现学语言的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