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萧江镇第四小学技能组音乐学科集体备课记录

(2019-10-31 14:28:15)

萧江镇第四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音乐

年级

六年级

备课组长

  

记录、材料整理

杨恩慈

时间

2019.9.19   2019.9.20   2019.9.24

参与人员

杨恩慈、池文文、侯潇潇 

备课中心问题

(或主题)

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环节和流程;细化教学环节设计;润色教学环节过渡和完善学生评价。

过程

描述

议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池文文:编唱儿歌按节奏即兴编儿歌前半句:“那是 __ __ 的萤火虫” 有点太繁琐,对陶冶学生音乐情操,本身的意义不大。

侯潇潇:在“节奏乐园”这一环节应该要与本课教学难点联系起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适当调整

 

讨论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池文文:带着问题聆听:

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

(从歌词、旋律、力度、速度等方面简单讨论)

侯潇潇: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歌曲中哪些乐句唱出了萤火虫的无私奉献精神?

“短暂的生命努力地发光,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

本人: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带着一颗童趣的心,愉快地感受、体验、学习本课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论讨结果

定稿

1.确立目标:

1、学唱歌曲《萤火虫》,感受歌曲的意境,体会歌曲揭示的无论能力大小,只要勇于奉献,世界将更美好的真谛。
2、在猜猜、唱唱、听听、演演、游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知及表现萤火虫轻盈可爱的音乐形象和歌曲所表达的优美宁静的意境。
3、用亲切、自然、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会歌曲中连、断音的演唱2.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基本练习

二、听唱结合,学习歌曲

三、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反思

《萤火虫》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首歌曲,通过反复磨课之后我认真的分析了这堂课,总结了经验和不足,下面介绍一下自己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理解:

通过本次磨课,让我认识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还有以下不足:

1、就本课歌曲的特点,在教学中应不断提醒学生轻声演唱,使学生更真切的感受歌曲的意境,只有沉醉于音乐气氛中,才能增强学习的兴趣,才能潜移默化地感受表现歌曲。

2、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更具体,如对于学生出色的回答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这一点在我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

3、学生在进行乐器伴奏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越敲越快的毛病,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聆听歌曲,注意节奏平稳。

(一)教学之美——创设情景,围绕主题,环环紧扣

 (二)合作之美——通过音乐活动体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乐趣

  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中锻炼了相互配合,掌握各种节奏型,最终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完成了为歌曲伴奏这一教学目标

 

后附过程性材料:初议稿,论讨稿,审定稿。

精品教案设计(初议稿)

课题

《萤火虫》

课时

 

课型

歌唱)

上课时间

第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歌曲《萤火虫》是由台湾歌手伊能静作词而成的通俗歌曲,前半部分旋律平稳,后半部分采用弱起、大跳,音乐的特点完全取决于歌词的节奏。因此,教学中采用从朗读歌词入手感受旋律节奏,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感受句子的变化,从词义中理解旋律终止的意义。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萤火虫》,感受歌曲的意境,体会歌曲揭示的无论能力大小,只要勇于奉献,世界将更美好的真谛。
2、在猜猜、唱唱、听听、演演、游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知及表现萤火虫轻盈可爱的音乐形象和歌曲所表达的优美宁静的意境。
3、用亲切、自然、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会歌曲中连、断音的演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萤火虫》中的弱起、大跳,基本把握歌曲的风格。

教学

准备

PPT、音响资料

过程预设方案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1、组织教学,行音乐课礼仪。

2、师:与小伙伴一起舞蹈,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摆出你们最漂亮的造型。

二、新授课

1、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快乐音乐园,想知道今天还有谁和我们一起去吗?请你猜一猜。 

2、猜谜语:

师:夏夜里,谁提来,一盏一盏小灯笼;小灯笼,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不是灯也不是星,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3、揭示课题(媒体)。

4、节奏乐园:

(1)师:萤火虫把我们带到了节奏乐园,老师想请大家帮助我一起听,好吗?(媒体出示)

(2)师:你能用打击乐器随着音乐演奏吗?(媒体出示)现在就请每一组同学拿好打击乐器一起拍一拍,敲一敲。

(3)学生小组进行练习。

(4)师:同学们都练习得很认真,现在请每一组先来演示一遍。

5、歌唱乐园:

(1)师:萤火虫带着我们来到了美丽的草地上,和你的好伙伴找一个最舒服的地方坐下来,听,萤火虫唱歌了。(录音范唱)

师:你听到萤火虫唱了些什么?(学生回答)

师:你们都很棒。

(2)出示歌词。(媒体出示)

(3)师:接下来老师为你们朗读一遍歌词。

(4)师:轻声地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学唱。

(5)师: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不会唱吗?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演唱。

(6)师:让我们完整演唱一遍。

(7)师:现在请男孩子演唱,女孩子听一听,然后评一评男孩子唱得怎样。(交换)

(8)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能更有表情地表现这首歌曲?

三、小结

无私的萤火虫又要到别的地方去帮助黑暗中的朋友了,就让我们也挥舞起手中的小小荧光棒跟着它一起轻轻地飞去吧!

 

 

板书设计

《萤火虫》

4/4  × ×× × ××|× × × - ||

4/4 |×.× ××  ××|×.× ×.× ||

 

作业布置

基础练习:

综合运用:表演 背唱《萤火虫》

拓展延伸:

小记

 

反思

 

在孩子们学唱歌曲的环节里,认为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虽然用了很多方法,但是关注学生不够,旋律学习的时候并没有循序渐进,而是匆匆的把自己的教学设计环节一步步走下去,并没有停下脚步来听听孩子的歌声,没有注意临机应变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环节,以至于孩子们的旋律没有掌握得很准确。

 

精品教案设计(讨论稿)                                                     

课题

《萤火虫》

课时

 

课型

歌唱)

上课时间

第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歌曲《萤火虫》是由台湾歌手伊能静作词而成的通俗歌曲,前半部分旋律平稳,后半部分采用弱起、大跳,音乐的特点完全取决于歌词的节奏。因此,教学中采用从朗读歌词入手感受旋律节奏,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感受句子的变化,从词义中理解旋律终止的意义。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萤火虫》,感受歌曲的意境,体会歌曲揭示的无论能力大小,只要勇于奉献,世界将更美好的真谛。
2在猜猜、唱唱、听听、演演、游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知及表现萤火虫轻盈可爱的音乐形象和歌曲所表达的优美宁静的意境。
3用亲切、自然、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会歌曲中连、断音的演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萤火虫》中的弱起、大跳,基本把握歌曲的风格。

教学

准备

PPT、音响资料

过程预设方案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一、创设情境,基本练习

1、师:在夏天的夜里,当人们坐在院子里乘凉,阵阵凉风轻轻吹来,让我们用“Wu”的声音轻轻地唱一唱。

跟琴声模唱:(要求:高位置发声,声音轻柔)

6-5-|3-1-|4-3-|1-7-|

Wu

6-5-|3-4-|6---|767-|7000|

Wu

2、 猜谜:

夏夜里,有一种可爱的小飞虫,请你猜一猜,它是谁?

有只小飞虫

白天不爱动

夜晚要出门

自己打灯笼

(萤火虫)

3、 节奏练习

 火虫,萤 火虫 |   |

 夜里,夏 夜里 |   |

 黑的   子安 |   |

让萤 火虫 给你 一点 |  — — —|

用打击乐器,为节奏伴奏:

建议用三角铁或碰钟:

X---|X---|X---|X---|

改:

二、听唱结合、学习歌曲

1、 初听歌曲

带着问题聆听:

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

(从歌词、旋律、力度、速度等方面简单讨论)

2、 复听歌曲

3、 讨论:

(1)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哪两个部分旋律相似?

教师总结歌曲结构:ABA

(2)每个部分给你带来怎样不同的意境和感受?

歌曲分析:

一二乐句:旋律舒展、节奏平稳,把人们带入一个宁静、富有诗意的夜景氛围。

三四乐句:合唱部分,弱起节奏开始,旋律从八度、六度大跳后级进下行后上行至全曲的高潮。激起人们对萤火虫那“努力发光,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的情感共鸣。

五六乐句:基本重复了第1、2乐句。表达对萤火虫的赞美与不舍。

4、 学唱歌曲A与A’部分

(1)学唱曲调,注意区别:

3     6  7  -    3   0 6  7  -  

(分别用连音与断音两种不同的演唱方法。)

  2 - - 01 ︱与 2 - - 1 ︱1 - - - ︱

(后者落到主音,有结束感。)

(2)学唱A部分歌词

5、 学唱歌曲B部分

(1)听琴声,唱准歌曲B部分中第一声部的弱起、大跳音程

(2)用声势帮助唱准大跳音程

(3)加入微风(教师自编第二声部)的伴唱

6-5-|3-1-|4-3-|1-7-|

Wu

6-5-|3-4-|6---|767-|7000|

Wu

(4)学唱B部分歌词

6、完整演唱歌曲

7、歌曲艺术处理

思考:用怎样的力度与速度演唱歌曲?

分小组,轻声讨论

分组展示,评价

7、 拓展与延伸—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听远处传来的风铃声,与点点发光的萤火虫,一起奏响这夏夜的美好乐章。风铃选择哪些乐器比较合适?

建议用三角铁或碰钟:

X---|X---|X----|X---|

改:

三、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歌曲中哪些乐句唱出了萤火虫的无私奉献精神?

“短暂的生命努力地发光,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

让我们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世界充满阳光、充满爱与希望。

 

 

板书设计

《萤火虫》

4/4  × ×× × ××|× × × - ||

4/4 |×.× ××  ××|×.× ×.× ||

 

作业布置

基础练习:

综合运用:表演 背唱《萤火虫》

拓展延伸:

小记

 

反思

 

通过本次磨课,让我认识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还有以下不足:

1、就本课歌曲的特点,在教学中应不断提醒学生轻声演唱,使学生更真切的感受歌曲的意境,只有沉醉于音乐气氛中,才能增强学习的兴趣,才能潜移默化地感受表现歌曲。

2、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更具体,如对于学生出色的回答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这一点在我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

3、学生在进行乐器伴奏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越敲越快的毛病,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聆听歌曲,注意节奏平稳。

 

 

                       精品教案设计(审定稿)                              

课题

《萤火虫》

课时

 

课型

歌唱)

上课时间

第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歌曲《萤火虫》是由台湾歌手伊能静作词而成的通俗歌曲,前半部分旋律平稳,后半部分采用弱起、大跳,音乐的特点完全取决于歌词的节奏。因此,教学中采用从朗读歌词入手感受旋律节奏,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感受句子的变化,从词义中理解旋律终止的意义。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萤火虫》,感受歌曲的意境,体会歌曲揭示的无论能力大小,只要勇于奉献,世界将更美好的真谛。
2、在猜猜、唱唱、听听、演演、游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知及表现萤火虫轻盈可爱的音乐形象和歌曲所表达的优美宁静的意境。
3、用亲切、自然、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会歌曲中连、断音的演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萤火虫》中的弱起、大跳,基本把握歌曲的风格。

教学

准备

PPT、音响资料

过程预设方案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基本练习

1、师:在夏天的夜里,当人们坐在院子里乘凉,阵阵凉风轻轻吹来,让我们用“Wu”的声音轻轻地唱一唱。

跟琴声模唱:(要求:高位置发声,声音轻柔)

6-5-|3-1-|4-3-|1-7-|

Wu

6-5-|3-4-|6---|767-|7000|

Wu

4、 猜谜:

夏夜里,有一种可爱的小飞虫,请你猜一猜,它是谁?

有只小飞虫

白天不爱动

夜晚要出门

自己打灯笼

(萤火虫)

5、 节奏练习

 火虫,萤 火虫 |   |

 夜里,夏 夜里 |   |

 黑的   子安 |   |

让萤 火虫 给你 一点 |  — — —|

用打击乐器,为节奏伴奏:

建议用三角铁或碰钟:

X---|X---|X---|X---|

二、听唱结合,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

带着问题聆听:

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

(从歌词、旋律、力度、速度等方面简单讨论)

2、复听歌曲

3、讨论:

(1)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哪两个部分旋律相似?

教师总结歌曲结构:ABA

(2)每个部分给你带来怎样不同的意境和感受?

歌曲分析:

一二乐句:旋律舒展、节奏平稳,把人们带入一个宁静、富有诗意的夜景氛围。

三四乐句:合唱部分,弱起节奏开始,旋律从八度、六度大跳后级进下行后上行至全曲的高潮。激起人们对萤火虫那“努力发光,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的情感共鸣。

五六乐句:基本重复了第1、2乐句。表达对萤火虫的赞美与不舍。

4、学唱歌曲A与A’部分

(1)学唱曲调,注意区别:

3     6  7  -    3   0 6  7  -  

(分别用音与断音两种不同的演唱方法。)

  2 - - 01 ︱与 2 - - 1 ︱1 - - - ︱

(后者落到主音,有结束感。)

(2)学唱A部分歌词

5、学唱歌曲B部分

1)听琴声,唱准歌曲B部分中第一声部的弱起、大跳音程

2)用声势帮助唱准大跳音程

3)加入微风(教师自编第二声部)的伴唱

6-5-|3-1-|4-3-|1-7-|

Wu

6-5-|3-4-|6---|767-|7000|

Wu

(4)学唱B部分歌词

6、完整演唱歌曲

7、歌曲艺术处理

思考:用怎样的力度与速度演唱歌曲?

分小组,轻声讨论

分组展示,评价

8、拓展与延伸—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听远处传来的风铃声,与点点发光的萤火虫,一起奏响这夏夜的美好乐章。风铃选择哪些乐器比较合适?

建议用三角铁或碰钟:

X---|X---|X----|X---|

三、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歌曲中哪些乐句唱出了萤火虫的无私奉献精神?

“短暂的生命努力地发光,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

让我们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世界充满阳光、充满爱与希望。

 

 

板书设计

《萤火虫》

4/4  × ×× × ××|× × × - ||

 火虫,萤 火虫 |   |

 夜里,夏 夜里 |   |

 黑的   子安 |   |

让萤 火虫 给你 一点 |  — — —|

 

4/4 |×.× ××  ××|×.× ×.× ||

 

作业布置

基础练习:

综合运用:表演 背唱《萤火虫》

拓展延伸:

小记

 

反思

 

《萤火虫》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首歌曲,通过反复磨课之后我认真的分析了这堂课,总结了经验和不足,下面介绍一下自己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理解:

 (一)教学之美——创设情景,围绕主题,环环紧扣

本课的设计思路:我以“奇妙的旅行”为线索,将“小萤火虫”贯穿本课教学活动的始终,为孩子们营造出富有童趣、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带着一颗童趣的心,愉快地感受、体验、学习本课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我根据本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从“节奏训练——学唱旋律———学习歌曲—动作创编——综合展现”等一系列的教学过程,设计一环紧跟着一环,层层深入为孩子们创设了温馨的童话氛围。

  (二)合作之美——通过音乐活动体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乐趣

建立新型的课堂合作关系也是新课改的精神之一,如本课通过舞蹈创编、器乐伴奏、综合表演展示三个环节,体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乐趣。在课堂上,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也注意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最后的综合展示表演环节教师积极参与同学生一起表演;在舞蹈创编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配合表演,通过舞蹈表现、歌唱表现、乐器伴奏各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充分让学生体验合作的愉快和成就感。

  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中锻炼了相互配合,掌握各种节奏型,最终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完成了为歌曲伴奏这一教学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