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萧江镇第四小学数学组四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2019-10-31 14:48:06)
分类: 集体备课记录表

萧江镇第四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备课组长

支兵兵

记录、材料整理

支兵兵

时间

2019.10.14  2019.10.15  2019.10.16

参与人员

杨新卡、温端益、雷海伟

备课中心问题

(或主题)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引领学、教、评一致性

过程

描述

初议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本课位于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笔算乘法,47页。四年级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在本单元一开始学习口算乘法,

是对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的一个回顾和提升。在本块内容中,学生将进

步学习乘法知识,从两位数提升到三位数。本节课中略微涉及到第54页的

知识一行程问题,本课的学习也是为下次的新内容于一因数中间或末尾

有零的笔算乘法一一埋下伏笔.几个想法:

1、 引入时间用了17分钟,太长,需要调节。

2、 算法讲了3次,过度强调,可以适当放手给学生说。

3、 学生主动性不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件画面要修改。

讨论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1、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仪温习了旧知,而且也为学生学习新知架起了桥梁。

2、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进而探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4、 让学生交流合作,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5、 引导学生用口算方法。

6、 12145,怎么简便?是不是可以用直观点的方式展示出来

7、 口算方法这里时间用的太多,前松后紧。

 

论讨结果

审定稿

通过这次的集体备课,大家在活动中各抒己见,觉得帮助颇大。大家认为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尊重学生,使学生体验成功非常重要大家一致提出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互动、合作、讨论等活动探议新知。教师尊重学生的发现,善于鼓励学生,使学生体验成功,同时让学生动手设计有规律的图案的作业,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用能力,放飞学生的思,是课量更加扎实有效。

反思

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学习当今社会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学习贯彻“新课标”的实践中力争上游,抢占教学改革的制高点。

 

后附过程性材料:初议稿,论讨稿,审定稿。

初议稿

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

教学目标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乘法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对位和进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6×4=        230×4=        19×3=         180×4=

  140×7=       24×5=         210×5=        136×32=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口算136×32的学生会有困难,教师顺势引出课题。

2.引入: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我们用口算就可以算出正确的结果来,如果因数是两、三位数而又不是整十整百的,口算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此我们要学习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指名读题。

2)怎样计算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指名列出算式:145×12=

3)讨论:怎样计算145×12呢?

学生讨论中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A.145接近15012接近10,所以145×121500

B.直接用计算器计算:145×12=1740

C.用笔算:

          5

       ×    2

萧江镇第四小学数学组四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0

       5

萧江镇第四小学数学组四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0

4)说一说笔算的方法和步骤,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笔算的过程,完成答题。

5)议一议。

A.计算中“5”为什么同十位对齐?

B.计算中十位上为什么是“9”呢?

使学生明确:

A.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时,得到的积表示几个十,因此要同十位对齐。

B.计算中,哪一位上满了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2.教材第47页“做一做”。

指名板演,余者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3.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呢?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练习八”第1题。

(1)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提醒学生注意54×145这样的算式怎样笔算比较方便)

(2)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完成,然后用计算器验算。

2.教材“练习八”第2题。

指名学生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自己列式、计算、解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步骤和方法。

在笔算中应注意什么呢?

 

 

 

 

 

 

论讨稿

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

教学目标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乘法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对位和进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0×4=        220×4=        199×31        

  14×6=       201×5        136×32=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口算136×32的学生会有困难,教师顺势引出课题。

2.引入: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我们用口算就可以算出正确的结果来,如果因数是两、三位数而又不是整十整百的,口算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此我们要学习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指名读题。

2)怎样计算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指名列出算式:145×12=

3)讨论:怎样计算145×12呢?

学生讨论中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A.145接近15012接近10,所以145×121500

B.口算:2×145=290   10×145=1450    290+1450=1740

C.用笔算:

          5

       ×    2

萧江镇第四小学数学组四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0

       5

萧江镇第四小学数学组四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0

4)说一说笔算的方法和步骤,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笔算的过程,完成答题。

5)议一议。

A.计算中“5”为什么同十位对齐?

B.计算中十位上为什么是“9”呢?

使学生明确:

A.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时,得到的积表示几个十,因此要同十位对齐。

B.计算中,哪一位上满了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2.教材第47页“做一做”。

指名板演,余者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3.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呢?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三、实践应用

1.练习134×12=        176×47=

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2.解决问题

136×32=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步骤和方法。

在笔算中应注意什么呢?

 

 

 

 

 

 

 

 

 

审定稿

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

教学目标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乘法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对位和进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0×4=        220×4=        199×31        

  14×6=       201×5        136×32=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口算136×32的学生会有困难,教师顺势引出课题。

2.引入: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我们用口算就可以算出正确的结果来,如果因数是两、三位数而又不是整十整百的,口算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此我们要学习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指名读题。

2)怎样计算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指名列出算式:145×12=

3)讨论:怎样计算145×12呢?

学生讨论中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A.145接近15012接近10,所以145×121500

B.口算:2×145=290   10×145=1450    290+1450=1740

C.用笔算:

          5

       ×    2

萧江镇第四小学数学组四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0

       5

萧江镇第四小学数学组四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0

4)说一说笔算的方法和步骤,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笔算的过程,完成答题。

5)议一议。

A.计算中“5”为什么同十位对齐?

B.计算中十位上为什么是“9”呢?

使学生明确:

A.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时,得到的积表示几个十,因此要同十位对齐。

B.计算中,哪一位上满了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2.教材第47页“做一做”。

指名板演,余者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3.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呢?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三、实践应用

1.练习134×12=        176×47=

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2.解决问题

136×32=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步骤和方法。

在笔算中应注意什么呢?

萧江镇第四小学数学组四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萧江镇第四小学数学组四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萧江镇第四小学数学组四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