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Value_at_Risk
Value_at_Risk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64
  • 关注人气:5,7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企业杠杆的分化与异化

(2014-11-30 17:54:48)
标签:

杠杆

分类: 大势观点
报告作者:东方证券

【好资料共享】

结论如下:

规模及增速:2002-2013年,企业资产从35.2万亿扩张至205.8万亿,年均增速17.6%。负债从18万亿扩张至127万亿,年均增速19.7%。净资产从17.3万亿扩张至78.6万亿,年均增速15%。受宏观经济景气度影响, 2011年以来资产和负债增速逐步下降。

负债扩张速度较GDP和M2的速度快,而资产增速基本与M2持平,反映出企业在驱动经济增长中一直以杠杆的较快拉升为背景,而M2增速是企业资产扩张速度的较好代理变量。

2002-2013年,中国企业资产负债率稳步抬升,从51%上升至62%,均值57%。与美国比较,2002-2007年,美国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从40.1%下降至36%,危机期间有所上升,随后下降,均值38.4%。这种差异主要源于金融市场结构和企业融资方式的差异。

资产负债率均值:建筑业(80%)>房地产业(64.5%)>商贸业(63.4%)>工业(53%)>农业(53%)>非金融服务业(除地产、商贸)(52%)。

资产负债率变化:2008-2013年,房地产业快速攀升,农业明显下降,工业、非金融服务业(除地产、商贸)有所上升,建筑业较为稳定,商贸业稳中有降。房地产业从2007年的62%上升至2013年的75%,上升13%。这说明,危机爆发后,在需求萎缩且恢复乏力的情况下,房地产以外的行业普遍缺乏加杠杆的动力和意愿,而过去配置于这些行业的资金份额被移挪到房地产行业,造就了房地产“一枝独秀”的局面。

权重资产分析:2013年,固定资产、存货和货币资金占资产的比重是26.6%、23.6%和13%,合计占比63.2%。

2002-2013年,固定资产占比持续下降,从40%下降至26.6%(下降13.4个百分点)。

存货占比持续上升,从13%上升至23.6%(上升10.6个百分点)。2002-2013年,房地产业存货占比较高且增速较快,从45%上升至约65%,建筑业从11%上升至32%,其他行业占比相对比较平稳。房地产存货的持续上升源于房地产投资持续的高增速和土地价格的持续攀升。建筑业是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等)和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影子,基建和地产投资高增速带来建筑业存货的较快增加。

货币资金占比相对平稳,平均13.6%。货币资金的占比状况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经济活动中资金回笼速度,即自身造血能力,这受行业景气周期和宏观经济周期影响,另一方面受企业融资环境影响,而这又与货币金融政策和经济运行风险相关,最后,与企业产能扩张增速相关,只不过方向与另方面相反,扩张产能将对现金形成消耗,占比会下降:2002-2005年,货币资金占比普遍下降,资产负债率较快上升,说明企业产能快速扩张对资金形成较强需求,相应降低了货币资金占比。2006-2007年,宏观经济景气度较高,前期扩张产能投放并获得资金回收,货币资金占比上升。2008年危机冲击下,从需求和货币金融双端对货币资金构成冲击,其占比下降。2009-2010年货币资金占比的上升源于危机拯救政策带来的实体需求改善和宽松金融环境。2011-2013年,伴随刺激政策逐步退出,需求缺乏支撑,在政府与私人债务压力下融资成本上升,货币资金占比持续下降。

资产/GDP:单位回报对资产需求的行业差异。

房地产以外其他行业资产/GDP相对较为稳定,在2-4.5之间波动,其中工业行业平均略高一些,在3-4.5之间波动(2002-2007年下降,2008-2013年上升),建筑业在2.7-3.3之间(危机前小幅下降,危机后小幅上升),商贸业在2-3.3之间,非金融服务业(除地产、商贸)在2.3-3.5之间,这两个行业该指标危机后小幅上升。

房地产行业资产/GDP则呈现上升态势,从6.2上升至13.1,主要源于存货的较快堆积。

说明:

数据来源:CEIC数据库中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商贸业财务指标数据,WIND数据库中非金融上市公司财务数据。

具体分析过程详见PDF
http://xueqiu.com/9769652619/3344217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