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三次教研活动

分类: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
活动 |
数学组 |
项目负责人 |
雷丽周 |
活动时间 |
2022.06.02 |
活动地点 |
录播室 |
活动主题 |
解决关键问题 助力减负提质 |
分享人 |
陈华萍
倪兆辉
鲍成娜 |
参加对象 |
全体数学组老师 |
申请学时 |
2学时 |
教研过程记录 |
一、组长雷丽周阐述此次教研活动的流程。 二、陈华萍老师执教《找次品》,陈老师借由教材主题图引出“找次品”问题,在介绍天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从“3瓶钙片里面找1瓶次品”如何寻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借由课件动态演示在称量过程中,天平的两种状态(平衡、不平衡),进而推导出次品的序号,最后借由简洁地板书记录称量过程,得出结论:称1次;然后引导学生猜想“4瓶里面找1瓶次品”的情况,在猜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图来说理,展示学生的多种不同方法,进而优化方法,得出结论:称2次;在学生有所体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例2,“8瓶里面找1瓶次品”,在教学过程中,陈师在运多种法解决问题所采的策略中,有意识地渗透了很多数学思想,如假设法、优化法的思想,循循善诱,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徐丹丹老师点评《找次品》这一课,她表示陈老师的课“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重视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陈老师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思维训练为目的,,教得活泼生动,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陈老师很好的注意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其思维过程充分地暴露出来。 四、易错题分析。本次倪兆辉、蔡小君、鲍成娜、池玮玮四位数学老师,联合出了一份六年级的易错题练习,练习分为四大块,分别是填空、选择、计算、解决问题,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解,可以清晰地发现学生的易错题,实际上主要源于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理解不透彻,基本思想方法(如假设法、分析法、倒推法、化繁为简、方程法等)运用不恰当,审题不清,现实生活经验和阅读理解无法建立有效地联系等,最后,四位老师建议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渗透,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
活动建议或反思 |
开课、评课同一个单元内,老师各抒己见。团队赛课体现的是团队的精神,团队精神的合协也为团队胜利带来希望,所以在这次赛课活动中,让人感受最深的,是赛前的磨课和赛后的展示,无论是谁,没有人敷衍了事,大家同心同德,互相讨论,提出中肯的意见,可行的建议,帮助准备教具,这些都让我看到了亲密无间的团队精神。 |
||
过程确认 |
科研处负责:孔丹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