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2022-03-17 00:07:33)
分类: 技能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备课组

综合组

项目负责人

林静 陈梦娴

备课时间

2022.03.16

备课地点

录播室

备课主题

“双减”下小学综合学科课堂“减负增质”活动设计研究

主备人

林静

方理想

 

参加对象

全体综合组老师

申请学时

2学时

 

 

 

 

集体备课过程记录

 

一、组长陈梦娴阐述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的流程。

二、综合组张晓玲老师、邱伊娜老师分别对各自学科进行了教学质量分析。张晓玲老师激励学生的点子新颖有趣,而且非常有效,深得组内老师们的赞同。邱伊娜老师鼓励学生制作制作科学宣传海报,拓展了科学的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综合组主备人交流:林静老师和方理想老师对各自教案进行阐述

四、林静老师阐述了自己《土风舞》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所以很容易学唱。其表现农民载歌载舞丰收的喜悦情景。四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声音的感知意识很强,模仿能力也很强,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能够通过听一听、动一动、唱一唱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表现音乐带给他们的不同情绪。

接下来方理想老师阐述了《青花瓷》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方老师用一个短片开启中国的瓷文化,让学生初步感受瓷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接着直观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描述自己喜欢的青花瓷,加深学生对青花瓷形体特征及纹饰特点的理解,从而突出本课重点。指导学生尝试创作青花纹饰,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需要帮助点,教师做进一步引导。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两位老师的想法。并且补充自己的观点。

钟海清老师提出:方理想老师的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裴飞跃建议:林静老师要顺学而导,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通过大胆的听、说、唱、想、舞等多项活动来学习歌曲。学唱中遇到的难点反复练习,直至解决。

五、各个老师集体讨论后,主备人修改教案。

六、裴飞跃老师和余咪咪老师结合本次活动主题做了单元主题阐述。

七、组长陈梦娴老师总结发言:组内教师们都能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是一种很好的合作学习

备课建议或反思

此次活动围绕“双减”下小学综合学科课堂“减负增质”活动设计研究这一主题展开,组内教师认真参与活动,在每一个环节中积极发表意见,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气氛。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因此,教研组要创设有利于教师沟通的氛围,鼓励教师发表不同观点,让大家思想碰撞。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孔丹丹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邱伊娜老师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张晓玲老师老师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林静老师阐述《土风舞》设想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方理想老师阐述《青花瓷》设想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裴飞跃老师点评教案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钟海清老师点评教案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全组教师集体讨论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裴飞跃老师做主题阐述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余咪咪老师做主题阐述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集体备课签到(退)表

 

课题

土风舞

执教教师

林静

课型

唱歌课

来源

自备

上课日期

3月23日

教材分析

《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所以很容易学唱。其表现农民载歌载舞丰收的喜悦情景。

学情分析

四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声音的感知意识很强,模仿能力也很强,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能够通过听一听、动一动、唱一唱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表现音乐带给他们的不同情绪。

教学目标

 

一、学唱歌曲《土风舞》,能用歌声和舞蹈表达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景象,抒发欢乐的情绪。

二、在学习歌曲过程中,掌握切分节奏型X X X的运用。

三、认识重音记号,并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地表现出重音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

一、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学习新节奏型X X X 巩固学过的节奏型“X.X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过程设计

一、发声练习

(教科书中第7页“发声练习”)

教师把两个声部合并成一个声部,形成两个乐句,做范唱。

学生模仿,重音记号处要唱得结实而不僵硬。

学生分两组,先做两个乐句的接唱练习,熟练后再进行二声部合唱。

二、歌曲导入

1.教师拍击以下节奏,学生进行模仿。

2/4 X  X |X  X |X  X  X |X  X  X  0

请同学们看第三小节,想想怎样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呢?看看老师是怎样表现的。 

学生连续击拍四遍。(教师哼唱《土风舞》前四乐句)

教师:“我们除了用手拍击节奏外,还可以用其他肢体语言表现吗?”

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哼唱《土风舞》前四乐句,同学们为教师伴舞。

2.认识节奏型“X X X”。

切分节奏型,重音在中间的四分音符上。

设计意图:以节奏作为切入点,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声势活动,突破教学难点,为后面的学唱做好准备。

三、学唱歌曲《土风舞》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学唱第一声部。

学生跟随教师读一遍歌词。注意切分音上的重音记号,在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来。

师生跟琴学唱,教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轻声地放慢速度学唱。

师生互换角色,学生唱上半乐句,教师唱下半乐句。

学生回忆以往的练习方式,可以采用分男女生接龙唱、分组接龙唱。

2.巩固歌曲,学唱第二声部。

跟随钢琴学唱第二声部

设计意图:使用听唱法,在师生、生生合作中循序渐进地学会歌曲,并能完整演唱与表演歌曲。教师的清唱和学生跟随钢琴学唱,都能让学生建立清晰的音高概念。

四、运用小型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1.加入沙槌为歌曲伴奏。

教师示范沙槌的演奏。

学生模仿。

学生尝试确定沙槌歌曲伴奏的位置。

2.加入刮胡为歌曲伴奏。

教师示范刮胡的演奏。

请几位同学试一下,其他几位同学演奏沙槌,没有乐器的同学演唱歌曲。

3.加入铃鼓为歌曲伴奏。

教师示范演奏

师生铃鼓、刮胡与沙槌合奏,其余学生唱歌。

设计意图小型打击乐器的加入,使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还使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没那么枯燥无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音乐大联欢

学生分为小小歌唱家、小小演奏家、小小舞蹈家三组,一起唱、奏、跳。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增加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度备课

 

 

 

 

 

 

 

 

 

 

 

 

 

 

 

 

 

 

 

作业设计

随歌曲边唱边跳,体会舞曲的风格。

板书设计

X X X

X. X

 

教学反思

 

 


课题

《青花瓷》

执教教师

方理想

课型

设计·应用

来源

自备

上课日期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青花瓷作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青花瓷的文化有所了解。通过欣赏青花瓷,使学生了解青花瓷的艺术特点,感受青花瓷的艺术魅力。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青花瓷的兴趣,通过鉴别、鉴赏、读懂青花瓷,了解青花瓷的艺术价值,增加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普及与推崇。然而由于历史年代的隔阂、多元文化的冲击及中国文化的深邃等多重因素,导致今天的学生对民族艺术和其中蕴涵的中国文化知之甚少。学生平常看过青花瓷,但对青花瓷的艺术美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

无论是奥运礼仪小姐的颁奖服装还是自家餐桌上剩菜的碗盘,再到大家平时哼唱的《青花瓷》歌曲,都把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进行了精彩的演绎,正是基于学生这样的生活经验,所以选择了青花瓷的欣赏与感知。从生活中应用青花装饰的日常用品到青花瓷器的认识和对于装饰图案的欣赏,然后再回到设计自己身边小物品的学以致用,真正让欣赏和体验与自己的生活链接。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青花瓷,感受青花瓷的独特魅力。

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感受传统艺术与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美化设计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青花瓷的独特魅力并了解青花瓷的相关知识,学会应用图案装饰生活中的物品。

教学难点:如何能让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及寓意丰富的图案。

教学准备

学生:蓝色记号笔、空白纸、剪刀、双面胶、白色纸袋子。

教师:PPT课件、白纸、蓝色记号笔、剪好的辅纹、剪刀、双面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