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楼小学语文组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标签:
365 |
分类: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
备课组 |
语文组 |
项目负责人 |
潘玉茹 鲍晶晶 |
备课时间 |
2022.3.8 |
备课地点 |
录播室 |
备课主题 |
语文组:统编教材助学系统的使用 |
主备人 |
孔丹丹 |
参加对象 |
全体语文组老师 |
申请学时 |
2学时 |
集体备课过程记录 |
一、组长潘玉茹阐述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的流程。 二、语文组主备人对自己的教案进行阐述。 孔丹丹老师阐述四下《囊萤夜读》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疑惑。孔老师以读好多音字“盛、数”和长句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读通读顺,整体感知,进而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借助具体事例写出了他的勤奋,并用学到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去学习另外一则文言文《孙康映雪》,重视方法的习得。 三、老师们集思广益,主备人写备课反思。 备课老师讲解完自己的课程疑惑后,在座的老师们纷纷献策,提出宝贵的意见。钟冬林老师提出建议“家贫不常得油”中猜猜这个“油”可以不做深度解读。老师们纷纷赞同。 四、组长潘玉茹老师总结发言:感谢大家的集思广益,帮助年轻教师总结经验成果,希望能够促进年轻教师们多尝试不同教法,不怕出错,只怕浅尝辄止,希望所有的教师都保持一颗积极探索之心,不断触摸自己的极限,跨越困难,勇往直前。 |
||
备课建议或反思 |
此次活动,大家围绕着“解决关键问题”这个核心问题交换各自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和吸纳各种教学方法和思路,促进了相互的进步。 |
||
过程确认 |
科研处负责:孔丹丹 |
课题 |
囊萤夜读 |
执教教师 |
孔丹丹 |
|||
课型 |
精读 |
来源 |
自备 |
集体备课日期 |
|
|
教材分析 |
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是《文言文二则》,选编了关于车胤和李白的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揭示了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其中,《囊萤夜读》讲的是晋朝人车胤学习的故事,大意是:车胤勤勉认真、学习不知疲倦,他学问渊博,通晓许多知识。曾经由于家境贫寒,夜晚没有灯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做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课文赞美了车胤勤勉学习、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 |
|||||
学情分析 |
四年级学生在三、四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四篇文言文:《司马光砸缸》《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也学会了理解文言文的几种方法,但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文本的文言文,接触十分少,理解起来也比较生疏。 |
|||||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熟练成诵。 2.看注释、观插图、巧组词等方法理解课文意思。 3.通过典型具体事例,感知人物形象。 |
|||||
教学重难点 |
看注释、观插图、巧组词等方法理解课文意思。 通过典型具体事例,感知人物形象。 |
|||||
教学准备 |
PPT |
|||||
过程设计 |
板块一 插图导读,引出课题 1.课前看图猜文言文课题。 《守株待兔》《司马光》《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我们来背一背吧。 2.今天老师又请来了一位古人,谁能猜? 从插图引出人物(出示车胤及简介)读准“胤”字 车胤(yìn)(约333年—401年),东晋南平郡江安县西辛里(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曾埠头乡)人,东晋大臣。少年胤发奋图强,少年立志,成为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最终官至吏部尚书,功成名就,是晋朝赫赫有名的大学者。 3.继续看图,谁是看图说话的高手,关于车胤的故事,谁能猜,导入课题《囊萤夜读》 4.“囊”是什么意思?
囊 5.连起来说一说课题的意思?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晚上读书
板块二
学习活动 一读:读通读顺全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二读:同桌相互检查,有读得不同的地方同桌相互讨论。 生自由读,师巡视 教学:“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数,以夜继日焉。” 1.读好多音字“盛、数”,借字典选择读音(你读准了每个字音,特别是读准了两个多音字,了不起,谁还可以像他这样读一读)。
2.出示“数”的字典注释
3.读好长句子 出示“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师:那这句话谁会读? 生指读 师:读文言文,读通读顺还不够,还要读出节奏,送给你们节奏符号。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师:难点突破了,试着读一读这句话。读文言文不要太着急,稍微慢一点,有时候还可以把音稍微拖一点儿,这样就更像文言文了。谁再来试一试。生自由读。 4.整则文言文一定没问题了,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整则文言文。
板块三 同学们,这则文言文看着很短,但意蕴却很深刻,我们必须读懂它的意思。请大家边读边完成学习活动二。
独学:借助注释和插图,试着读懂课文内容。 合学:小组间相互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
1. 师:你一下把“恭勤”和“通”的意思说正确,你是怎么知道的呀?预设:借助注释 2.这个方法虽好,但是有时候没有注释怎么办呢?请看PPT
师:原来我们还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意思呀! 3.出示PPT,师生一起完成。
4.
师:这里好像不是很通顺,那我们可以把词语的顺序换一换。把词语理好顺序,连起来,就是这句话的意思了。 5.我们试着用这些方法来理解课文最长的句子。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课件出示:“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预设1:家中贫苦常常不能得到煤油 (1)谁猜猜这个“油”是什么油?预设:煤油 车胤家贫,连晚上读书用的煤油灯都用不起呀! (2)谁还想继续说说这句话的意思?预设:他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萤火虫来照亮书本。 (3)他装了多少只萤火虫呀?预设:几十只,课文中说了是“数十”。数个十,几十。 师:可几十只萤火虫,这样的光很微弱,但车胤看书却非常认真。我们看课文插图,瞧,他多认真啊,甚至不知疲倦。如果用这句话中的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 预设:以夜继日。 用刚才所学的方法,继是什么意思?预设:继续 师:白天继续晚上。也就是日夜不停。 (4)连起来说一说这个长句子的意思。预设:车胤家中贫穷,不能常常得到清油。夏天夜晚他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萤火虫来照亮书本,日夜不停地读书。 (5)是啊,车胤真的是太勤奋了,课文第一句就写——
师:作者开篇概括车胤的勤奋,后面借助事例写出了他的勤奋,这种方法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来读一读全文,感受感受这种写法。(典型具体事例)
板块四 引导:在我国古代,像车胤这样勤奋的人可不止他一个。还有一些类似的故事。 拿出学习单《孙康映雪》师: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用这节课学到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去学习另外一则文言文《孙康映雪》,相信你一定能读懂它。 生完成学习单。 全班:齐读《孙康映雪》 生上台展示个人答案。 师:相机指导
|
你的设想 |
||||
|
||||||
作业设计 |
学生读《凿壁借光》,完成练习单 |
|||||
板书设计 |
具体典型事例
借助注释
|
|||||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