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骨你知道多少?(一)
(2013-07-26 22:15:41)转载请注明【@李哲教你学解剖】
骨骼的分类
---------------------------------
★软骨:胎儿的早期,骨骼主要以软骨为主。
- 它的支持作用多存在于有管道或者孔的周围,如外耳、外鼻、鼻中隔、喉、气管等。
- 还存在于和关节相关的结构,如关节软骨、关节唇、关节盘、椎间盘、肋软骨等。
- 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逐渐被硬骨取代。
- 关节软骨终生不骨化,且表面没有软骨膜。
★硬骨:形成骨性支架,构成人的基本轮廓。
- 保护、支持身体绝大部分软组织
- 形成杠杆,与骨骼肌共同作用形成运动。
软骨到底有啥作用?
---------------------------------
不同的软骨,相当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因此去评价和衡量它们也要突出“个体化”评价:
①
- 透明,新鲜时呈淡蓝或乳白色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 再生能力差
- 在滑液的帮助下,关节软骨表面的摩擦力极小。
-
随年龄增长而变薄和呼吸相关的软骨多属于此类,如鼻、部分喉软骨【如杓状软骨上端为弹性软骨、下端则为透明软骨这与其牵拉声带的功能呈相关性】、气管支气管软骨、肋软骨;和运动相关的关节软骨多属于此类。 - 在发育过程中可出现钙化,如青春期厚度肋软骨、喉软骨
②
- 外耳收集声波、加强传导声波
- 空气经喉产生的震动
- 再生能力有限
- 对于变性有一定抵抗力
③
- 张力和弹性并存(如椎间盘)
- 韧性和弹性并存(如关节盘、关节唇)
软骨的生长方式
---------------------------------
- 内积生长:软骨从内部生长增大,但仅在幼稚软骨中比较明显。
- 外加生长:软骨从表面不断向外扩展增大。
硬骨的构成
---------------------------------
新鲜的硬骨呈白色,由密质骨和松质骨构成,二者比例依据骨的形态、配布的不同会出现明显差别。
①
- 负重的主要成分,由于在人体分布部位的不同所呈现出的厚度、形状、功能会有明显差别,这就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 四肢骨中的密质骨体现出了的骨绝佳性能,即外表致密,内部中空的管型结构,使其达到了低重量高强度的完美结合。
②
- 为密质骨提供附加强度,如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
- 对于内部骨髓起到有效支持。
硬骨是钙、磷的代谢仓库
---------------------------------
①
②
- 钙、磷的含量由细胞因子和激素(最熟悉的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来调控
- 松质骨比硬骨能够获得更多的血供和骨髓中的细胞因子
- 表面积大
硬骨表面形态的命名原则
---------------------------------
①
-
较尖锐或长而纤细的小突起,称为棘
-
弯曲的突起,称为钩或角
-
基底较大的突起,称为隆突
-
粗糙的隆起,称为粗隆
-
圆形的隆起,称为结节或小结(有极少的称为转子)
-
细长的锐缘,称为嵴(比较宽有右边缘或唇)
-
低而粗涩的嵴(多指突起发育较差),称为线
②
-
大的凹陷,称为窝
-
小的凹陷,称为凹
-
长形的凹陷,称为沟
-
浅的凹陷,称为压迹
-
凹槽状的,称为滑车
-
凹痕(边缘的缺口),称为切迹
③
-
骨内的空腔,多称为腔、窦、房
-
长形的空腔,称为管或道
-
腔或管的开口,称为孔
-
不整齐的孔,称为裂孔
-
如果表面被结缔组织覆盖,称为窗
④
-
比较圆的膨大,称为头
-
椭圆的膨大,称为髁
【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