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雄志》标题诗词出处整理(五)

(2014-03-15 16:21:08)
标签:

英雄志

诗词

标题

分类: 英雄志人物

29、千锤百链出深山(第十六卷第八章)

【出处】明代政治家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个别字词有争议)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采用象征手法,借石灰表达作者高洁无畏的崇高精神。此处孙晓改动诗句,将“千锤万凿”改成“千锤百链”,直言卢云放逐十年后从水瀑回到尘世的艰难与不易。(不知此处算不算错字,千锤百链应该是这个“炼”吧?)

 

【章节概述】琼芳一行人因苏颖超的心病南下贵州寻找宁不凡,抵达白水瀑布时先遇上了小白龙,借小白龙之口介绍卢云八年前的遭遇,之后琼芳等人再次来到白水瀑布边,琼芳失足落水,却闯进了卢云独居的山洞,在傅元影等人的帮助下,卢云带着琼芳终于走出了白水瀑布,结束了十年的放逐。

 

【评述】石灰开采不易,卢云走出白水瀑布更是艰难。当小白龙说“师父说他没有朋友了,天下人也都不要他了,只剩一个妻子等他回家,要是连她也嫁人了,那他是死是活……也不打紧了。”总是忍不住心中一阵酸苦。当卢云即将走出瀑布,想起十年的艰苦、出水瀑的困难,那一句简简单单的”我想回家”竟变得如此感人至深。只不过世事变迁,景泰早就覆灭,正统都已十年,耐住了孤独与寂寞,忍受了水瀑冲击,放逐十年的天涯倦客却承受不住天下易主的打击,十年的漫长岁月,一切都已经改变了啊,天下人还需要高呼正道的自己吗?

 

30、十年一觉(第十六卷第十章)

【出处】唐朝诗人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见第5点)

 

【章节概述】琼芳等人抵达扬州时住在了顾家旧宅,琼芳深夜出游,追寻卢云,却遇上裴邺。借裴邺之口道出了正统十年的人事变化。顾嗣源殉道,倩兮嫁人,躲在暗处的卢云听得泪流满面却又心灰意冷。

 

【评述】第二卷第七章中的“梦碎扬州”和第十六卷第十章的“十年一觉”可以算得上用的同一个典故,但前者侧重的是“梦”破灭,后者却重在一个“觉”。十年一觉,缺席十年的前朝状元,似乎终于在顾家这一夜醒来。

那血迹斑斑的正道,那独当一面的弱女子,那读书人圣地的书林斋,那四年如一日的尚书豆浆,这十年来的点点滴滴都借裴邺之口娓娓道来,带给我的却是不断的震撼、感动、疑惑与浩叹……

   正道,就是做对的事情。当曾经深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济天下”的顾嗣源用他的气节和性命捍卫了正道的时候,他的人格魅力便从这里得到了升华。当顾倩兮挑起父亲的重担,开始用自己的柔弱身躯默默抗争的时候,便也已经注定她正在实践着她自己的道。

   可是顾嗣源殉道,倩兮嫁人,天下也不再是景泰朝的天下时,十年不见踪影的卢云,却含泪问出了三个问题。

   “天下还好吗?”景泰朝最后一位状元爷仍是不忘天下苍生,这一句惊世之言似是在替天下百姓问好,琼芳错愕之下给出了”应该不算坏”的答案,可是战火不断,饿鬼遍地的天下当真是好吗?卢云不知道,就是天下不好了,穷困潦倒的卢状元又能为天下人改变些什么呢?无力回转的困局,连卢云自己也开始怀疑他的正道了吧?对的事情,什么事才是对了,坚持了这么多年的道,天下真的就好了吗?

  景泰的妃子们……现下还在禁城么?”顾嗣源坚持正道,却赔上了自己的命,所求者也不外乎是保住那一群嫔妃。卢云自然关心顾嗣源的一片苦心能否如愿以偿。

  “倩兮……现下幸福么?”天下不需要他了,倩兮已成了卢云最后的牵挂。心上人既已远嫁他人,卢云便只能问出这个问题。幸福么?裴邺不知道,卢云不明白,恐怕也倩兮自己也体会不出来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可是倩兮嫁人求的本不是一己的幸福,那幸福对己而言又有什么重要了呢。

 

31、如梦幻影(第十七卷第八章)

【出处】《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四句佛偈虽只有二十字,却包含了无尽的深刻哲理,简单来说是以梦、幻、泡、影、露、电来比喻世间一切法皆是无常,不是一切皆空,而是不要过于执着。“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南怀瑾)

 

【章节概述】扬州渡口,魔刀现世,众人你争我夺,魔性大发。帖木儿灭里、琼芳和卢云依次手持魔刀,开始圆自己内心深处渴望的美梦,后得卢云及时醒悟,将业火魔刀扔入了河水之中。

 

【评述】当灭里丧失常性,想要恢复黑契丹祖先无上的荣光,却将托帕金玉砍成碎片时,那一刻梦醒后的痛苦和悔恨总是让我不胜唏嘘。一切法皆是无常,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欲望,执着也是一种欲念,放不下便会着相,然而放下,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是这么地困难。魔刀是公平的,它可以帮助每一个人圆梦,然而这也只是梦而已,梦醒之后便好像从天堂跌入地狱,其中的痛苦却是难以言说。可卢云呢,一个漂泊多年,已经无梦可做的人又会让魔刀激发怎样的魔性呢?万物皆空,带给卢云的不是同杀一空的怨恨,而是无穷无尽的悲苦恸哭……如果没有伍崇卿的那一声呼喊,卢云会入魔道吗?

 

32、小楼一夜听春曲(第十八卷第四章)

【出处】南宋诗人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小楼”一联语言清新隽永,细致骀荡的春光中含着淡淡的忧愁,向为陆游的名句。

 

【章节概述】以吕应裳等人派发喜帖为线索,来到了伍定远的营帐。借伍定远之口说出怒苍与朝廷对峙的情况,并侧面比较秦仲海与伍定远武功高下及造反意图。

 

【评述】陆游原诗是“小楼一夜听春雨”,而此处章节名则是“小楼一夜听春曲”,一字之差内容自然大不相同,意境也更不相同。春雨细细,深夜倾听,总是能让人想起蒋捷的《虞美人》。而这一章只点出了一个“听”字,春曲似乎难听,小楼也无迹可寻。所以我很难理解这一章标题的含义。难道这其中另有深意?

 

33、壮士十年归(第十八卷第六章)

【出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出自乐府双壁之一的《木兰辞》。

 

【章节概述】卢云终于回到了阔别十年的京城。他来到了柳家大宅,在破败不堪的柳府见到了昔年同生共死的胡媚儿以及前来阻止镇国铁卫行事的义勇人伍崇卿。

 

【评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虽然历尽艰险,但终究能够安然归来。也许人生最痛苦的不是挺过磨难,历尽生死,而是劫波历尽后的归来,那人事更迭,沧桑巨变早已让自己无法再认清。壮士十年归,眼前这位状元爷归来已经四十二岁了,四十二岁的年纪,卢云仿佛仍是一贫如洗,一事无成。流放十年后艰辛归来,带来的不是欣喜和兴奋,而是友人离散、情人远嫁、物是人非的悲愤和凄凉。

 

34、天寒翠袖薄(第十八卷第七章)

【出处】唐朝大诗人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此诗写的是一位乱世佳人被丈夫遗弃后,独居空谷,艰难度日,却仍是贫贱不移,立志守节。

 

【章节概述】卢云退隐在即,却扛起面担卖起了面,遇见了为治儿子疾病的胡正堂一家三口及少林寺灵音。

 

【评述】“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那是一种很美很高洁的意境。这一位时乖命蹇的女子,虽然多遭苦难,却能像那历尽严冬却不凋落的翠柏绿竹一样保持着高洁之美。

正月十五的北京城,天正寒,人也孤寂,卢云满心萧索,早已慢慢放下了曾经辉煌的、苦痛的、甚至誓死坚守的一切,可是当那位翠袖佳人阔别十年后再次走入卢云的眼前,他还能再安心离开吗?

 

35、举案齐眉(第十八卷第八章)

【出处】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本义是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

 

【章节概述】琼芳南下贵州,回程时独自一人跟上了卢云,回家后受到了琼武川的责打,更直接揭露了琼武川作为客栈三当家的秘密,并迫使琼芳认识到了残酷而痛苦的真相。

 

【评述】“举案齐眉”本是形容夫妻相敬如宾,此处却另有深意。

【白头偕老、举案齐眉,本是婚宴应景的对仗词,却似另有深意。老国丈喝了口茶水,又道:“什么是‘举案’呢?举案,便是向丈夫跪下,这个‘齐眉’,便是要你高高举起饭盘,齐准眉间,那才显得出柔顺可爱。”】

那一刻的琼武川说不出得令人憎恶,那个不顾亲生儿子死活,牺牲亲生女儿幸福,马上要葬送孙女一生的琼国丈,眼中早没有所谓的亲情和慈爱,剩下的只是狰狞的面孔和那无情的躯壳了。

琼芳无力地哭了,一个接一个的打击接连而来,她从来没想到世间会有这么多的肮脏和黑暗,更没想到自己的亲爷爷竟会是这么一副德行!高傲的琼阁主,撒娇的小女孩,看来都做不了了。

 

 

本文首发:百度贴吧之英雄志吧

http://tieba.baidu.com/p/28120582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