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标题诗词出处整理(四)
(2014-03-15 16:16:47)
标签:
英雄志标题诗词 |
分类: 英雄志人物 |
23、海上孤鸿(第十三卷卷名)
【出处】盛唐诗人张九龄《感遇》:“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这一首五言寓言诗,大约是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李林甫、牛仙客专权后,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时所创。诗中以孤鸿自比,以双翠鸟喻李林甫、牛仙客,隐寓自己的身世之感。这首诗劲炼质朴,寄托遥深。它借物喻人,而语意双关,分不出物和人来,同时语含说理和劝诫,颇得诗人敦厚之旨。(摘自百度百科)
24、天涯共此时(第十三卷第一章)
【出处】盛唐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望月怀远》顾名思义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景入情,情景相融,境界雄浑阔大却又深情绵远,体现了张九龄自然浑成的风格。
【章节概述】少林大战前夕,卢云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盔甲,即将再次踏上沙场,哪知战场上的敌人却是自己的知交好友。伍定远夜赴侯爷府,柳昂天许之以居庸关要职。回家途中却遇见了九华大乱后失踪多时的艳婷,在那个雨夜里,自己终于从艳婷口中的“伍大爷”变成了“伍大哥”。杨肃观躲在暗处观望,了却心事后便启程去客栈向杨绍奇交代身后事,不料却被暗中的潜龙狠狠摆了一道。
【评述】这一章除了秦仲海,观云远都一一出场,各自为即将拉开的少林大战做准备,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怒苍与朝廷这一战已经在所难免。卢云无奈,伍定远无奈,杨肃观也是无奈,海上生明月,天涯同此时。此时此刻的观海云远已经不能再掌控自己的命运了。
25、一切爱憎会(第十四卷第八章)
【出处】人生有八苦,何谓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法苑珠林·八苦部》)。另外梁简文帝在《菩提树颂序》也说:“悲哉六识,沉沦八苦,不有大圣,谁拯慧桥。”
【章节概述】杨肃观落水失踪,卢云和顾倩兮即将迎来大喜的日子,二人恩爱非常,独处一室。伍定远临走之前将昆仑剑谱赠予卢云,艳婷嘱咐伍崇卿将正统之宝托卢云送入柳昂天府上。卢云带着玉玺参加柳昂天举办的满月酒,人生由此而又发生改变。
【评述】卢顾二人独处一室,联床共枕,那一刻觉得身为大家闺秀的倩兮是如此地不顾一切,胆大异常,而卢云却总是在不停地想入非非。初次读这一章的时候,总是忍俊不禁,隐隐觉得此时的这对小情侣实在太温馨,太恩爱了,以至于怀疑作者会不会这么的好心。果然,卢云一入柳府便再也没有回来,那一晚的温存竟成了十年前的最后一次相见。翻天巨变的大灾难面前的温馨和宁静最是难得,每一次重读英雄志,这一章便会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细细地、慢慢地看着,温馨的场面对比着十年苦难的放逐,那地狱天堂的反差,总是让我还未到天地巨变的时刻已忍不住哽咽心酸。
26、东风吹醒英雄梦(第十五卷第五章)
【出处】明太祖朱元璋《率师征陈友谅至潇湘所写》:“马渡江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朱元璋不愧是市井出身的开国之君,这首诗分明自信满满,锋芒毕露,就是站在胜利者的姿态发出的感叹,而历史从来都是成王败寇,相比起来作为失败者的陈友谅便只有美梦破碎,王图成空了。
【章节概述】九月十八日傍晚,政变前一日,卢云带着玉玺和孩子投奔了怒苍山,引得朝廷大军围攻,秦仲海无奈之下选择了交出孩子和玉玺,卢云无法做出抉择,在这个关于人人生死存亡的时刻,秦仲海砍了卢云一刀,方子敬出手救下了卢云和孩子。没有筹码的怒苍山换不回喘气的机会,秦仲海却选择了投降与下跪赢得反败为胜的机会。
【评述】“东风吹醒英雄梦,明朝泪湿满头白。”【秦仲海不言不语,他看着山道里师父孤独的背影,霎时双膝触地,竟已跪了下来。众人从未见过秦仲海下跪,不由大惊失色。乌云遮月,秦仲海的身影隐入夜色之中,只听他的语音低浑,几不可辨。“止观……请你下山通报,便说秦仲海开寨投降,跪迎钦差……”】
27、一代新人换旧人(第十五卷第十章)
【出处】《增广贤文》有言:“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章节概述】在朝廷举办的“魁星战五关”中,先是娟儿在伍崇卿的帮助下作弊胜了对手无也明王,之后对战哲尔丹。哲尔丹连胜娟儿和祝康,即将迎来魁星战五关最重要的一战——哲尔丹对战苏颖超。
【评述】一代新人换旧人,十年之后,观海云远似乎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却是逐渐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既是三达传人苏颖超,也是真龙之子伍崇卿。
28、花满池塘得自由(第十六卷第四章)
【原文】琼芳行到画旁,低头去瞧,却见到了一幅鱼儿。
水面一泓明月倒映,渔人坐岸垂钓,一尾锦金鱼悠游水中,水上稀稀疏疏地散着几朵荷花,琼芳细细去看,那月儿映照水上,彩晕随波颤扩,散做一抹银黄。红锦金鱼则是悠然自得,脸上好似带着笑,望来童趣可爱。
琼芳出身京城世家,自也学习丹青,虽不怎么精到,眼光还是有的。她见图墨或轻或重、顿挫不一,却透出一股秀静。她含笑赏析,鉴读题辞,低声道:“小小鱼儿过钩钩,西江月,俺凉舟,悠悠漫漫,篓了清风,笑碧波无浪,叶伴蛙友,花满池塘得自由。”那字迹圆润劲拔,半草半楷,墨色犹新,琼芳低头咀嚼文意,心道:“鱼儿过钩不吃,虽在小小池塘里,却能自在。作画人自比若愚,此乃隐士之风。”
【出处】不详。但南唐后主李煜有一首《渔父》与这首小词相近。“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章节概述】琼芳与娟儿通过阿秀来到了顾倩兮平日作画的小巷中,首次以琼芳的视角介绍了十年后倩兮的生活状态。
【评述】十年后的倩兮一直为人不解。秉承顾嗣源遗志,开办书林斋与皇权作对,却又选择嫁给了杨肃观。成了杨家的媳妇,将杨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却偏偏夫妻不睦。明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女人,却总也弄不明白她的志向着落在哪里。十年后的倩兮早已不仅仅是当初那个知书达理满腹才情的大家闺秀了,她是女人,是人妻,是人母,却不是一个眼中只有家庭的小女人。
本文首发:百度贴吧之英雄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