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第 18 号作品: 之前 / 之后

标签:
人类图乔宜思星座 |
分类: 学员分享 |
一旦决定了要去做人类图
也决定了让脑袋净空
禁止自己再去思考一连串的问题
4月8日
也就是去作分析的前一天
曾想过是否要将人类图网志里的所有文章再巨细靡遗地看一遍
后来还是决定放弃了
原因是我常在想对大多数人而言
这是一个全新未知的分析方式
如果不去介绍
大多数人因着对未知的恐惧必然不会去接触
如果过于详细的介绍
是否容易导致如同作心理测验般的自我投射而产生误解呢
于是
我必须要承认
从我最初开始知道有这个分析方式时
其实我只仔细地看了人类图网志的"人生使用说明书"及分析师老公所写的文章
其他的文章我都只有浏览
更是刻意地让自己不要详读也不要记下
也从来都没有想要自行取得自己的人类图
即使在网志中有详尽的每一步骤提供阅者如何取得自己或他人的人类图
我认为人最擅长的行为之一
就是会凭着过往的经验或了解自行判断并且立刻随即将刻板印象加诸于很多未知的事上
我也认为这样的反射行为是还是肇始于对未知的恐惧
我们似乎必须马上将之归类这样才能安心
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
所以我尽量避免有任何的想法和自以为
因此我不需要也不愿意了解太多
我也不想要去看别人分享的体验
因为那个别人不是我
那只是他的体验
并不会影响我
因为我从一开始(2009年6月)就决定要去作了
我需要亲自去真实地去接触了解
当我真正了解后
我也不希望很详实地分享我的感受
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
我同样地不希望我的感受感染了即将接触的人
对我来说
这就好像在一张白纸上擅自加上自己喜欢的色彩或图案一样的冒失
而也对即将接触的人是不公平的
对于喜欢制式的算命方式及不喜欢或不习惯或不擅于思考的人
尤其指的思考是思考自身问题的人
我相信是无法被满足的
因为
这些人会喜欢或也需要一个确定的答案
虽然他们可能也明白这个答案对错机率各半
当然
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或好坏
只是假如我们必须将人类图分类在命理的范围内时
我没有看过那一个命理分析师
会像JOYCE一样
先将预约者的人类图排出后
再花时间和心力用计算机打出该位被分析者的结果
在一开始见面时就交给你一份用透明档案夹装订好的数据
请你回家慢慢细读慢慢思考或感受
我不需要耽心时间久了会渐渐淡忘
也不用分心在听她分析时还要忙着抄笔记
更不用在事后去推想自己当时细微的肢体语言是否给了更明确的暗示去强化对我的了解
如果有一个人愿意花时间和心力对另一个陌生人的人生做出这样的付出
甚至是冒险(当然我们不可以排除有人会爽约的可能)
本文作者: 徐君瀅 / Lost and Found Cafe : 失物招領咖啡館
图片來自: 徐君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