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几天微博在开“大V扎堆会”,过几周雪球会在798里开“大V峰会”。作为一个活跃在这两个平台的用户,今天我想说一些憋了很久的话。喝了点梅子酒,现在又开了一听教士白,喝到哪聊到哪。如果看官您要看,也请本着一个平常心看,就当你现在是坐在我对面,喝酒吹牛逼。
任何一个平台都会产生现象级的用户,即使CCAV这种党国高度控盘的地带,也会有紧爷和倪萍姐姐。换在互联网上,这种用户就叫做“头部用户”或者“大V”。做“大V”能满足什么?首先当然是虚荣心。我也是一个挺虚荣的人,会促使我不断哔哔,分享各种内容,甚至提炼成口诀的,自然是虚荣心。
如果回顾我关注数增加的过程,我最怀念在雪球做唐山港的时候,甚至有点怀念第一个喷我的人(比起后来的喷,那根本不是喷)。那时候正是东汉末年,熊末牛初,风云乍起,豪杰辈出的时刻。大家一起从三块涨到六块再跌到四块,大家扎堆取暖,在定增线上不断加仓。扎堆的人取名八元党,说是怎么地也到八元。后来我们到了十八元挥手告别。
新来的吃瓜群众会说:吹牛逼吧!但还真不怕这么吹。雪球的头部用户,基本都会有一支真爱股,即使我的死对手十四阿哥,如果抛开停牌买入的那一段,那会他也在玩互联金融。雪球远古级大神辛巴,则早就在中小板牛市是一箭一翻倍。至于和我素来尿不到一壶的梁大湿也有着苏宁这样的战绩,一平的中文在线和私募首战则更精彩。再有比如西点的军工、云蒙的招行都是少有的现象。任何一个现在的头部用户,都至少有过一段傲人的战绩,在那一段时间里,和雪球是蜜月,和关注者是蜜月,和实盘收益是蜜月。是人生非常美好的一幕,叫做牛市。
很多人说,牛市是个人都能赚钱。但还真不是,拿到手吞落肚的人太少。
要说牛市赚钱容易,熊市难可以理解吧?但也有不少人熊市赚到钱。
我是没有逃顶的,虽然自己设计了“癔症逃顶”的模型,但哪里想得到,这次的癔症是“救市”
https://assets.imedao.com/images/face/emoji_tuxie_40.png
。但大为兄背着本机出去旅游也能吃那么一长段贴水,老毛和梁大湿都出了股票买了房。老唐兄则完全没有熊市,他活在分级A和茅台的牛市里。说到这里,我还要给我老唐兄奖励一颗智商上的芝麻。他个中专生,写个手把手能打破财经书籍的所有天花板,我和毛巨师吹牛逼好几年了,也就写了好几篇自我欣赏的自序吧?
如果一定要把这些把能力在恰当的时机兑现成为影响力的人成为大V的话,我想用“天选大V”四个字。如果没有牛市,或许依旧是普普通通的用户,自己多少能赚点钱。但每一轮牛市,市场总会选择一些人成为符号。个人能力只是基础,更多是时势造英雄。在这里,我想做一个好心眼巨人觐见英国女王的姿势“市场女王啊!我是你忠实的仆人”。
今天聊天,很多人说,庆幸逃过了股灾。而没有逃顶的我,跟着国家队守所有银粉都放弃的中行、走国改军工的九三行情逃二顶,二次股灾后做二胎十三五量子自动驾驶。逆势赚到钱带来的满足感,远远弱于自我成长的欣喜。在去年的这个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想干啥就可以干啥,直到被熔断的第二根阴线打脸。我本预计熔断会在推行后来一次,没想到来两次。抄底的两成多仓位,挣扎了一个多季度才补回来。以致全年都放弃了激进做法,转而做绝对收益。讲这段是为了吹牛逼吗?不是,只是想说,即使天选了你,但只要你违背天命(市场意志)一样分分钟灭了你。这样被灭掉的,雪球15万关注数的以上的牛市头部用户,有一半吧?
很多人想做大V,说大V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割韭菜。比如我订阅什么的。这几年我也看了很多这样的例子。我的底限是提供可交易的策略或者直接经验,投放给合适的受众,做一个适合我玩法的生态圈。这件事情进展很小,但我一直在努力推进。我想,总有一天牛市或者人为干扰少的正常市会来的,那时候,我和生态圈里的伙伴们,再一起守山,守着三五个40-50亿的盘子,到300亿。这件事,在A股,概率其实是非常大的。不管质疑的声音有多大,我会努力这么做,不断努力。因为我知道我有多么怀念那个蜜月期。
回到说做大V,有些人是要虚名,让自己成为道德的楷模,直接满足马斯洛的最上层。也有是下三路要操粉的,甚至还有以操粉为荣,生怕别人不知道的。有些是搞邪教组织,加入组织还要写比入党申请书还严格的申请书。有些是要最蠢的用户,相信把仅有的十二万元中的十万元拿去买个课程,用剩下的两万元还能赚回本。有些是说黑话,只挑领悟能力好的年轻人(我承认我是这么干的)。有些会甩个码让人接盘,恶的是尾盘给游资吹,善的是带进去的人多少能喝点汤。不为名就为利吧,处心积虑地做大V的人大概其就是这样。(抱歉,我真的不是想得罪人,我就这鸟样)。
处心积虑做大V的,和蜜月期受精着床的天选V,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为了名利,毫无底线。后者多少有底线,因为多少他实盘能赚些钱。
蜜月天选V和处心积虑V比例如何呢?据我观察,大概也在3:7,还是七二一定律。
这几年有很多人拉我做很多事情,让我吹个票是最简单的,这事我没干过,一次都没有。让我给谁谁谁导流,这事除非我本人想做的,也是看得上便主动做了,看不上的从来没做过。让我给发个广告,搞了个微信公众号,后台广告报价3-5万,我一次没接过。让我给开户,我也没干过,券商的事,水也深。不是不爱钱,用这精力多少还能实盘赚点,留着点逼格好继续装逼吧。看着是吹牛逼,但如果对照到头部用户上,基本上都这样。多少爱惜自己的羽毛。(说别人不好,所以拿我自己举例)。而如果换一些为成V而成V的,这钱早拿了。或者我这么说,天然选择出来的V,假如要割粉,也是以共赢为目的。
我想我扯到这里,大家会明白我要说的KEY了,真有点实力的选手,都有大放异彩的时候,所有人都能看到。但也有走窄了不如预期的时候,他也会坦然承认。虽然起起落落,但能穿牛熊,能在这市场活着。所以,真的更像人,假的更像神。这就好比茅台,多数时候都是头牌高价股,但也有120的时候。
因为像人,所以把关注者当人,而不是当“粉丝”。如果你去搜索我的雪球或者微博,会发现我关注者三字出现的频率很高,粉丝二字出现的概率很少。一方面,我不允许我自诩高人一等,另一方面我天然厌恶被大V标签。我记得有个玄武还是哪个医院的医生,在五六点钟发给我一段东西,我六点钟坐在床上回,后来他说他在我这浪费时间,我是个假货。其实是我和他的风险偏好不同。我一玩题材的,你一风险厌恶的跑我这来,有个毛用。后来他跑去跪了十四阿哥,应该是赚过也亏过,但估计亏的多。还好,他还是关注大为的,所以吃点亏也没事,最后也算找到了适合他的人。每个来找分享的人,最后都会变成去找大V,有些找到了合适的大V,有些最后发现还是自己靠谱。不管是这两种的哪种,都算是有善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但不少人找到了不拿你当人看的,真的只把你当一茬韭菜看。神坛下总是有献祭的信众。
方丈有句话,我是在他吹牛逼抄底微博还给朋友赚了2000万美刀的文章里看到了。因为看到这句话,所以我把“那怎么不让你的朋友给你投D轮啊”这句话在评论区默默删了。方丈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可以在特定时间骗很多人,甚至在一个时间骗所有人。但他无法在所有时间骗所有人。大家觉得很有哲理吧?其实丫把这句话哲学化了,原话是我们都听过的“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我给自己的智商加一颗芝麻)。所以也就是说,股民长期选择,但最终还是正面评价占上风的头部用户,才是真的头部用户。真头部用户是市场选择的,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不是一个营销号,也不是某个平台能够培养和包装的。
现在有些平台,想通过签约,控制一些小V,然后挨个包装推出来,用流量烧成平台的盈利产品。我觉得这掉进了一个大坑。为啥?V是天选的,是市场选的,是股民用真金白银的实盘选出来的,不是你烧多少流量就能烧出来的。你烧得了一时,烧不了一世。
瓶迁(以后别叫我主任,谢谢)也就是我本人,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是希望有一天老了,摩托党变F530了,出去旅游一圈,每到一处,就看看当地上市公司。有赚钱的,就全身红站门口拍张照,亏钱的,尼玛当然是一身绿拍张照。这事,一个人干没劲,有个百来人,往门口那么齐刷刷一堵,才够劲。所以,我希望有很多朋友可以一起炒,一起亏赚,一起热闹一起熬。
互联网很奇妙,会把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聚在一起,那么我们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至少一起驱逐一些熊市的寂寞。如此而已。今天,市场选择我做“大V”,那么我有什么哔什么,不做过多保留。明天,市场选择你做大V,我揣个小板凳坐着叫好。乐呵乐呵,打发个看盘的寂寞,如此而已。
天选大V,气短情长。真大V,只不过是气短情长的普通人,假的,才是神。如此而已。
说完了,大半夜的,咱就当是听电台了,不对喷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