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逻辑推动和资金推动是孪生儿。
关注久的朋友都亲历过去年的经典案例——二胎之戴维医疗。今天再用它来说明文题的道理。
戴维医疗的核心逻辑是:开放二胎后,抢生的部分都是高龄产妇,再拖就生不出来了。 因为高龄,生育质量会相对差,所以新生儿进温箱的概率大,而戴维是温箱龙头。
这个逻辑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但在我个人抛出这个逻辑后,戴维还是经历了一段下跌过程。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下跌除了惯性原因外,更多是逻辑的基础层“二胎开放的确定性”当时还不够。随着对二胎讨论的深入和发酵,资金确认了整个逻辑链条,行情也变发起。
同样的逻辑推动还体现在去年的创投行情上,这里就不再回顾。
通过这个分析,我们不难明白:通常是市场逻辑推动先行,也就是提前一步介入行情的潜伏者。而后是资金推动的紧跟介入,也就是所谓的推动型游资。在之后则是券商分析师和传媒的推动,最后才是散户的介入。
随着股灾之后,区间越来越少。逻辑推动经常被问责,资金推动则直接被关被查。这种生态巨变下,原来两股力量的结合也便被打碎。潜伏者当中很多变成了做日内的,来一个砸一个,甚至有些直接变成了喊票的,直接收割自己影响力范围内的资金。资金推动也开始试图塑造逻辑推动以外的市场影响力,试图用彪悍快速拉升和断头出货来开营业部地图票(譬如所谓的温州帮)。这两种推动力量的互不信任,最终会体现为盘面的驱动力量严重不足,谁都好不了。
资讯和资金都有自身的使命,而且是使命必达。这一点我在很早前就表达过。一个男人包养小三,这个资讯他妻子最关心,不管这男的怎么阻拦这个信息,最后她老婆都会知道。因为这个讯息的使命就是让他老婆知道。美国想知道有多少俄国间谍在美国、俄国也想知道有多少美国间谍在俄国。两个超级大国恶斗几十年,中间出了多少双面间谍卖名册,或者干脆是斯诺登。超级大国都无法阻拦信息的使命驱动。至于金钱本身也是有使命的,钱总是从利润小的流向利润大的、从分散处流向扎堆处。一个在北京金融街上班的儿子给他在乡下的父亲寄两万块钱,这两万块最终还是流回金融街,最简单的模式是他父亲做个定存,这钱很快就会体现在金融街某个银行总行的报表上。
而股市则是信息和金钱媾和最紧密的最频繁最冲动的所在。讯息传导到位时,往往也就是利润兑现时。举国皆知京津冀规划通过时,讯息传导最广泛,那么这时也便是出货的时候,如此种种,不胜枚举。逻辑推动是讯息不对称基础上的完美提炼,而资金推动则是盘面扩散传导逻辑并转化为情绪的关键。
昨天盘面上的三夫,便是这两股力量的冲撞相杀。游资不管是温州帮还是仿效温州帮,总之以为是找到了一支冷门票,想甩开逻辑强推。结果潜伏盘在新高处发作,来了一出“魔出妖灭”的大戏。而三夫的剧震扼杀了次新股板块的上涨势头,市场又视次新股为煤矿里的金丝雀,于是纷纷跑路。
未来,如果市场完不成这两种力量的磨合,还会不断出现两者的拉锯战。从而导致存量绞杀的局面越来越激烈,而吸引场外资金入场的赚钱效应难以体现。
西西弗斯要把石头推上山,需要两只手。一只是逻辑推动,另一只是资金推动。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