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翻译(四)
(2018-09-29 09:30:07)
标签:
教育 |
分类: 瓦尔登湖 |
大致意思是 :也许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写给学生看的(而不是其他人)。(至于)其他人,读到适用于他们的部分,会接受(不适用的,会拒绝)。我相信,一件衣服不合身,穿者不会硬要把它 扯 缝 拉长 ,因为这衣服可以给合身的人穿。
对于“ pages ”,书中最开头一句中就已出现过,很好理解,可翻译起来却多式多样:有译“文字”的,如徐译、纵译、王译、苏译;有译“字页”的,如戴译;有译“篇章”的,如潘译;还有译“书”的,如张译、杨译。各有细微差别,不再详细辨析,因为这的确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个人喜欢“(本)书”的译法。
同样地,“ poor students ”中的“ poor ”字,前面也出现过:“ how many poor children I maintained ”,翻译也各不一样,有的译成“可怜的”,有的译成“贫穷的”。这里用来修饰学生,要对照的是“学生”与“学生之外的读者”,并不对照学生之内的“穷学生与富学生”。因此,若译为“ 特别适合穷学生阅读 ”, “穷”字就过于突出而有了“不适合富学生阅读”之意。
梭罗把他的书比作一件衣服,读者就是穿衣服的人。学生穿着最合身。这本书最宜学生读。
1 、 ( 徐迟译 )
下面的这些 文字 ,对于 清寒 的学生,或许 特别地 适宜。至于其余的读者,我想他们是会取其适用的。因为,没有人会 削足适履 的;只有合乎尺寸的衣 履 ,才能对一个人有用。
“ particularly ”是“尤其对(适合)”而不是“非常(适合)”。
“削足适履”要是按原文应当相反,是使“履”适“足”。可能有人会说,这是成语,不局限于穿鞋,这种说法也是有道理的。联系到梭罗的比喻,还是不要弄颠倒了才好。
2 、(张知遥译)
本书可能比较适合于清寒的学生。 当然 其他的读者 也可以 按照 自己的喜好 来 阅读 本书。没有人会 勉强自己 ,只有合适的衣服才有用处。
用“当然”一词,连同“也可以”,说得是“这本书也适合他人读”。而梭罗的意思,侧重说“这本书不适合他人读”的一面,尽管他人读也可。
原文中“ such portions as apply to them ”不是“自己的喜好”,“ accept ”也不是“阅读”。比喻中也不是“勉强自己”,而是“硬要求书(衣服)”。
3 、(戴欢译)
随后的这些 字页 ,对于贫寒的 莘莘 学子,或许特别适合。至于其他的读者,我想他们 自会 从中 各取所需 。我深信,没有谁会强行去穿尺寸不适的衣衫,只有恰如其分才是最好的 需求 。
“字页”不如“文字”“篇章”等词那么固定。“莘莘”是指数量多,“自会”有种“不用担心”的意思,原文中没有这些侧重。
4 、 (田颖、朱春飞编译)略
5 、(潘庆舲译)
本书中这些篇章,也许对清贫学子特别适合。至于 我的 其他读者,他们会接受他们认为适合的那些部分。我相信,没有人会把 撑破线缝的衣服 穿上身,因为衣服只有合身,穿着才舒服。
6 、(纵华政译)
故而 后面的这些文字,或许特别适合于清贫的学子。至于其他的读者,我相信他们 也能 从中各取所需。因为我清楚,没有人会去 削足适履 ,只有恰如其分才好。
7 、(王光林译)
本书中的这些文字,对于清贫的学生来说,或许特别适宜。至于其余的读者,他们 可以 各取所需。我想没人会撑破针线,硬要把短小的衣服穿上身,因为只有合适的衣服才会对他有益。
8 、(苏福忠译)
也许这些文字特别适合 穷 学生阅读。至于 我的 其他读者,他们就接受适合他们阅读的部分好了。我相信,没有人穿衣服会把衣服缝 一起 撑开,因为衣服合身 只会 让他穿上舒服。
9 、(杨家盛译)
也许我的这本书更多的是为那些贫穷的学生写的。至于其他的读者,就 只有随他们自行 选其中一些适合他们的章节了。我相信没有人会去穿一件穿上去会撑破线 缝的上衣, 而只会 选一件 能满足自己需要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