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襟袖口里揣着清风的人_晨阳诗歌评论
(2022-04-05 09:18:43)
标签:
诗歌评论文学诗人石家庄 |
分类: 评论 |
衣襟袖口里揣着清风的人
——读晨阳《那些漂亮的时装,带给人们许多浪漫的幻想》诗26首有感
我与晨阳八十年代就熟悉,她诗歌创作有过断续,但她是一个稳步推进自己诗歌诗质的人。他到了中年,诗歌品质有了大的飞跃。她为人真诚,性格安静,从不想大红大紫,背地里写诗,与世无争。每次诗会,她总是沉静地坐在角落里,每次聚餐总是听别人说话,从不饮酒,自己带着茶杯独饮。她写诗有时候叫本名谷晓军,有时候叫东方晨阳,这组诗她叫晨阳。她的诗歌创作从不跟风,总是按照自己的生存境遇和自己的对语言的理解进行创作。她就是那个“衣襟袖口里揣着清风的人”。
晨阳有个自己的服装店,她从顾客和服装之间发现了诗意。很多人往往忽略了自己所熟悉的场景,能够在自己的职业和地域里提炼诗歌,这本来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她把这26首诗定位为“那些漂亮的时装,带给人们许多浪漫的幻想”但她作为一个“售服装的人”从“我眼中的你和你眼中的自己,有时存在着很大差异”最后只好把自己交给“镜子”,这首《那些漂亮的时装,带给人们许多浪漫的幻想》似乎是在对“购衣的人”进行解剖。在《女人的欺骗术》这首诗里她把女人爱美之心和外在与内在的美进行了比较。她把女人所特有的“脂粉,口红和假睫毛”进行拆解,最后升华到“上帝抛下化妆镜的同时还抛下书本”,本应让读者在感喟知识是美丽外在的时候,她却说“或许这些也是女人欺骗术的一种”。进入中年写作,她有了自己的哲学思考。一首诗的成立,不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形成的,而就是要打破俗常的窠臼,建立一个新境界。她看到了《模特与菩萨》的外在形式,这首诗写的很有趣味。只有她常在服装店里的人,看到“石膏模特于黑暗中露出欢愉”这一刻,她却想到了一尊菩萨。菩萨给人性当模特,石膏模特给顾客展现一款服装,看似两者不相关,但是她大胆地把这两者汇入到一首诗歌里进行对话。在服装店里,她静静地观察人性,她发现了“赶路的夜行人摘下斗笠,戴在幸存的一尊镀了金身的菩萨头上”。她不是对“服装店”进行简单的描摹,而是有所寄托。看她这组诗不是一个阶段写成的,而是历经了三四年,看来她有所准备。她从衣服的黑白之间寻找真理,寻找天高地阔和山清水秀。人们穿衣服的样式有一种叫“混搭”,晨阳说混搭“不是漫无目的主次不分”,这是她的审美,所有“语言描述的越是混沌,主题就越得明白”。混搭,我看就是绘画中的大写意。她从方方面面来对服装进行阐释,她的《不适合的衣服我不上身》这首诗,虽说诗题随意了些,但这首诗是她组诗里较为上乘的作品。她说漂亮的衣裳总是让人心动,但不会为迎合赞美而破坏内心的尺度。从衣服着身到做人标准。另外,这首诗从衣服到自然界,从动植物到“隐秘的快乐”的渐进关系,我看到了天地的大美。对《深肤色》的人穿着她有着敏感的观察,她把这界定为体温和性感的弹力传递,让服装承载生命的力量。
我不懂服装,也不知道什么是“收腰长裙”,她有首诗是《收腰长裙》,估计她服装店里有卖。这首诗她写了一个“古装”过程,带有古典情景剧味道。写到了妖精和鬼,妖精一般都是服装爱好者,穿着艳丽,这是诗人特有的想象。如果她不身处服装店,不知道她还能不能想到这些奇异的诗句。在《草地云雀黄》的诗里,也有着精怪的气息。从服装到人类,再到精灵,她找到了衣服的魂魄。她还可以把“白衬衫”写得浪漫无比,她还要给“白衬衫”进行搭配。在《肤色内衣》里她可以与其互为姐妹,并可以和内衣隐藏在季节的深处。在《如果爱我,就先爱上一件白衬衫吧》这首诗里,有萤火虫、月亮、白球鞋、蝴蝶等精致和典雅的意象,最后她断定:喜欢穿白衬衫的人,定是骨骼清奇之人。看了这首诗,我也想弄一件白衬衫。从简单的服装店里营造哲学和诗歌的氛围,这个时候,她是富足的。她说这满屋子的好看衣服,瞬间全部卖光的话,我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了。作为服装店的主人也活得“活色生香”。晨阳正在向一个成熟的诗人迈进,对一个诗歌主题进行反复思考,这也标志着她诗艺的提升,从而也理解了生命的要义。她能从“服装”狭义范围延伸到更为广博的区域。她还“为一袭布料的色彩命名”由此想到爱情。她从魏晋想到精神的桃花源,世外桃源就是一件“绿衣裳”。她从“一件薄衫子,能知冷暖测阴晴”。她从世界和生命的轻重,进而服装颜色的轻重。她放大了服装与世界的关系,重建了服装与诗的关系。在《深衣兜浅衣兜》里女性的天真、童话、梦幻,使她自己在“有衣兜的女孩子都是仙女”的设想。从服装里的“衣兜”到“衣兜越轻越适合飞翔”里是从小到大的演进。
她的诗里,有很多小机巧在里面,这也是服装的小秘密。比如在《樱桃番茄红》里的“皮红到骨红到筋脉”“锦心绣口的红”“襟衫小扣”“细褶里的纹理里”这跟她的服装有关,但又是美的描述和呈现。我一向推崇诗人除了诗歌之外,还要在其它某一门类成为专家。她尽量把服装写到位,说到服装的“双排扣”她甚至观察到“双排扣严谨厚实密不透风”。晨阳是服装专家,她说“衣服是要让骨头满意的,并符合弯腰和行走的尺度”她从华丽绸和织锦缎里看到了腰间的那一股清风。她在服装店里一定接触了很多“故事”从而增加了诗歌里的叙事成分。在《没有带走》这首诗里,她说一个女人对“羊绒大衣”钟情多日,这里有心里刻画,有着小说的成分。随后她专写了一首《连衣裙的故事》:一个女人胖、一个女人瘦、一个女人个子矮、一个女人对价格“望而却步”,到了最后竟然使连衣裙有点落寞了。只有在服装店里的主人,才能有这样细微的观察。服装本身有自身的价值,但诗人赋予其诗性的存在,也有了它孤傲或者荒凉。服装,这也是她所体验到的虚拟的身体。一个成熟的诗人无论在何处都能从哲学和诗歌的角度挖掘诗歌之矿,晨阳在自己的服装店里做一个随时捡拾矿品的人。《欢迎光临》写得松散而随意,但是声声入耳。她对所有的人说:你好。她可以在“生意好的时候,我只对好人说你好,生意差的时候,我也对歹人说你好”带着这份豁达,她的生意一定不错。诗人已经从生活中的时装走到了诗的层面:“在时装面前,幻想自己身材修长,在爱情面前,幻想自己沉浸其中,在修为面前,幻想自己是个合格的好人,”在枯燥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提升美感。服装店里也有男顾客,对“蓝色大衣的神奇”,并对手工绗缝、无缝拼接有着内行的判断,这是诗人对服装的自信。
她认为《衣服的意义》与匹配的灵魂相遇,就是等待适合的身体认领。一个优秀的诗人没有忽略自己的时代,也没有漏掉自己的光阴。晨阳这组诗把她所熟悉的服装进行分析,这也代表着她的诗歌创作进入到游刃有余的理想状态。未来的创作也许还有服装,也一定还有其它东西要写,但诗歌创作源泉地永不枯竭,才是诗人的王道。我祝福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