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惜、不一样也挺好,你就是我前行的动力,错过,又一次长风破浪(参考))

(2023-04-24 12:43:34)
分类: 可心日志( ̄▽ ̄)~*

珍惜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行区初三一模作文题目新鲜出炉,题目为“珍惜”

考察核心是个人在成长中有关“珍惜”的体验与感悟,以叙事为基础,抒发真情实感。

一、审题指导

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题目的含义已经十分广泛,考生需要从中寻找出自己最擅长、最熟悉的领域展开写作,平时写过的很多作文素材都可以拿来用。

 “珍惜”作为动词,有珍重、爱惜之意。“珍惜”的主体是谁?一般来说,是作为叙述者的“我”,我们在作文中也常常会采用第一人称。“珍惜”的对象是什么?珍惜时间、珍惜亲情、珍惜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都可以。

“珍惜”的内涵也可以通过一件事体现出来。例如,感染新冠后,发烧、咳嗽等症状给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康复后,我们明白了要珍惜健康。这一例子强调对事件进行完整的叙述,突出事情发生前后的对比。

“珍惜”强调考生要能够抓住生活中的美好画面和独特体验,并能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

这一题目实际上是鼓励学生积极观察世界,用文字描写世界,展现少年人的思考。

在写作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把握当下、把握时代,展现意志昂扬的精神风貌。

二、作文立意

作文的整体风向应该积极向上,展现出正能量的内容,体现出你对事件的感悟与思考,阐明其值得珍惜的理由。

三、选材指导

推荐方案一:个人成长类

作家刘墉曾说,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痛。中考作文一直很强调成长的真实体验,关注学生的心灵感受,学会珍惜也是认知提升的表现,是成长的变化之一。

正处于成长历程中的你,在哪些时刻也会产生珍惜的念头?逐渐远去的童年、没有打完的球赛、猝不及防的疫情……生活的点滴瞬间,只要你能从中体悟到珍惜,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与朋友交换的礼物值得珍惜,参与志愿活动获得的纪念品值得珍惜,一次简单的家务劳动,同样也是一份值得珍惜的记忆。成长的欢笑与泪水蕴含其中,每一个画面都弥足珍贵。

基于这一方案,需要在叙事时暗含情感,奠定情感基调;同时,还要注意叙事的完整流畅,前后铺垫,后有呼应,将描写的重点放在一到两个画面上,不要被太多的画面或叙述性语句分散重点。

推荐方案二:情感类

对于多种多样的情感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几种。

从前觉得父母过于严厉,但某一天你或许也会注意到他们越来越多的白发;随着在校时间的增多,同学和朋友在你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还有令你发自内心敬佩的老师,以渊博的知识和美好的品德践行着“教书育人”的教师天职,帮助你在学习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在细腻敏感的青春期,你一定对情感有着独特的体会。

基于这一方案,在作文中需要展现出真挚动人的情感,丝丝入扣,动人心弦,阅卷者不自觉地便进入了你的内心世界,与你感同身受。此类作文切忌空洞地抒情,而要将情感融进叙述的过程。

推荐方案三:文化类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承载着一方文化。有的同学或许热爱器乐,也有的同学对独特的地域文化情有独钟,这于个人而言是值得珍惜的,于国家而言也同时有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因此,将自己的兴趣技能融入写作中,也能帮助作文写出新意。对于此类作文,要注意在文中体现出你对描写对象的深层了解,避免泛泛而谈,传达出带有个人特色的体验。

四、情节设置

情节是记叙文的重要要素之一,是作文内容构成的主体部分。在落笔之前,围绕“珍惜”的对象,要有大致完整的情节构思,确立好先后顺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1.在开头巧设悬念,吸引阅读兴趣;结尾升华主题,留下想象空间。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能给阅卷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需要适当运用技巧,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与知识。尤其在结尾时,一定要注意点题。

2.以细节充实文章内容。作文的文体为叙事文,对人物的塑造需要十分重视。无论朋友还是亲人,都应当有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刻画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使人物更加鲜活、更加真实。对于叙述者“我”,适当的心理描写也至关重要,能使阅卷者对你的感受了解更加清楚,甚至感同身受。

3.在合适的地方分段。大段的文字密集排布不够美观,重点模糊,极易使阅卷者产生疲劳。合适的分段不仅能够强调重点语句和重要情节,还能使作文在视觉上看起来更加舒适,产生更好的印象。

2023伊始,中考已经不远,让我们“珍惜”寒假里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当下,坚持写作和积累素材,对中考备考作文反复打磨、修改,精益求精,相信此刻的努力终将收获美好的未来!

 

闵行区一模——《珍惜》

一、审题

珍惜——珍惜什么?为什么值得我珍惜?

二、素材

成长类、情感类、感悟类都是适用的。

成长类——以学习古筝为例:珍惜古筝、珍惜学习古筝的过程、珍惜自己的努力和收获......

情感类——以亲情理解素材为例:父亲一直对我很严厉,我以为他不爱我。后来通过一个契机,让我意识到父亲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爱我。我更要好好珍惜这份爱。

 ——以亲情回忆素材为例:儿时的我,在外婆家长大,那里的人和情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里,成为我珍贵的记忆。珍惜这份亲情和故乡情。

感悟类——以遇见传统文化为例:一次春游去古镇游玩,遇见了竹编老人。被老人的手艺所吸引,同时也了解到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的意义。珍惜这次遇见。

 

 

 

静安区一模——《那时的我》

一、审题

那时——具体是哪时?也就是说要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是要写某个时点,还是某个时段呢?从审题角度,都可以。但是从记叙文的叙述角度来说,时段更容易,因为要记叙事例)

那时的我——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有了怎样的成长?(注意:成长包括了思想上的感悟转变,还有行动上的进步)

二、素材

成长类、情感类、感悟类都是适用的。

成长类——以学习古筝为例:学习古筝的我,遇到了困难(为避免困难太雷同,可以挑选对某首曲目的理解不到位),然后如何克服困难取得了进步。那时的我,没有放弃。

情感类——以亲情理解素材为例:那时的我,因为父亲的一些话语或者行为而产生误解,不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后来通过一个契机,思想上有了转变。

 ——以亲情回忆素材为例:儿时的我,在外婆家长大,那里的人和情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里。结合故乡情。

感悟类——以遇见传统文化为例:一次春游去古镇游玩,遇见了竹编老人。被老人的手艺所吸引,也敬佩于老人的匠心。那时的我,暗下决心,要学习传承这份技艺。之后,我有空就去学竹编(略写)。

 

又一次长风破浪——2023年闵行区初三二模作文题解析

“长风破浪”,这个成语出自南朝·梁·沈约《宋书·宗悫传》。但更为人熟知的是在李白《行路难》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相信考生们都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语境。接下来,让陈老师为大家进行一下解析吧。

一、审题

又一次:once more 对不对,那前面当然至少得有一次啦。(层次上要递进)

长风破浪:这个是关键啊,从字面来看,就是乘着风势破浪前进,也就是披荆斩棘,克服困难,奋勇向前。

这是个比喻类的作文,所以在写作时要抓住喻体特征,并且虚实结合。

二、素材

成长类素材较为合适。

1、帆船(为了配合题目):有一年的夏天,我参加了帆船夏令营。在此期间,我遇到了平衡和力度的困难,经过训练后逐步克服,第一次在湖面上驾驶帆船,遇到了风浪,但在教练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夏令营结束时,我又一次驾驶帆船,这一次,没有了教练的陪伴。这天,原本平静的湖面居然起了风,我有些紧张,但想起教练说的“抢风行驶”,便鼓起勇气迎着正面来风用力拉弦摆舵,最终圆满地完成了驾驶,得到了教练的高度表扬。我又一次长风破浪,是在自己努力之下,人生的风帆不也一样吗?

2、画画:从小学习画画,遇到过很多困难,但都被我克服了。又一次在考级场上,这次的主题是画一艘小船。回想这么多年来的点滴,我用心投入,仿佛自己就是画中的那艘船。收尾时可能有些疏忽,我画偏了一笔,我急中生智将这笔改画成了帆。再小的帆也要启航,再大的风雨也要冲破。我又一次在画画的海洋中长风破浪,勇于奋进不惧困难,终能达到梦想的彼岸。

 

错过——2023年浦东新区初三二模作文题解析

珍惜、不一样也挺好,你就是我前行的动力,错过,又一次长风破浪(参考)) 

一、审题

题目的提示,已经为大家进行了举例审题,哪怕没有提示,相信初三的同学也能准确理解“错过”一词。此外,题目里已经明确要求写关于“错过”的经历和感悟,大家只要围绕这两个要求,就不会偏题。

还要提醒一点,中考题目如果省略了主语,一般来说,省略的是“我”。也就是这个经历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我的感悟。

二、素材

成长类、情感类、感悟类都可以适用。

亲情类素材的详细事例:进入初中后,我变得很叛逆,虽然我心里也知道她是为我好,但是,每次面对她的关心,我总忍不住说出令她伤心的话语。期末考前,妈妈加完班很晚回到家,还要看我的作业,我很心疼,我想跟她道歉也想感谢她,但是直到第二天她去上班我也没能说出口,就这样错过了机会。疫情期间,妈妈为了全家抢菜买生活物资。看着她瘦弱却坚毅的身影,这一次,我决定不再错过表达爱和感谢的机会(加入感悟)。我主动关心起妈妈,也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解封的那日,我和妈妈携手走在了开满白玉兰的街道上,感受着灿烂的阳光,还有流淌在心里的暖流。

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会错过群星了。——泰戈尔《飞鸟集》

 

不一样,也挺好——2023年黄浦区初三二模作文题目解析

一、审题

关键词:

不一样——与什么不一样

——经过比较后得出(区别于“不一样,挺好”)

挺好——具体好在哪里?

二、素材

成长类、情感类和感悟类都适合。

以成长类学习篆刻为例:参加学校篆刻兴趣班,从一笔一划开始学习篆刻,也曾遇到困难,但是坚持了下来。在期末提交的作品中,我的作品与别人的有些不一样——“田”字因为用力过猛刻成了“由”。虽然这是一个有瑕疵的作品,但是于我而言,也挺好:完美的作品固然挺好,但是不完美的作品也挺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醒我还有提升的空间,每次看到它,也都告诉自己凡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你就是前行的动力——2023年杨浦区初三二模作文题目解析

一、审题

关键词:

——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

就是——注意强调语境(与“是”的区别),前文需要铺垫。

前行——成长路上向前

动力——推动的力量

    此外,根据上海中考作文“立足于我”的原则,题目里省略了“我”——你就是我前行的动力。

二、素材

素材适用较广,成长类、情感类、感悟类均适合。

以成长类篮球素材为例:成为篮球队员驰骋赛场是我从小的梦想,也是我前行的动力。刚开始学球时,因为肢体不协调总是落后于其他人,我想到了放弃。但是梦想依旧闪亮,我咬牙坚持度过了最艰难的训练期,不断练习,渐渐地,我的球技日趋成熟,最终站上了赛场,与队友默契配合,最终取得了胜利。学习篮球的道路上,你就是我前行的动力。

1)个人成长:我们的各种兴趣爱好,自我挑战类别,在文中你"——指导教师的助力之下,不断向积极方面迈进。(举例: 音乐舞蹈重领悟过程、体育运动重欲扬先抑)

2)家庭亲情:我们坚持的方向不被社会大众理解

在文中“你”——家人的鼓励下(鼓励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创新化,激将法亦可)突破自我

3)校园生活:校园特色活动中,我们的能力并不突出,在文中“你”——老师同学的支持下奋起前行,无问西东

4)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调查、社区志愿活动中,我们遭遇重重困难

在文中“你”——志愿领队的引导下深知此行意义,毅然前行

5)文化感知: 家乡非遗传承、人文名胜游历、传统工艺学习

在文中“你”——匠人的坚守感动下,我方能摒除杂念,静心处之,继续前行

 

珍惜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生命、时间、爱情、友情、金钱、财富等等。每一样都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获得,更需要用全身心去呵护和珍惜。

今天我想说说一个珍惜时间的故事,他就是我的爷爷。我的爷爷是一名工程师,在我的记忆中,他早就退休很多年了,儿时常常陪伴我玩耍的老人家只有奶奶,爷爷总是一个旁观者,有时过来凑个热闹罢了。因为他总是很忙,在家的时间,爷爷更多的时候是趴在他的办公桌上,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着他的图纸或者是查阅各种有关他专业的资料。更多的时间爷爷为了工作总是驰骋在出差途中,火车,飞机,长途汽车,到处都留下他的身影,只要一个电话,一个信息,他就像一个随时待命的士兵,为了他的事业,为了他的梦想,为了他的信仰,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战场。

记得有一次,爷爷在出差的旅途中,因为后车追尾了他所坐的轿车,导致了他右侧锁骨骨折。爷爷已经是一个即将年近八旬的老人了,这种身体上的损伤如果对于一个普通的老人来说恐怕是无法想象的,但是我爷爷从不放在心上,无论什么样的病痛也无法让他停止手中的工作。他的脖颈不能活动,他就仰卧在床上继续查阅资料,无法用右臂工作,他就用左手写字,虽然有些笨拙,却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了他对工作的那一份执着。

小的时候总觉得爷爷总是没时间陪我玩,现在长大了,朦胧中也好像开始理解他了。有一次我忍不住问爸爸:“你说爷爷都这么大岁数了,他为什么还要如此拼命工作?”爸爸答道:“首先是热爱,爷爷热爱他的工作,他已经把他的工作热情融入到了他的血液中,他岁数大了,所以尤其珍惜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工作永远做不完,事业没有顶峰,只要他心中有梦想,他就会争夺每一分,每一秒是实现他的人生目标。”听到这里,我的心中真的被触动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难道我的爷爷不是这样吗?在知识面前,爷爷永远是个谦逊的学生,孜孜以求。在孤独面前他永远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他有太多的目标要去实现。在时间面前,爷爷是个吝啬的人,他不会浪费一分一秒。在金钱面前他却是那么的随意,为梦想去奋斗,而不为金钱而左右。

那一刻,我也真正领悟到了一些真谛,珍惜是何尝的重要,不仅要珍惜时间,我更应该珍惜这份来自青春的馈赠,古稀老人尚且如此,我又有什么理由不为我的学业,不为我的理想去努力拼搏。青春是一腔热血,我将用我的热情去揭开属于我的青春序幕,用我的奋斗去开创那波澜壮阔的青春之歌。

 

 

中国有很多如放爆竹一样的传统民俗,不知什么时候便失传了,我想,我们要多了解民俗,不仅应珍惜现存的民俗,还要把它们传承下去,代代相传,在时间长河中增添新的色彩。

任何事情都需要珍惜,一份热腾腾的早餐:一杯适温的水:一件特价且合心意的衬衫,甚至是一份真挚的友情。需要珍惜的都是时间不能等的,学会珍惜的都是在和时间赛跑的。不轻易让时间溜走,时间也不能悄然离去。在生命的齿轮里,学会珍惜就像拥有了束搏住时间的枷锁。

任何人都有他们所珍惜重视的东西,或许是一支笔,一本书,一个本子。这些东西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承载着一段令你印象深刻的回忆。看到这些事物,总让你想起是因为什么得到他的。我也有很珍惜的物品,那是一把伞,虽然很普通,但它承载的情感却独一无二,弥足珍贵

 

 

错过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泰戈尔

冬天从你这里夺走的,新春会交还给你。每个人都会经历无数次的错过,但我们不必为这些而感到悲伤,应该为我们的拥有而感到幸福。

春光已渐行渐远,已经三月底了,我还心心念念着云水谣的那片梅花。

去那里看过的同学都说那里的梅花很美,惹得我心驰神往,便向父母央求一起去看,没想到一向忙碌的父母这次居然爽快地答应了。

天气有点阴沉,但我依然兴致很高,一路上,背着林和靖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想象着成片的梅树,梅枝遒劲沧桑,梅花语笑嫣然,在枝头飘逸,幽淡的暗香弥漫了整个天空,散入一场清丽的宴席。

驱车到了目的地,映入眼帘却是一片萧瑟。想不到,想不到我们已然错过了梅花盛开的最佳时期。

在寂寞的黄昏,残存的二、三十朵梅花,稀稀疏疏地散落在枝桠,显得格外的凄清寂寥。微风轻拂,片片凋零萎谢的梅花瓣随风飘舞,舞得绚烂安静,舞得凉薄难当,它们踏着绝美的舞步,归于尘埃。看着残红满地,我不禁黯然神伤,惆怅不已。

突然,如绢丝般的细雨,从天空中飘洒下来,雨点很小,雨帘却很密,它给梅林披上了一层层白白的新意。看着雨中的梅林,听着雨滴轻轻叩击梅枝的“嗒嗒”声响,我的心仿佛穿越了烟云雾海,在万象的苍茫里,体味物我两忘的超然明净。

妈妈低声惊呼着“下雨了——”,她连忙脱下自己的外衣,遮住我的头。爸爸则快步跑着去车上取来了伞,之后撑开了伞,结实的手臂像梅枝那样遒劲沧桑,稳稳地举在头上。

雨声嘀嗒,多情的雨水从伞沿滴下,掉到地上溅起了水花,犹如朵朵盛开的梅花……我们一家三口肩并肩在伞下静静地站了很久。

细雨渐止,静坐小憩,闲看白云,静赏落花。虽然我们错过了怒放的梅花,但是我们却享受到了这难得的美景,享受到了这一刻陪伴的温情,这一场花宴的美好我们已然兑现。你问我全世界哪里最美,答案就是在你身边……

 

点评:

作者兴致勃勃去访梅,结果到了才发现已经错过访梅的最佳时节,加上连天阴雨,本以为要败兴而归,却突然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情,原来最美的风景就在我们身边,情感细腻,文笔流畅。

 

失之东偶,收之桑榆。如果你赶不上清晨五点的日出,不妨看看傍晚六点的夕阳。

如果你错过了心爱的事物,请不要沉浸在伤感之中,向前看,前方会有更美的风景。

 

 

又一次,长风破浪

林清玄有言:“有航道的人,再渺小也不会迷途。”回首往事,那个为了似乎不可触碰的梦想而一次次破浪前行的我,在青春年华中熠熠生辉。

一把纹饰精良的琵琶,无需演奏,它散发出来的气质便是优雅的,而那如同空谷幽兰般的美妙音色,又怎能不让人为之心动呢?资质平平的我暗下决心,立志求索这乐音背后的真谛。时光不负行者,在努力之下,我的琵琶演奏技艺日渐纯熟,也在一次次的演出中长风破浪,成功展示了自我。然而,这一次,挑战再次袭来……

少年的梦想,是仲夏夜的荒原,尽而复生。盛夏的蝉音且急且促,正如我尝试着走进那韵律之中一般。谁曾想,报名演出前自认简单的《春江花月夜》仅在指法上便已令少年望而生畏,加之练习时间之短,我时而便会失音,无措地站在原地,虽有老师的安慰,但泪水仍沾衣欲湿。

那蝉声更急、更尖锐了,如声声嘲笑,压得我喘不过气。课后,耳畔同学们欢笑着冲出教室的声音渐行渐远,我蹲坐在角落——孑然一身。初夏的阳光拂过古铜色的琵琶,静静地挂在墙上,阳光沿着它古韵而优雅的琵琶弦缓缓流淌,触动了我的心弦。光影氤氲中,我仿佛望见一位少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倩影……

蓦然,那个更好的自己正在“灯火阑珊”之处,落地的长镜中映出我弹琵琶的身影,低眉信手间,看似柔弱的双臂时缓时疾,“轻拢慢捻抹复挑”左手泛音,右手拨弦,左右手的配合在练习中慢慢纯熟起来,我越来越享受弹琵琶的过程。乐音中,我仿似月下独行,怜见江水悠悠。《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在心中响起,举头望月,顿时吟出那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原来,这世间除了渺小的自我,还有更广阔的星辰大海。而那远方,并非用来遥望,而须长风破浪,方可抵达。

就此,我渐渐释然,即使没有获得我所期望的未来,又何妨?我索性放下心中“执念”,将身心置于“花月”之间。放下得失的我婉坐演出舞台中央,待至音乐响起,悠扬的琵琶声便柔泻而出,犹如缓缓萦回的溪流,亦如梦境朦胧的轻纱,少年又一次用指尖拨动了全场听众的心弦。

“有航道的人,再渺小也不会迷途。”因为我选择了远方,所以又一次,长风破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