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问题处理
(2018-10-20 10:33:2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压力都特别大,加上父母的过分关爱,社会的各种关注,使学生在原有的生活和学习压力下,无处发泄和缓解自己的高压情绪,越来越多的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的亚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如何来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的重点工作内容。
现今大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人际交往能力不足
人际交往是每个人在学校或社会中必须要面对的。许多大学生在刚踏入大学校园时,由于不适应大学环境,经常出现自卑心理,导致很难与同学进行沟通,给人产生距离感。如果这种问题无法得到解决,那么就会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压抑、失眠等症状,威胁着大学生的心理及身体健康。
就业选择困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大众化教育模式,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方面的形式越来越困难。在毕业中师兄、师姐就业困难的现象,使得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就业问题上产生了相应的恐慌现象,对于自己将来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相应的自信心,在心理上使学生感觉到无望。
情感问题不如意
在学生进入大学中,大学生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情感历程。但是由于情感的突然释放,使得大学生在处理他们的情感问题及相处模式中,不知该如何进行,这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惑。
生活中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是当前高校辅导员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项重要途径,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调整,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高度重视心理辅导工作,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心理问题,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措施,从而尽快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还要加强对心理咨询活动的宣传力度,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能够积极配合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
充分了解学生的各项心理问题
现在的高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具有自己特有的个性,所以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时,应该建立每个学生的思想心理档案,定期和学生谈话聊天,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多和学生在一起,真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弥补其出现的短暂心理缺失,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