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05月25日

(2013-05-25 09:28:29)
2013年05月25日


      南都讯 今夏“音乐男双乐队”颇受全球人民爱戴,上周我们才推介过说唱男子组Macklemore & Ryan Lewis(见《南方都市报》5月16日B08版),现在,又一对男生组要向大家隆重介绍。这就是蠢朋克(Daft Punk)乐队,不过蠢朋克的音乐与朋克没有半点关联,他们做的是电子舞曲。这两个来自法国的男生躲在机器人头盔里,创造着自己的音乐神话,其最新音乐作品不仅受乐迷疯狂追捧,更得专业乐评人高分推荐。

    他们的复古舞曲英文专辑《Random Access Memories》(超时空内存)于5月20日在英国发行,截至5月21日午夜的两天时间里,专辑在英国共卖出10 .4万张,成为2013年英国“卖得最快”的专辑,并有望打破绿洲乐队(Oasis)保持的单周销量最高纪录;他们的迪斯科复古风新单曲《Get Lucky》正迅速蹿红,发行五周便在英国买出65万支,本周还跃至美国Billboard热单100排行榜第10位,这是蠢朋克20年音乐生涯中首次挺进美国公告牌前十的作品,《Get Lucky》已在著名音乐网站Spotify连续登顶四周,成为该网收听次数最多的歌曲,此外,该曲称霸法国、比利时、爱尔兰、意大利等超过50个国家的单曲销售榜冠军,蠢朋克趁势还将在6月底推出《Get Lucky》的混音版。(麻乐)

    为什么做这样的音乐?

    两个快40岁的人的音乐记忆

    蠢朋克在乐坛不是什么新人,成员1975年出生的Thomas Bangalter和1974年出生的Guy-Manuelde H omem-Christo两人早在1993年就推出单曲,但20年后的今天,他们却突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红。蠢朋克推出上一张专辑《Human After All》(毕竟是人)早已是八年前的事,成绩一般并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八年后,两人决定录一张纪念专辑,风格主打他们喜爱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音乐,专辑名称采用“随机存储器”这一电脑硬件术语,一语双关,目的就是呈现蠢朋克脑海中的上世纪音乐记忆。

    当今音乐制作靠电脑修修补补、做做效果就可差强人意,而蠢朋克却花百万美元力邀七八十年代影响力非凡的老一辈音乐人一起打造新专辑,甚至专程前往这些人当年的录音室录歌。“在过去的几年间,机器造音乐的能力越来越强大,但音乐的内容却极度空洞。对不满意的东西,我们有权把它们丢进垃圾堆里。我们在2008年开始做这张专辑,最终是跟众多音乐人合作,而不是跟机器。”Thomas如是解释乐团对电脑技术放弃的原因。

    为什么叫蠢朋克?
    那是曾经被人讥讽的评语……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Thomas Bangalter和Guy-Manuelde Homem-Christo在巴黎的中学相识,出于共同的音乐爱好,他们与另一个同学组建了自己的摇滚乐队———Darlin’(亲爱的)。乐队成绩平平,还被英国音乐周刊《Melody Maker》讽刺是“愚蠢的朋克垃圾”,这三个年轻人最终放弃摇滚、分道扬镳,而Thomas和Guy-Manuel继续合作并转变音乐风格,“愚蠢的朋克”这一讽刺便成了他俩新乐队的名字。

    1997年,蠢朋克发行了首张专辑《Homework》(家庭作业),单曲《Da Funk》、《Around The World》等打响了他们的名声,在2009年他们凭借单曲《Harder,Better,Faster,Stronger》拿下格莱美“最佳舞曲”奖,演出专辑《Alive 2007》又令他们赢得一座格莱美“最佳电子舞曲专辑”奖杯。他们的现场表演以视觉元素和现场效果著称,也是乐队一大特长。在电子舞曲创作上获得成就后,蠢朋克决定放弃这种让他们声名鹊起的音乐,转向《Get Lucky》这种disco-funk口味多一些的音乐。

    头盔为何一刻不离首?
    其实是因为害羞……
    蠢朋克的音乐名声大噪,他们的露脸照片却不多。两人格外低调,总戴着头盔出入各种场合,无论拍摄封面、上台表演,还是采访、上节目,他们的头盔一刻不离首,这也成了他们的标志造型。在《Get Lucky》的MV中,两人也是头盔造型示人,往年的M V更有卡通人物代替他们出现的情况。乐迷不解两人为何不敢以真面目示人,蠢朋克曾表示,机器人头盔更容易将人与机器的特征融合起来,而Thomas最终透露戴头盔其实是因为害羞的缘故。不过,接受采访时,Thomas总是比Guy-Manuel健谈,Thomas说:“从观众角度来看,这种装扮让人兴奋,含义就是‘普通人拥有超能力’。这更像是一种高端时尚。”戴着头盔巨热无比,但Thomas说早已习惯了。他们甚至在一次电视访谈中也套上了头套,打死也不想让观众看到样子。“人们已经接受我们的头盔造型,音乐就是我们能给公众最私人的东西了。”
    从艺20年依旧灵感火花四溅,Thomas道出了乐团作品依旧大热的秘密,他认为从艺时间过长的艺人总陷入安于现状的窠臼,于是无心再推出有趣的音乐作品,他说:“我俩从不谈论个人隐私,因为那本来就是私事,而公开在外的形象是更具娱乐性、更有意思的。24小时都高度保持明星范的生活方式,这会让人脱离现实。而一个做音乐超过20年的乐队,他们通常是因为堕落到贪图享受、安于成功的境地。”

    零差评!
    在娱乐作品网站Metacritic上,共34家媒体为《Random Access Memories》评出87分的高分,32高评、2中评、0差评,英国著名音乐杂志《NME》说这张专辑堪称“音乐唱作人的心灵告解室”;《每日电讯》赞这是这个时代“最大胆、最聪明、最多彩、最纯净”的舞曲专辑;《滚石》说这张专辑“野心不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