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人 邱大立
2004年曾经给《南方都市报》写过一篇曾淑勤的文章,没想到9年后,又有了一次机会。因为她时隔17年发表的新专辑《微日舞曲》,连带着牵引出了那些时光留下的斑影。
今年2月,当我在微博上透露曾淑勤将发表新专辑的消息后,不少年轻人在问:曾淑勤是谁?
1989年6月,北京第一家卡拉O
K厅在三里河国华商场的二楼开办。24年里,不知道《鲁冰花》这首歌在中国大陆的KTV创造了多少亿的利润。但有意思的是,99%的人以为这首歌是甄妮唱红的。其实曾淑勤也上过中央电视台,但不是春晚,而是青歌赛。她当时唱的是《梦桥》,照这首歌的发表时间推算,估计是1996年。有意思的是,当时的评委认为她音量太小而将她淘汰。
与台湾无数实力派女歌手不同,曾淑勤是不施粉黛的。她甚至不习惯去电视台做宣传时化妆,她习惯素颜示人。在我的记忆里,曾淑勤正是一位本色系歌手。曾淑勤似乎更偏爱在春天发表专辑。1988年的《后浪》、1990年的《一个人游游荡荡》、1993年的《情生意动》、1994年的《爱情外的路人》、1996年的《梦桥》,一直到2013年的《微日舞曲》。在曾淑勤出版过的作品中,我个人认为1989年的《装在袋子里的回忆》和1990年的《一个人游游荡荡》是两张文学性最强的经典作品,歌曲主题简约而立体,透露着游吟诗人的品格。那些歌名就已经引人遐思了,《让自己属于一颗星》、《他是春风我是草》、《守候》、《客途秋恨》、《惊鸿相遇》、《心中那么多问号》、《我和你一样》、《四方》……就在这些青涩的诗篇里,刚刚二十出头的曾淑勤大口大口地呼吸着青春的恣意和美丽的期待,那正是一种自我的重新塑造。
在《微日舞曲》里,曾淑勤往日的冷峻消失了,替换的是一股温暖,一个经历了很多故事的人,她此刻的心头全是满满的感激与爱。她唱着,“没有电视网路不太熟悉 城市中诚实 不烧菜没整形 有满足美丽自己开心 工作旅行都是六弦琴”。这正是曾淑勤25年来的生活,她把时光变成阳光,她也把时光变成月光,冲淡那些微不足道的悲伤。曾淑勤不属于这个快速夸张的时代,但她的新歌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依然充满一股知性的力量,她和他们谈心,告诉他们,活得不要太复杂,要让生命的姿态尽量自然。这样才“不怕现实和冷酷的折磨”。
在台湾百佳专辑评选中,曾淑勤的《一个人游游荡荡》位列其中,它的二手CD在台湾奇摩网已卖到8000台币一张。这是否也算一个商业奇迹呢?我更好奇的是,曾淑勤唱了25年,竟然没有一次入围过金曲奖最佳女演唱人,看来她的演唱风格是没有标准的,她自成一格,独自浮游。她是爱情外的路人,她是四方的鲁冰花,不属于温室,因为她自己酿造阳光。在25年的阳光里,她种下了一首首茁壮的好歌,就像一位心平气和的园丁,时代的气流尽管不停地渲染、聒噪,但曾淑勤的心底却仿佛植入了一根定海神针,静静地微笑,静静地望着那年年轻的夏。
“我问着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 每天的答案好像都不太一样”,追求与答案,它们连成的那道曲线,不正是一际年轻的飞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