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之哲学(上)

(2011-04-27 07:12:37)
标签:

人之哲学

分类: 大道无形

人之哲学(上)

 

 

经由一个民族对“人”的了解,大抵可以看出它的文化一部分的特征。一般都承认,中国文化至少在思想方面,具有人本或人文主义的特色,从下面历代哲学家对“人”的理解的引征中,除少数例外,大多数都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人的自信,以及提升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一)万物之灵

《尚书·泰誓上》:“惟人万物之灵。”《白虎通义》卷五:“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同)《列子·天瑞》:“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何承天《达性论》:“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三方同体,相须而成也。”(《弘明集》)周敦颐《太极图说》:“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王船山《正蒙注》卷九:“物莫不含神而具性,人得其秀而最灵者尔。”方苞《原人上》:“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董子曰,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望溪先生文集》)

 

(二)人重于神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史嚚曰······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又《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人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人事,焉能事鬼。”

 

(三)命运主宰

《左传·僖公十六年》:“吉凶由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四)人的责任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杳背憎,职竞由人。”

 

(五)人由德立

《左传·成公十七年》:“人所以立,信、知、勇也,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乱。失兹三者,其谁与我。”何承天《达性论》:“天以阴阳分,地以刚柔用,人以仁义立。”

 

(六)人能弘道

《论语·卫灵》:“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七)贵贱由贤能定

《墨子·尚贤上》:“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八)人与天地同尊

《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春秋繁露·同类相动》:“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则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应之而起,其道一也。”

 

(九)天地同心

《礼记·礼运》:“人者、天地之心也。”李二曲《四书反身录》卷七:“人之所以为人,止是一心。”

 

(十)人由礼义立

《荀子·王制》:“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十一)五行之秀

《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王船山《思问录·内篇》:“天地之生,人为贵,惟得五行敦厚之化,故无速见之慧。”又《正蒙注》卷一:“合五行之秀以成乎人之秉彘,此人之所以有性也。”

 

(十二)人定胜天

《荀子·天论》:“强本而无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二,则天不能祸。”吕坤《呻吟语·外篇·圣贤》:“圣贤学问,只是人定胜天。”又《内篇·应务》:“人定真足以胜天,今人但委于天而不知人事之未定耳。”章学诚《文史通义·天喻》:“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学问亦有人定胜天之理,理分无极太极,数分先天后天,图有《河图洛书》,性分义理气质,圣人之意,后贤以意测之,遂若圣人不妨如是解也。率由其说,亦可以希圣,亦可以希天,岂非人定之胜天乎!”

 

 



《从从容容》/孔太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水之哲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