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5今日书摘(读者)
文/铠心
校园版2022.10
1. 今天支撑着自己的眼皮不能入眠因为世界上还有一些争执,一些忧伤。如果你们也像每个进入梦乡的孩子那样爱这世界的话,请赶快告诉今天:是的,我决定听你的。这样,明天才能放心地来。(今天的结束语
童子)
2. 每个离乡的人,其实都是一粒被寄出的种子,故乡是发信地,远方是收信人。那粒种子或许在远方落地生根发芽,也或许一直等待着机会重新回到熟悉的土壤中再苏醒过来,长成一棵故乡的植物。(韩浩月《故乡的地址与种子》)
3.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只有一辈子,多看一本书就多活一辈子。(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八年》)
4. 人生需要镜子,并不是因为镜子会欣赏我们,而是镜子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自己辨认自己的机会。(李汉荣《总有喜鹊待人来》)
原创版2022.19
5. 莎士比亚说过,世界只是一个戏台。这话如果不错,人生就只是一部戏剧。戏要有人演,也要有人看:没有人演,就没有戏看;没有人看,也就没有人肯演。演戏人在台上走台步、做姿势、吊嗓子,嬉笑怒骂,悲欢离合,演得酣畅淋漓、尽态极妍;看戏人在台下目瞪口呆,拍案叫好。双方皆大欢喜,欢喜的是人生好不热闹,至少这片刻光阴不曾被辜负。(看戏与演戏
朱光潜)
6. 最近听到许多人说,手机真不是个好东西,每天在手机上看很多短视频,太浪费生命,都想戒手机。我就会问一句:“戒了手机挺好啊,但是,然后呢?”回答千差万别,意思却相近,无非好好工作,好好读书,好好健身,好好创业,诸如此类。继续追问一句:“再然后呢?”答曰,然后就能实现自我价值,让这一生更快乐、更幸福。是啊,如果说大家有终极目标,可能就是这句话。天天看手机,就是因为它能带来快乐、带来幸福,不然,为什么老看?问题在于,这种快乐和幸福比较短暂,不能持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不知不觉就在手机上刷了一天短视频,看的时候有滋有味挺快乐,看完很空虚。依我看,出现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文化的基因令我们对耽迷于手机短视频有负罪感;另一个是,那些手机短视频提供的快乐也确实浅薄,无法令我们内心丰盈。书是媒介,手机是媒介,事业也是媒介,关键在于这些媒介如何影响我们的内心。令人心绪散乱的内容、行为,都会让我们有点儿不安;反之,令人一心专注的内容、行为,都会让我们的喜悦之情绵绵不绝。不安和喜悦都自带滚雪球气质,越不安就越不安,越喜悦就越喜悦。所以,说效率,说专注,好像都是在说“戒”,都想着戒这个戒那个。追问一句“然后呢”,会发现“戒”只是手段,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定”。说到这里,好像又是老生常谈,人人都知道,还可以继续追问“然后呢”,答案就是“慧”。这是后话,千万别因此就停在这里不追问了,先回到“戒”,塌下心来开始做。(然后呢
杨葵)
7. 幸福不该是悬在终点处的奖赏,它只是道路中偶然乍现的光亮。(张定浩)
8. 好人能理解坏人,坏人拥有无法理解好人。(罗翔)
9. 人生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相似。我们必须一边和人生搏斗,一边学习怎样搏斗。对这种无聊的比赛忍不住愤怒情绪的人,那就赶快到栏杆外边去好了。想要在人生竞技场留下的人,只有不怕受伤地去搏斗。人生好像一盒火柴,严禁使用是愚蠢的,乱用是危险的。人生好像缺页很多的书。很难把它说成是一部书,然而它又确实是一部书。(人生
芥川龙之介)
10. 事实上,共识越复杂,传达的内容越受限制;反过来说,共识越简单,传达越有效。在此,鲁迅启用了最简单,也是最广泛的共识。“五四”时期,最先从文言文转向白话文写作的作家,鲜有使用新近、复杂的辞藻,往往使用文字的本意。就像《孩子王》里,王福所抄写的字典,最原初的字意,是人们最基本的共识。好文章用的是简单的语言,我记得作家阿城说过,他写文章尽量不超过两千个常用字。常用字里的共识是最具普遍性的,用最具普遍性的共识创造特殊性,是写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共识的说服力
王安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