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08.12今日书摘(班主任之友2022.05-06)

(2022-08-26 10:14:48)
分类: 读书

2022.08.12今日书摘(班主任之友2022.05-06

/铠心

1. 是呀,有些人的起点就是别人付出许多努力也达不到的终,点啊,我们怎能在最高的点上评价所有的孩子的努力够不够呢?有些努力就是这样一很慢很慢,而且很慢很慢的同时还没有我们想要的成果。但我们不能因为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成果就看不见、就否定有些孩子已经倾尽全力的努力啊!无论家长还是老师,“明察秋毫”的同时,更要注意“区别对待”,都要学会不用一刀切的目标去等待,相对于达成的目标,我们更要看到努力的过程。孩子的进步有时很小很小,有的人又很慢很慢,就让我们擦亮慧眼,去发现这所有的努力,让孩子得到正向的回应,感受到努力的快乐!看到孩子的所有努力 梁迎春

 

2. 老二出生前,老大在家里处在绝对的王者地位。随着老二的到来,父母的精力有限,自然而然地开始全心全意照顾老二。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默认设置:老大已经长大了,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他该自己照顾自己,并协助爸爸妈妈来照顾老二。但是独立能力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它需要父母有意识的培养。当父母有精力的时候,正享受照顾老大的乐趣,没有给他锻炼的机会;当老二出生精力不够时,又自以为是地一下子剥夺了他所有的宠爱,还顺带抱以理所当然的期待。这种突然的抽离和改变,老大毫无准备根本招架不住。他的内心自然埋下了讨厌老二的种子,从一开始的继续期待父母照顾,到失望到消极对抗,离父母预设的有担当的老大形象越来越远,得到的指责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不快乐。当少年期撞上幼儿期 周克秋

 

3. “任何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一切好的东西背后都是巨大的劳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我们所从事的活生生的教育工作:一天从一堆沙土中淘出一粒金子,一千天就能淘出一千粒金子。”很多时候,处在当下的我们,是看不见变化和收获的,甚至有时候,生活呈现给我们的,是各种打击:孩子不听话、顶撞、赌气,孩子身上的陋习不断反复,母慈子孝与鸡飞狗跳的强烈反差,都会一再打击我们坚持的信心和毅力,但每个成人都应该记住,只有当我们自己的行为正向积极绝不轻言放弃的时候,我们所坚持的观念才能深人到孩子的心灵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思想和感情,让孩子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拥有爱的能力,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人。(在家庭教育的合力中茁壮成长 孙达

 

4. 说到我们的第N批学生,说到每个人都逃不掉的“职业倦怠”,在这份倦怠里慢慢躺平是一种选择,用力拨开“倦怠”的帘子,让阳光携着好奇心再次透进来,让清风拂去功利和自私,让这颗育人之心透着蓝天的底色,真正托起孩子们的成长也是一种选择。他人的第一次,有我们参与,我们无上光荣,我们第一次参与他们当下的成长,也当加倍珍惜。我们的第N次,都是学生的第一次 于波

 

5. 老师的情绪背后,自然有一套老师的逻辑。但相隔甚远的两位老师一声盖过一声的训斥,对相隔甚远的两位孩子而言,实际都是偏离小孩子逻辑的步步紧逼,除了情绪的发泄,恐怕只剩下“锲而不舍”的“责任秀”。可叹先长大的那个孩子,真不该让后长大的那个孩子,遭遇了跟自己一样的遭遇。我们曾经也是一个孩子 钱卫东

 

6. 孩子的诉求各种各样,只要写得清楚、完整、合理,如果我能做到的,都尽量地满足;不能满足的,我就把这个孩子找来,告诉他(她)不能满足的原因。我还要让孩子明白,表达诉求是你的权利,但同不同意你的诉求是他人的权利。你的诉求可以得到满足,也可能被他人拒绝。这个过程没有对错,只有需不需要。所以,你的诉求若被满足,你应心怀感激;你的诉求若没得到回应,这也很正常,不能气馁,更不能报复诋毁他人。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我诉求,从而不委屈自己;也学会独立地看待别人的诉求,作出正确的回答。孩子,你有表达诉求的权利 陈海燕

 

7. 曾经看过一本书《这世界唯一的你》,作者巴瑞普瑞桑先生花了四十多年与自闭症儿童及他们的家人相处、研究实践,积累了很多很多的经验。这本书给我两方面的感触:对于特殊孩子,除了改变我们的观念外,如果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他们一定会越来越好,相反会越来越不可收拾;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常常想到的可能是“干预”,而缺少“理解”,其实很多特殊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当我们无法理解、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他们便用他们的方式来表达诉求,实现自我保护。(融合融心,构建班级新生态 洪敏亚

 

8. 对特殊学生,我们常常煞费苦心地进行教育,但可能收效甚微甚至引发矛盾,付出巨大精力所做的切似乎毫无意义、根本不值。但是,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觉醒的那一天,而生命觉醒都是外部刺激不断累积的结果。学生今天没有觉醒,明天有可能就觉醒了;今年没有觉醒,明年就有可能觉醒了;在我们身边时没有觉醒,离开我们后就可能觉醒了。一旦他们觉醒了,我们曾经给予他们的教育和关爱就会变成滋养他们成长的阳光雨露,就会成为他们最珍贵、最在乎的记忆。包容与约束: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特殊学生教育策略 钟建林

 

9. 贫穷不是原罪,但他能改变人的思维,左右我们应对生活的方式。(很幸运,我遇到了你  闫付庆)

 

10. 情绪调节ABC理论指出,引发我们情绪及行为后果(Consequence)的不是事件(Activating event)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信念(Belief),即我们对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如果教师被学生的行为所激怒怎么调节呢?有人就在ABC的基础上又增加了D、E,可以称之为“情绪调节ABCDE法则”。ABC内容不变,D是怀疑、质询的意思(Disput-ig),就是要问自己:这样想就一定是对的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上课睡觉一定是不爱学习吗?会不会是因为身体不舒服?不理睬老师会不会是因为自己情绪低落,不是有意冲着老师去的?E(Effective Ra-tional Beliefs),就是按照这样的质疑去找证据,很可能就会有更合理更有效的解释。这样我们的心态就会变得更好,行为也更理性。所以,班主任心态的修炼就是专业成长,其过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要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但只有观念还不够,要经常用这样的观念思考问题,直至形成一种思维方式,还要在实践中把思维转化为行动并反复这样的行动,最后形成一种工作习惯,也就是自己的工作风格。这个过程有点类似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思斯的价值观澄清过程。问题生转化的专业态度 陈宇

 

11. 人们经常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若方向一致是最好的。我们认为这个一致一定要建立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我们鼓励父母通过学习、交流探讨最佳的育儿方式,在孩子身上形成合力。但是若有一方对孩子造成伤害时,另一方如果再逃避,只能让孩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非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我们看到现在很多极端事件的发生都和父母一方的缺失有关,如果守着孩子的一方始终以压制控制的角色出现,孩子便容易如溺水般没有喘息的空间,久而久之便容易出大问题。当青春期的孩子长了刺  张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