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5今日书摘(未来教育家2021.10-11)
文/铠心
2021.10
1. 教师怎样成长?我认为,就是要在知行合一上不断修炼。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要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不断锤炼立德树人的本领。要向教育理论学习,向教育实践学习,向老教师学习特别要勇于创新,因为每个时代都不同,每个时代的教育都不同,每个时代的学生也不同。我们遇到的都是新鲜的事物,新鲜的人。尤其在今天我们遇到很多挑战,互联网大数据是挑战,新冠肺炎病毒更是挑战。线上教学给我们出了很多难题,怎样和学生沟通?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要在改革创新中寻找出路。教师成长还要超越功利,教师的成长最终落脚在学生的成长上,教师对儿童的爱,是对国家、对民族、对未来爱的体现,是不求回报的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是教师的幸福之源。正如陶先生所说,“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永远做陶行知先生的学生
顾明远)
2. 当我们走进花园,是否会既欣赏盛开的鲜花,又善待迟开的花苞,甚至认为迟开的花往往更美?“面对学生,我们的心态往往会出问题,口口声声说培育‘祖国的花朵’,却总是让祖国花朵里的“花苞”没有好日子过,天天挨骂、天天被逼,好像是在说别的花开了,你为什么不开?你要马上开,你要立即开,你要是再不开我就要把你掰开!”(杨瑞清)
3. 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等待发芽。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小孩,期待被理解、被发现被碰触,长成他该有的样子。老师也要发现自己的天性,带领孩子发现他的天性,幸福地探索!种天、种地、种孩儿,当然要先把自己种回来。如此,根生,立地,春生。扎根大地,立于天地。教育现场,生活的实然,总有一些考验,这些就像天地四时气候,总有风雨、炙阳、寒雪。如何依四时,“发而皆中节”,便是我们扎根功夫下手处。虽不中,亦不远矣!(杜守正)
2021.11
4. 未来取决于图书馆、阅读和白日梦。(尼尔·盖曼)
5. 校园是一块净土,是一方圣地,是一个精神的乐园,这里没有铜臭没有肮脏交易,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灯红酒绿…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就选择了责任,就选择了奉献。科学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每项科学发现,每一项技术进步,都需要人们付出巨大的代价,都闪耀着奉献的光辉。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出来的,离开持之以恒的劳动,没有奉献的精神,财富和幸福便无从说起。可以说不论是一个时代,还是一个民族,敬业的精神越强,奉献的人越多,这个时代的进步就越快,这个民族的发展就越迅速。奉献是一种品质、一种心愿、一种气度、一种境界,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用崇高的师德作后盾,超凡脱俗,陶治情操,提高人生品位,需要宽广的胸怀,需要坚韧的意志此我们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诺言。(让师德闪光,让人生无悔
陈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