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06.16今日书摘(教师博览2021.10)

(2022-06-18 21:45:55)
分类: 读书

2022.06.16今日书摘(教师博览2021.10

/铠心

文摘版

1. 一个人所应有的东西,是在他出生以后,依靠人与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而在他身上形成起来的,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应牢记这一重要的真理。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

 

2. 有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父母的陪读愤怒指数与儿童的性别有关。男孩子的家庭,父母的愤怒指数明显更高。然而,愤怒指数在儿童年龄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你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写作业时很愤怒,别以为以后会好,到孩子小学五年级时你依然会忍不住愤怒。研究还显示,父母的愤怒指数与父母的收入没有关系。无论你的收入是多少,你都会在陪孩子写作业时陷入愤怒的泥潭。但是,学历越高的父母,他们更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愤怒指数越低。还有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攀比的父母,更容易愤怒。为什么父母陪孩子写作业容易愤怒 沈奕斐

 

3. 那么,为什么父母陪孩子做作业容易愤怒呢?首先,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普遍过高。在生物学统计中有一个居中遗传的概念,大致是说,两个聪明的父母会生出笨的孩子,而两个笨的父母会生出聪明的孩子。用通俗的话来讲,父母如果是北大、清华的教师,他们生出来的孩子大概率考不上北大、清华。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认为孩子会一代比一代强,我们不愿意相信孩子会不如我们。每个孩子生而不同。按照同一种较高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孩子,父母当然会感到焦虑。父母陪孩子写作业容易愤怒也是这个道理。为什么父母陪孩子写作业容易愤怒 沈奕斐

原创版

4. “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让这个世界因为我变得更美好!”这两句是我和我的孩子们共勉的话语。感谢生命中遇见的所有的孩子们,你们让我成为更美好的自己,你们是我热爱讲台的全部理由!热爱三尺讲台的理由 顾文艳

 

5. 书是人类走向更高现实的台阶,没有指向教育实践的教育阅读,读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教育阅读不能止于阅读的那一刻,而是在全过程中向教育教学实践铺展与延伸,尤其是阅读之后不断坚持的行动与自我,和不断改进的行动与自我。教育阅读的生命在于思考与运用,离开这两者,任何阅读都只是自我消遣、自我娱乐、自我逃避。就我个人而言,正是实践性教育阅读,引导我走向教育理解的更深处、更实处。教育阅读的重要使命在于引导阅读者与教育家对话,与他人对话,与实践对话,最终与自己对话,从而达到改造自己、改造教育教学实践的目的。教育科学最终的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也不在实验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们心中…没有这种作用,它们就不是教育科学。我们如何进行实践性教育阅读 林高明

 

6. 中小学课堂普遍是“秧田型”结构,学生坐在自己一平方米左右的“小空间”中,他们既是这个小空间的主人,又是这个小空间的奴隶。课堂基本上只有师生间的交往,而无生生间的实质互动,学生普遍是有“同桌”无“同学”。虽然四五十人坐在一起,但他们其实都是单干,且因为单干而孤独一—课堂上班委是不起作用的,班级充其量只是一种静态的教育背景而已。仅此也就罢了,更严重的是学生彼此提防,“眼晴一睁,开始竞争”“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班训就是这一恶性竞争的写照。其实,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是伙伴互助的过程。皮亚杰就认为,最有益的社会互动发生在具有社会性对称(知识、权利等)的同伴之间,这样的同伴更有可能进入真正的理性协商。一般来说,对一个孩子而言,家长、教师、同伴三种影响因素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此消彼长,到了中学阶段,同伴的影响会增大。不要将学习变成“同室操戈”式的竞争,一个彼此提防、互相都“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班级,学生注定是走不远的。日本当代教育学者佐藤学说:没有合作学习,每个人的学习就不能成立。我们通过同他人的合作,同多样的思想的碰撞,实现同客体(教材)的新的相遇与对话,从而产生并雕琢自己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原本就是合作性的,原本就是基于同他人合作的“冲突与挑战”。教育改革必须真实地发生在课堂上 叶存洪

7. 课改以来,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叫“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什么该还,什么不该还,不是“一刀切”的。比如,学生已经懂了的;学生不懂,但自己看课本可以懂的;学生不懂,看课本也不懂,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弄懂的。这些都可以还。而有些东西是必须教师讲授的,不能一还了之。相应的,该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时候要启发,但基础的、基本的东西是必须讲授的。打开水时你“不屑一灌”,等到口渴了,拿起水瓶要“启发”开水出来,可能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讲授法从来就是任何教学法体系的核心,看来以后也有可能是这样,因为它是传授大量知识唯一可行和有效的方法。”这旗帜鲜明地确定了讲授法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主导地位。过去反对讲授法,是因为一些教师的讲授是低层次的,即照本宣科式的。真正好的讲授应该是知识经过教师自己的理解和消化后,再以其独特方式,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传递给学生。在教学中,没有哪种方法可用于传授任何类型的知识。什么时候进行探究,什么时候需要讲授,应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以及不同课型,恰当地加以选择,自如地切换。教育改革必须真实地发生在课堂上 叶存洪

8. 说实在的,我不喜欢她,甚至有些讨厌她。可是,讨厌她又能改变什么呢?我就这样轻易放弃她吗?教师的责任感不断提醒我:不能放弃对任何学生的教育,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班的小可爱 吴利强

9.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的戴尔·卡耐基说:“不要轻易去批评指责别人,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它常常会伤害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他的自重感,并激起他的反抗。席勒也说:“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同样我们也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的指责。”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写过这样一首打油诗:“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孩子虽小也是人,是有个性、有尊严的人。只有当教师真正去尊重、爱护孩子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他们。我们班的小可爱 吴利强

10. 在好的社会中,个人的自由须限制在这两点之下:你对自由的追求不会妨碍、挤压和剥夺别人的自由,你对幸福的追求不会建立在牺牲别人的正当权益之上。当然,这需要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划定个人自由的边界。指望所有人哪怕是多数人生活在一种高尚与纯粹中是不现实的。但无论如何,“在我们之中,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之中,终究是好的多,坏的少”。以理想主义的崇高与道德上的纯粹要求每一个人,其结果就会导致公共权力对个人自由的过度挤压与规范,从而使个性发展受限,也使社会缺乏活力。这样的现代文明的观念是需要不断强化与广泛普及的。成长是永恒的主题 肖川

11. 要把心安放在一个妥当的位置。妥当的感受就是,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你努力的样子,而不是挣扎的样子。换一个说法就是,你是听从美好生活的召唤,而不是听命于多余欲望的指使。不为他人而惑,只为自己而活。你所要完成的是个人的理想主义,是属于你的精神超越。如此,在灵魂世界里,人才能活出贵族的模样。一心无累,便是良辰  马德

12. 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眼里,会有不同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往往会影响你对这个人的判断。先入为主的危险在于,如果别人评价是坏的,你也便看哪儿都不顺眼了。即便是众口一词地夸赞或贬损,也未必是客观的。人类的冤假错案,有时候就来自众口铄金。你一言,他一语,这个人就最后被定性了。这样做,科学不科学放在一边,起码是不人性不道德的。每个人都是很自我的。说到底,人都是感性的动物,他的好恶、情绪甚至是利益关系,会直接影响个人的见地和认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揣测别人,跟站在这个人的立场上去审视这个人,绝对是截然不同的。这是理性与感性、客观与主观的碰撞,也是个人格局和真实世界的交汇。你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就站立着一个什么样的你。你涂抹给这个世界的色彩,也反过来会涂抹在自己的身上。所以,不要道听途说,也不要听信一面之词。这个人怎么样,最好你自己去交往感知。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呈现在足够长的时间里,足够多的角度里,得到的结果,才容易真实客观。光阴就是一根金箍棒,即便是藏得再深的妖精,这时候,也该现形了。一心无累,便是良辰  马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