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04.16今日书摘(班主任之友)

(2022-04-21 19:38:00)
分类: 读书

2022.04.16今日书摘(班主任之友)

/铠心

2021.11

1. 安全感建立的基础是允许犯错,于是,在教室的布置中就多了这么行字:“教室,是可以犯错的地方!”以此来告诉孩子们: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可以放心大胆地犯错,但要避免犯同样的错。其实犯错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因为犯错才会有引导和解惑,才会有教育的契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的宽容和期待。同时,我改革了“班级日志”的记录方式。接班前的“班级日志”多为记录违纪学生的“事迹”,相应的还有扣分和惩罚。班委尽职地“挑刺”,同学们生怕犯错被班委记录,同学之间多了防备和监视,自然缺乏安全感。接班后我把“班级日志”的记录内容改为挖掘细节、分享感动、记录好人好事,记录当日表现最佳,评选当日优胜小组等的正向记录方式,引导班级形成正能量,从而淡化对于犯错的恐惧,也能让更多同学在课堂上可以放心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允许学生犯错,给犯错同学安全感,实际上是让学生永远保持好奇心,进而去创造,使孩子在“试错”和“出错”的体验中具备鲜活的生命力,遇见更好的自己。如果爱,请偏爱——从啃手指的矫治到班级安全感的建设 张亮

 

2. 虽然允许犯错是建立安全感的基础,但是包容犯错并不是纵容犯错,而是换一种方式来讲道理教育。让犯错的同学感觉到被偏爱,就像马路上的“斑马线”,斑马线虽然不能解决所有安全问题,但是它能让我们每一个人在过马路的时候都有一种内心的安全。无论是家长、班主任,还是普通老师,只要我们在跟孩子打交道,那我们都是“教育人”,愿我们每位“教育人”都有能有为他人画“斑马线”的善意。如果爱,请偏爱——从啃手指的矫治到班级安全感的建设 张亮

 

3. 裂缝,是光透进来的地方,有光的地方就有温度,当孩子被温度“惯坏”,孩子才会被安全感“灌概”。而这就是我们“教育人”要做的事,让孩子在面对未来或未知时不陌生、不害怕、不彷徨。所以,如果爱,请偏爱。如果爱,请偏爱——从啃手指的矫治到班级安全感的建设 张亮

 

4. 推荐《我与地坛》史铁生的名言: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早起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如何面对敢死一代——2020年生命教育践行有感 方芳

 

5. 爱丁顿说过,我们看到的桌子只是幻象,真实存在的是很多个原子,看上去桌面光滑致密,但真实的桌子却凹凸不平,充满空隙。学生真实的样子是我们以为的样子吗?学生到底是什么样子,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每双眼睛都有自己的观察方式。教师看到的是这个样子,学生看到的是另一个样子,家长嘴里又是一个样子。应该的、必须的样子不是学生实际的样子,这是教育的真实,生活的现实。潮鞋事件给教师们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学生生活的部分真相,扯出了一个被我们忽略的常识: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是有很多的黑洞的。我自己常常掉人经验的黑箱子里兜兜转转不自知,需要打开窗户透气透亮,苏醒有些麻木的觉知。观潮与弄潮 邢奇志

 

6. 现在做老师并不容易,尤其当我们对面前的学生抱着许多根深蒂固的误解的时候,教育就更难了。(让我们,先并肩站在一起——从潮鞋风波说开去 樊晓薇)

 

7. 如果我们总是站在学生的对面,不断试图以自己从前的经验去观察学生、评价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势必会出现许多事倍功半、力不从心的局面。但若我们换一个思路,换一个立场,主动走到学生身边,和他们并肩站在一起,一定能看到另一番风景。(让我们,先并肩站在一起——从潮鞋风波说开去 樊晓薇)

 

8. 和绝大多数家长一样,我们都很关注孩子,很重视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但在亲子沟通中,我们往往过度在意谈话内容的对与错。这也难怪,毕竟我们对孩子的成长负有责任,且满怀期待。纠其错、正其心,原本也没错,但当我们急于修正孩子的失误时,却常常忽视了孩子的情绪。不关注孩子的情绪,会让孩子感到我们不理解他,我们和他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代沟就是这么产生的。这时孩子会很快失去谈话的兴致,转向能理解他们情绪的人去聊,而我们却又开始抱怨孩子心大了,什么事也不同我们说了。岂不知这一结果正是我们不恰当的沟通方式造成的。当孩子不愿意和我们分享他感兴趣或经历的事时,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就成了全盲全聋了。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别说用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教育他了,能保证孩子不出事、不受伤害,都难。所以,关注情绪、多听孩子说,陪着他开怀大笑或是悲伤痛苦,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重要。心理学上管这种情感沟通叫共情能共情、会共情,是我们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沟通中,听比说重要,情绪比内容更重要。只有在良好情绪下,内容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多听、多和孩子共情,这是亲子沟通的法宝,也是我们走进孩子心中的唯一途径。听比说重要,情绪比内容重要  苏媛

2021.12

9. 教育学生,先教育自己,就算自己不擅长一些活动,我也鼓励自己走进集体活动,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会以自己的方式尊重和享受来自他人的精彩与快乐,而不是简单地远离和逃避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活动。我逼迫自己大胆地走出自己的舒服圈,让心灵走向更广阔的外部世界。我想让他们懂得,自己不会别人会的东西,这是很正常的事;我还希望他们理解,即使自己不会别人会的东西,自己依然可以很快乐!但简单的说教与单向的要求不能触动学生心灵,不易改变他们固有的认知思维与心智模式,我当如何给学生表达这份成长需要呢?不会游泳的小鸭子 王玉虹

10. 对于校园人际冲突调解,我给自己定一个原则:首见负责,遇见担责,听见尽责。“首见”负责就是,只有我一人在场的,我负责到底;“遇见”担责是指,当事班主任也在场的,若有必要,我与他共同分担,商量对策;“听见”尽责是指,听别人说起的,特别是年轻班主任搞不定的,我尽力帮助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总之,若每位老师都能增强责任心,从人际冲突发展到校园霸凌,便没有通道。走廊偶遇冲突的调解 王庆梅

11. 他低低地说,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我肯定了他。但是,我没有那么乐观。我知道,他并不会立刻学会善良。后天的善良,需要滋养,需要习得,需要智慧的加持,才会真正为一个人所拥有。但是,我也不着急。我知道,他成长的路上,还会遇到更多的老师、长者,或者同辈,他们会用爱唤醒他的爱,会用善良滋养他的善良。只要他愿意感知爱,接受爱,他一定能够学会爱,学会善良。教育,果真有闲事么?其实,没有。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更何况近在眼前的呢!闹事 卢望军

12. 我以为,教育不应该是简单的选择题,哪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选择题。(教育不是选择题 汤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