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可波罗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7-03-11 19:52:22)
标签:

文化

马可波罗鲜为人知的故事



从旅游的角度看,最早的入境客人应属马可.波罗,在他之前虽然已经有一些欧洲商人来过亚洲(美国那时还不知道在哪里玩呢)但是因为没有写下游记,也就没有史料记载。700多年过去后,马可.波罗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这样一位缺少文学才华的普通人会如此的流芳百世,他的传记对后来的经济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乃至今天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马可的叔叔和父亲都是成功的威尼斯商人。在那个久远的年代,威尼斯商人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他们的商船不仅要和海盗斗智斗勇,更要和大自然奋力拼搏。活下来的都是勇士,老天爷奖励他们发了大财。生意使二位商人与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有一些间接的接触。说起这位可汗,也是一个天才和奇葩,他颇有远见地认为,应该借助西方的好处使人民受益。于是,他发出了第一份邀请函,请二位商人前往中国。


那个年代,蒙古铁骑让世人跌掉眼镜,闻风丧胆。自古以来“强者为王败者寇”。蒙古人不仅向西扩张,一举消灭了西方世界的死敌穆斯林,而且版图不断扩大,颇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西方人一方面因穆斯林被围剿而暗自高兴,另一方面又担心他们的版图也会不断缩小。但这两位商人确实勇敢,咬紧牙关,握紧拳头,他们竟然来了。唯一让他们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在北京受到了巨大的欢迎。额滴那个神呐!蒙古人太纯朴善良了,他们打仗辣么厉害,却丝毫没有摆大汗的架子。我们知道,蒙古人生来具备两大特长。一是弯弓射大雕,二是与人沟通纯朴之心出自天性。当他们虔诚地把白酒举过头,那真挚的目光叫人不醉就感到惭愧。1925年,马克和叔叔第二次来到中国。这一次十七岁的马可也来了。在长达四年的跋涉中,马可瞪大他的双眼,害怕和好奇几乎撑破了他的心脏。当他们终于风尘仆仆地到达北京时,他那突出的五官几乎被尘土填平。洗去风尘后,他成为宫廷中最受欢迎的小鲜肉。


很快,他被破格任命为一个行省的总督。看来蒙古皇帝就是任性,不拘一格降人才。他得到了相当的荣誉和赞扬。唯一的美中不足,马可的爱情无处安放,他的灵魂倍感孤独,他无法像王昭君那样,把自己的心灵和肉体妥帖安放在异国他乡。二十四年后,马可患了严重的思乡病。


于是,他们三人穿着蒙古人的袍子历尽艰辛的回到了威尼斯。没有人敢为他们开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因为他们的外表看上去确实很怪异。但是当他们拿出从中国带回的珠宝后,才有人开始相信,确实是他们回来了。让归来者苦恼的是,邻居们只对那些珠宝首饰和丝绸感兴趣,对他们的经历却始终半信半疑。马可原以为他的经历会雷人,给力,没有想到的是只得到了忐忑和郁闷,从此几乎变成了一个宅男。

他或许真的要疯了。

 那时没有苹果手机可以拍照,一切都无法证明。尤其是当他提到大汗整个国家用纸币买东西时,所有的人都以为他疯了。(看来疯子和天才确实只有一步之遥)当时的欧洲仍然使用金币,于是,他们送给马可一个绰号“马可百万”因为他见人就说大都的可汗如何富有,宫殿如何金碧辉煌,以及宰相的小三们有多少丝质睡衣,而当时,君士坦丁堡的皇帝的妻子拥有一双丝袜都无人不知,邻居们怎么会相信他的天方夜谭呢?既然那里的美女们都穿着丝质睡衣,你为什么不留在那里,还千里迢迢的跑回来?不是有病又是什么?就连当时英国的学生都会说“简直是马可波罗”用以形容吹牛和骗局。马可的一颗爱国心被彻底伤害,他没有移民中国究竟是一个错误吗?

 

命运真是既残酷又温馨。所以聪明的古人总是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谁知道,因为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一场小小的争吵,战争爆发了。40多岁的马可又被迫上了战场,一年后被当做战俘关进了监狱。


今天看来,马可当时是多么需要一个监狱啊!犹如中国的武林高手深山辟谷,我们还记得大仲马吧,著名的“基督山伯爵”就是在牢中完成的。但是,我们的马可虽然有满腹的故事和经历,却没有妙笔生花的文学才华。


但是没有关系,刚好在战俘里有一个意大利作家,因为过度奉承英国国王一世,被认为唯利是图,因此在文坛上名声并不大好(这也是后来很多人怀疑马可游记真实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意大利人进监狱之前,写过一些亚瑟王传奇和一些低俗的法国小说。我们可以想象,这位牢狱作家在黑暗恶臭寒冷的监狱中怎样睁大了他的眼睛,他感觉这个故事如果写出来,一定会在威尼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没准他又可以大捞一笔呢!

于是他挖尽所有细节,记下马可所说的一切,然后送给了世界一本书,马可波罗游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