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当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6月13日上午于北京钓鱼台签署了《客运包机直航会谈纪要》与《大陆民众赴台观光协议》之后,除了获得所有期待直航的两岸中国如雷的掌声之外,对于生活在开放对口直航的上海台男来说,心中恐怕是另一种更复杂的情绪。
不记得那个朋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人的道德价值恰好与离家的距离成反比,估计这句话会让许多上海台男会心一笑,更传神的形容,是一种带着些许自责情绪的苦笑。我当然不赞同道德跟出外拼搏的距离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从人本观念来看,那位朋友的至理名言应该稍作修整:人的社会支持体系与离家的距离成反比,所谓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了亲人、朋友、家庭、工作、文化观念及生活环境,当台湾人因为经济因素的考量跨国浅浅的海峡来到上海打拼的那一刻起,似乎谁也没有意识到除了必须面对截然不同的工作挑战之外,心理上还经历了社会支持系统解离重建的过程,陌生的城市、复杂的人心、过劳的工作、孤寂的宿舍,如果不是台湾的社会教育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充分及健全,这帮在大陆工作的台湾人会出现的身心状况恐怕要严重许多了。
台湾人靠自己成长过程中培养出来完善的心理素质坚持过了社会支持系统解离的阶段,接下来面临的实质性问题便是:该走或该留?离开上海回到台湾,能重新找回爱与关怀,却必须牺牲垂手可得的收入保障;而留下来满足了经济上的安全感,却得忍受空虚寂寞的煎熬。于是三个月到半年之间,我们身边的台湾同事们换了一批又一批,返台的理由都大同小异的是“不适应”,而那些坚持过半年的人,你觉得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素质特别优秀,或者工作能力特别突出么?我想原因无它,这些人在上海重建了自己的社会支持体系,少部分高瞻远瞩的企业主在物质条件之外提供了足够的心理调适与支持,协助员工适应上海的工作环境,另一部分能力许可的个人把家人一块儿迁到了上海共同生活,而大部分在企业谋职的台湾人只能选择用自己的方式重建社会支持系统,需求爱与关怀的满足。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与那些一起来上海工作的同事有一种特殊的革命情感,几乎什么事情都想一起干;在上海认识从台湾来的朋友就特别热情,有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上海台男们流连夜店,过着在台湾无法想象的灯红酒绿;更有甚者,发生预料之外的亲密关系而无法自拔。也许我们偶尔会对于这些看似不道德的行为提出批评,说台湾人好色的名声都是让这些不知检点的少数给败坏的,我更想提醒的,是我们真的看到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在大陆工作台湾人的内心空虚么?在发生了这些看似不恰当的补偿行为之前,是不是我们自己也没有注意心里头有一个需要爱与关怀的声音呼喊着发出求救讯号呢?
台北与上海的地理距离在这几年的时间不可能发生变化,但是两地的心理距离在所有台湾人的心里却一直在剧烈变动的,从刚踏上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十里洋场开始,所有人都知道家的方向就在一千多公里外的东南角落,到了在上海找到了归属感,不论是长期的或是暂时的,台北在心里头的距离便开始越飘越远,原本社会支持系统的能量也越来越衰弱。如果有爱的地方就是家,我们是不是能理解上海的台湾人因为内心的空虚而变成像个孩子似的渴望有更多的爱?随着时间的推进,当在上海工作的台湾人适应了自己重新建立的本地支持体系之后,两岸直航的议题突然从口号变成了现实,刹那间上海与台北的心理距离在许多台湾人的心里被拉得特别近,对于还在寻求支持的人来说,家的距离近了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而对于那些已经重建了支持系统而恰好又与原本的状态冲突的人来说,内心的矛盾恐怕是可想而知了。我更愿意用上海台男来代表这些面临冲突台湾人的状态,并不是只有男人才在面对社会支持系统解离重建的过程作出不恰当的选择,女人们因为社会道德体系的压抑让他们选择否认自己的情绪或者不愿意将爱与关怀的需要公诸于世,更可能引发深层的情绪问题,而上海台男们在这些事情上更个孩子,在孤单寂寞的时候吵着要糖吃,在担心自己即将因为谈罪而被自责的时候忙不迭地想要把糖藏起来。于是上海台男们在所有兴奋期待两岸直航的人群中,只能暂时将吃了一半的棒棒糖偷偷地藏到背后,配合欢乐的氛围咧嘴苦笑了。
直航是好的,因为让家靠得离自己近一些总是温暖的;直航也是冲突的,就像两岸在隔离了四十年之后出现了许多两个本应该是一家人的重聚,冲突又矛盾;而直航也是必须的,从这一刻开始,在上海工作的台湾人就不需要再忍受异乡游子的相思之苦,也不必再过度担心在物质安全与心理安定的天平上找不到平衡点。而更重要的,不论我们是自己选择在上海工作,还是领导企业在上海拼搏,除了知道自己在工作目标上要如何达成理想之外,是不是我们也需要安排一些时间关心自己情感上的需要,除了工作生活之外,让自己与身边的同事能找到回家的感觉,满足爱与关怀的需要。至于针对那些已经在苦笑的上海台男来说,我的建议是诚实面对、充分沟通,空虚的时候渴望爱是很自然的,而这个时候或许也是个好机会,让我们能面对现实重新思考对自己更重要的支持体系是什么,当然身边的人同样能抱持理解包容的态度,体谅上海台男在独自面对生活挑战时候的艰辛,我想任何事情都能开诚布公,在充分的沟通之后,相信所有问题都能找到适合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