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里走单骑

(2006-01-11 13:23:51)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应该谢谢小鹅,要不是她的倡议,这部想了好久的片子还不定什么时候能拨出时间到戏院里看。看完《无极》之后就特别想把张艺谋的片子对照一遍,加上上海纪实频道播出的电影摄制现场采风,《千里走单骑》成了悬在我心头大半个月的结。说巧也不,前一天录文艺频道的《新评头论足》,在Gina大制作的安排下,痛快地把我跟父亲的关系说了个详细。用痛快来形容的情绪基调是痛的,父亲过世的这十一年之间,跟他的故事一直因为剧烈的心痛而不敢揭穿;而节目录制的三个小时感觉过得飞快,我像是急于解脱枷锁似地让对父亲的思念倾泻,用隐私交易了几年时间少有的几分快活。好像回忆父亲的感觉还在,连那天录影的戏服都没舍得换,我又走进了另一次父子情绪的纠结。
这么说对《无极》是不公平的,《千里走单骑》的感动很多部分是我做好准备的,加上一个比较适合的剧场环境,张艺谋的戏真把我的心情抓个满怀。高仓健扮演的父亲角色,在我看来其实也是从未出镜儿子的化身,对于我们这种大父亲形象束缚得牢的男人来说,表象上都企图扮演坚强的父亲,但内心全都彷徨得像戏里头的李加民。高仓健从来没有做出正确的决定,就算为了儿子独演了这出千里走单骑,却还是让最后的沟通在最靠近心灵的时候溜走,但是最令人伤心的,却是我们都不自觉地选择了这样的错误,到头来徒呼“得不到”和“已失去”。高仓健父亲形象儿子灵魂的角色扮演得恰如其分,但是更值得嘉许的是李加民、戏里头另一位父亲,他是高仓健心中彷徨稚子的灵魂投射;另一个就是李加民的私生子、石头村的杨杨,他是高仓健执拗父亲情感的率真演绎。这出戏其实说出来特别简单,就是沟通,导演巧妙地把这个问题用日本人在中国的语言隔阂形象又隐喻地在镜头前呈现,这部分的深意估计有些观众还是当成娱乐一笑而过了。最后、儿子给父亲最后的亲解,有些商业手法的赚人眼泪,不过,我是控制不住,这样的错过我也经历过,能说不痛那就是太伪装了。
演员运镜到情绪铺陈,看得出张艺谋的大师风范,估计导演也不缺我的赞美,任谁都能看得出《千里走单骑》的价值。不过,身为父亲的儿子,虽然对我来说已经错过了十一年,还是要感谢导演的刻画,什么时候能让心中的稚嫩无助反映在生活的表情上,像李加民直接的哭泣,我才真的算得上懂得爱了。如果你也是父亲的儿子,去感觉一下吧,别等到太迟、好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爱人情人节
后一篇:晴天霹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