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病大全》序
(2011-08-16 16:55:49)
标签:
杂谈 |
分类: 医史名家 |
从马王堆出土帛书及《黄帝内经》以降,不仅历代医籍著录益广,连史乘地志,簿录稗记中亦多有痹病记载;现存中医药医籍达万余种,真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作为良工,欲登堂奥,不无皓首穷经之叹。术业有专攻,类证分更精。有志于研究某一专病(包括痹病)者,欲从浩瀚医籍中,一一阅读,涉猎有关专病理论与辨治,然翻阅费时、劳神,主、客观难以如愿,有望书兴叹之感,遑论去粗取精、撷英咀华哉!
余滥竽岐黄50余年,对痹病颇多研求,每说因痹致残患者,深感回天乏术而内疚,正所谓:“医之所病病道少”也。1979年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成立之日起,即建立了痹证在内的十二个常见病学组,集全国之力量共同研究。至1989年鉴于从事痹证研究队伍已经形成,痹证内容广泛,随将痹证改为痹病,学组升格为痹病专业委员会,并依集体智慧,编成《痹病论治学》一书,籍以发皇古义,探求新知,提高痹病工作之学术水平。在余著《医林集腋》一书中,虽有“痹病杂谈一组”,以为学而时习之需,然自愧才疏学浅,惜仍未深得个中三昧。
类君多峰,医术精湛,尤以骨伤与痹病造诣颇深。其子玉钤君,衣钵相承,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组织壮年中医同仁,从浩瀚医著中,分门别类,综合归纳,编成《痹病大全》一书,集痹病学术之大成,洋洋百万言,蔚为大观;随时浏览,检索方便,所需内容,顷刻即得;真是一书在手,囊括医籍万卷。仅此一病,即汇成这样巨著,充分显示中医药学确是伟大宝库。任何新成果都是在前人基础上逐步研究升华而来,中医药学当亦不例外,故继承、整理和提高尤为重要。本书学用一致,继承与发扬同步。百川汇集,一脉相承。著书立说,记科学以传世;读书学习,增知识以为人用。《痹病大全》之问世,定为医患所称颂。兴奋之余,挥毫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