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泥塑橡皮泥社团教案1-5

标签:
教师小学泥塑社团教案 |
分类: 小学教学资源 |
1、认识橡皮泥
活动目标 :
1、初步熟悉彩泥的性能,并逐步学会团圆、搓长、压扁、粘合等简单的技能。
2、激发学生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每人一块垫板、一团橡皮泥,事先准备好的魔法口袋及成品橡皮泥。
活动过程 :
1、魔法口袋变变变
教师以神秘的魔术师登场,以神秘、夸张的口吻,夸张的动作依次变出糖葫芦、蛇、饼干、刺猬、等彩泥成品,让学生观察、讨论。
2、认识彩泥教师提问:这么好看的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学生用已有的经验自主讨论)每人一块彩泥,进行观察、触摸、讨论。(给足够的空间,尽量让学生发现彩泥的特性)请个别孩子发表意见。
确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告诉学生这种软软的,会变的像面一样的东西就是橡皮泥,也叫彩泥。
3、彩泥变变变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橡皮泥。
(1)团圆:彩泥变汤圆。
(2)压扁:汤圆变大饼,比一比谁的饼大。
(3)搓长:汤圆变筷子,比一比谁的筷子长。
(4)让学生自己来变一变,说一说变成了什么。
4、彩泥回家今天,橡皮彩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了,真开心呀。彩泥宝宝累了,我们送它回家吧。
教师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地面、桌面是否清洁,让学生将橡皮泥放进小罐,并放在固定的地方。
2、大鼓
活动目标:
会捏大鼓,知道很多造型都是由基本的圆、三角形等图形构成。学会橡皮泥的基本技巧——揉。
活动过程:http://s13/bmiddle/002bHDJnzy79giAa7Ew1c&690
3、沙发
活动目标:
会捏沙发,学会橡皮泥的基本技巧——粘。
活动过程:http://s12/mw690/002bHDJnzy79giFH3NV9b&690
4、桃花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橡皮泥制作简单的桃花;
2、通过小组合作大方法制作桃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锻炼学生手指小肌肉群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学会用橡皮泥制作桃花,正确使用各种辅助工具。
活动准备:
橡皮泥制作好的桃花、橡皮泥(红、黄、绿)、小树杆、剪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道开了,小朋友们,你最喜欢什么花?(学生自由讨论) 老师带来了老师最喜欢的花,大家来看看是什么花?(教师出示橡皮泥做好的花,引起学生的兴趣)
1、教师请小朋友们欣赏歌曲《桃花朵朵开》,观看桃花图片。
2、教师演示制作桃花的过程。
1、小朋友们自由分组制作,一人做花瓣,一人做花杆,一人做叶子,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个别指导,发现好的作品及时表扬。
1、小组自评:每位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小组推选最优秀的作品。
五、拓展延伸 鼓励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制作不同材质的桃花。
5、小蜗牛
活动目标:
1. 认识蜗牛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乐于动手操作的兴趣。
2.学习泥工技能:搓条,并卷成螺旋状。
活动准备:
1.橡皮泥人手一份。
2.教学VCD。
活动过程:
1.播放教学VCD,跟我一起做蜗牛。引导学生注意观察VCD里的老师是怎样做蜗牛的。
2.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小蜗牛。
1)选择大小适合的两块泥团,一块是肉色,用来做蜗牛的身体;另一块是其他的颜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色,用来做蜗牛的壳。
2)两手分别将泥团捏长,在桌上搓成条状。
3)将肉色的条卷成螺旋状。
4)将另一个已经做好的条粘在螺旋的下面,做蜗牛的头和身体。
活动延伸:
将学生做的蜗牛集中在一起做一个五彩蜗牛的聚会。根据场景,让学生想象蜗牛们的对话,使学生在相互对比中得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