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一次听评课——《一只鸟仔》

标签:
教育 |
分类: 练川小学综合组活动记录表 |
综合组基于“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生本课堂”研讨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为落实我校“项目式”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更好的实施教学常规,创新研修路径,让教师在实践得以成长,能更好地提炼教科研成果,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综合组将开展“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生本课堂”研讨活动。
二、活动时间:3月30日(周三)
三、活动地点:练川小学音乐录播教室
四、活动对象:全体综合组教师
五、内容安排:
主题 |
时间 |
内容 |
主讲者 (执教者) |
评课者 |
地点 |
|
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生本课堂 |
3月30日 上午 |
第二节 |
开课 |
方茴茴 |
陈缘 |
音乐录播教室 |
第三节 |
试课 |
陈缘 |
||||
第三节 |
活动总结 |
全体综合组教师 |
练川小学综合教研组
2022.3.29
工作单位:昆阳镇练川小学
项目名称 |
综合组开课 |
记录人 |
方茴茴 |
活动时间 |
3.30 |
活动地点 |
录播教室 |
活动主题 |
《一只鸟仔》 |
主讲人 |
方茴茴 陈缘 |
参加对象 |
校全体综合组教师 |
申请学时 |
主讲人2学时,成员1学时 |
活动内容及进程 |
一、 二、 由陈缘老师主评: 方老师上的这节《一只鸟仔》基于学生学情,紧抓教学重难点,活动设计环环相扣,是一节值得思考和学习的歌唱课。 首先,方老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听到的鸟叫声引入课堂,以小蓝鸟和小黄鸟有节奏的歌唱引起学生模仿学习,在鸟叫声中巧妙而轻松的解决了二声部节奏。再利用声势律动与鸟鸣形成多声部,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针对本部分的最后呈现,发现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还需要老师带领着学生合作完成多声部,不能够独立自己跟着伴奏表现。 在引导学生聆听歌曲的乐句时,通过让学生用手指的动作点点,敲敲,转转,晃晃等方式表示乐句,而不是像以往的音乐课单一的坐着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演唱熟练每个乐句时用唱名来唱,整体识谱用la来呈现,充分了解学学情,针对学生目前音乐学习的状况设计教案的环节,因材施教。 在整体演唱时第三声部的“啁啁”表现的不明显。歌曲演唱声音较小。最后呈现各分部声音不均衡。学生不能边唱做律动。这是这节课还有些许遗憾的地方。
|
||
活动反思与意见 |
本次活动大家都各抒己见,相互交流,颇有收获! |
||
过程确认 |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
研讨活动中,方茴茴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合唱课堂——三年级的《一只鸟仔》。方老师先由两只小鸟的鸣叫声展开教学,在歌曲不停地聆听中融合鸟鸣,声势,形成多声部的合唱氛围,构建合唱意识。方茴茴老师非常重视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从创编手指律动聆听乐句,分析乐句学习下方模进与同头换尾的音乐知识,进而通过画旋律线,正确的发声位置练唱高音旋律。同时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感知歌词中台湾方言的特点,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生的学习是有进阶性的,能力的提升也是进阶性的提升的。最后在台湾方言的体验下感受民歌的韵味,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含义以及歌曲的形象。
整堂课学生循序渐见的进入学习当中,学生的学习欲望被点燃了,都能积极而又欣喜地投入其中。
第三节课陈缘老师对《跳圆舞曲的小猫》做试课活动。陈老师整体思路条理清晰,课堂结构安排合理,体现了陈老师非常扎实的基本功。但是试课当时因为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比如在有效的时间内是否每次都需要示范完整地曲谱等需要我们组内教师讨论学习的。
本次活动的两节课例充分展示音乐学科的独特魅力,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氛围,组内教师纷纷讨论,教研氛围十分浓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