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组听评课记录——信息技术促进教学 主题教研活动

(2017-11-12 13:10:52)
分类: 练川小学综合组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昆阳镇练川小学 

项目名称

展示课、评课

项目负责人

陈慧敏

活动时间

1030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活动主题

信息技术促进教学

主讲人

陈慧敏

参加对象

校全体综合组教师

申请学时

主讲人2学时,成员1学时

活动内容及进程

.陈慧敏老师上的40分钟展示课。(教案另存)

.傅敏艳老师做主要点评:

这课的教学分成很清晰的两个环节:一是了解什么是电磁铁,二是了解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两个性质。

一、导入环节

陈慧敏老师从学生做的前测问题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电磁铁产生好奇,想知道电磁铁的秘密,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环节

通过视频演示制作电磁铁,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磁铁的构造,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参与制作、实验的愿望。通过实验前的“温馨提示”,对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强调学生充分利用观察与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陈老师加以巡视和指导,减少实验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动手去实验、观察、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实验的效果。实验后让学生汇报与交流评价实验结果,使他们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努力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错误。从而使学生通过实验、汇报、交流评价等环节学会了制作电磁铁。

三、知识提升环节

电磁铁的思考: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完成填写表格,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知道电磁铁的南北极,深化其对电磁铁原理的认识与理解。

四、最后

在课堂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陈老师注重的是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是否主动思考,表达是否清晰,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怎么样,动手能力怎么样等等。

本课存在以下不足:

1.前测问题导入没有进行总结,不确定学生是否真正思考了。

2.每次出示研究任务要求时间太短,部分学生没有认真阅读,可能会导致实验中出现问题。

3.在探究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时出示结论总结的表格有些晚,很多组的学生已经做完实验后来又做了一次。

4.有些细节如:如何缠绕铁丝。教师可以进行示范。

 

三.听课的老师对本节课说说自己的法:

   梁继亦本课中学生的分工合作还有一些欠缺,可以设置小组长、记录员等等。

   陈灵香电磁铁的打结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度,是否可以省略?

      雷善毕:本课中电磁铁的制作是否可以提到课前,这样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进行思考。

活动反思与建议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组的所有成员都有所收获,并且在课后的点评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对课的想法和思考,同事之间互动情况比较好,教研氛围浓厚。通过此次研讨活动,老师们深刻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对教学效率提高的好处,也感受到了做微课并不是一件难事。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赵青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