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023-04-12 10:16:52)
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12 寓言二则

课时

2

精读课

上课日期

  日(星期  

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一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三篇课文。有古代寓言故事,有现代学生生活故事,有童话故事;有人物,也有动物,每个故事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故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使他们获得一些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启示。本课包括《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亡羊补牢》讲述了一位养羊人第次丢羊后,街坊叫他修羊圈,养羊人认为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了错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趣、寓意深刻,是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成语故事的好文本。

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车”等8个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

1.预习提纲:课文

2.准备资料: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板块一  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1. 谈话导入:我们上个学期学了很多寓言故事,谁能看图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故事呢?

    预设:坐井观天、刻舟求剑、狐假虎威

2. 教师提问:谁还记得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预设:其中都包含一个道理

3.小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书写:“亡”、“牢”

 

板块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习活动一

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学认字

1)出示生字:寓              

2)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读

4)交流分享:谁来说一说怎么记住能他们呢?

预设1:用换一换识记“坊”

预设2:熟字加偏旁识记“钻,牢”

4)出示词语请生齐读

3、借助填空梳理课文内容:一个养羊人丢了一只____,他的街坊劝他________,养羊人______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发现又__________,他十分_____。于是赶紧把_____堵上,把 _____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4、理解课题

1)亡:丢失;牢:羊圈

2)总结课题含义:羊丟失了,才修理羊圈。

板块 再读课文梳理情节

1.学习活动二

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聚焦第一次丢羊

1)教师提出问题:第一次丢羊以后,街坊是怎么劝他的?养羊人又是怎样回答的?

读好邻居说的话。

a.邻居是怎样对他说的呢?

b.体会“赶紧”:从这句话的哪个词中可以看出邻居很着急?

c.指导朗读。

邻居这么着急,可养羊人呢?他是怎么说的?体会养羊人的满不在乎。

指导朗读两人的对话。

同桌之间演一演第一次丢羊后两个人的对话。

3. 聚焦第二次丢羊

1)教师提问:第二次丢了羊之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理解后悔,谈谈生活中后悔的经历

对比句子

课件出示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读一读,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赶紧”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引导学生借助板书说故事

板块 学习感悟,体会寓意

1. 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交流讨论

请生回答

2.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行为辨析:假如你沉迷于游戏,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这时你该怎么办?

理解寓意: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所以,人们经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14 蜜蜂(公开课版)

课时

1

新授课

上课日期

   日(星期

  《蜜蜂》作者为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了他为了验证蜜蜂具有辨别方向能力的一项实验,重点细致介绍了实验的过程,体现法布尔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课文共8个段落,结构清晰,可分为实验目的(1),实验过程(2~7)和实验结果(8)三个部分。

  第二段写了实验具体做法和法布尔的观察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本课教学时,要以此为重点,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梳理实验过程,想想法布尔这样设置实验过程的原因,体会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而后面法布尔认真观察的文段又说明他是一位“善于观察”的人。此外,课文的语言表述很准确,用了“左右”“好像”“几乎”这样的词语,要引导学生说一说去掉这些词语会怎样,来说明他又是一位追求实际,也即“求实”的人。

1.认识9个字,会写“蜜”“蜂”“辨”“跨”四个字。

2.朗读课文。能梳理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感受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能梳理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善于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说说图中动物。揭题:蜜蜂。读题。

2.指导书写课题,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

3.出示“法布尔”资料袋,认识作者。

二、学习字词,整体把握

(一)学习字词

1.提问:一个实验需要告诉大家哪些内容?

引导反馈: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

2.出示学习提示: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分别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

3.出示生词,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4.指导理解“逆”“途”。

5.去掉拼音,同桌互读,齐读。

(二)梳理结构

1.指名说“实验目的”“实验结果”分别在第1和第8段。

2.点拨:所以实验过程就在2~7段。

3.出示第1段。齐读,说说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次实验。

预设:法布尔想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4.出示第8段。这次实验结果验证了蜜蜂靠的是什么能力辨别方向?

1)预设:蜜蜂靠无法解释的本能辨别方向。

2)点拨:本能,即天生具有的能力。

三、梳理过程,感悟品质

(一)梳理实验过程

1.出示学习任务一:默读第2段,画出那几句话写的是法布尔做的事。

2.校对。提问:法布尔第一步是怎么做的?

1)预设: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2)点拨:这里有两个很重要的动词,捉什么?放什么?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句,找出关键动词,知道了法布尔的实验步骤。

3.引导学生继续梳理。相机板贴。

预设难点:中间还有“叫小女儿等”的步骤。

(二)思考步骤原因

1.为什么要把蜜蜂放进纸袋,而不放进透明塑料袋里呢?

提示:联系实验目的,是为了不让蜜蜂知道走过的路。

2.出示学习任务二:小组合作,猜猜法布尔这样做实验的原因。指名反馈。

1)法布尔叫小女儿等,是因为              

2)法布尔走四公里远,是因为              

3)法布尔为蜜蜂做记号,是因为            

3.小结:你们有没有发现,法布尔在做这次实验时,把每一个步骤都考虑得很仔细?做实验要考虑得认真完美,追求准确的结果。就叫作“严谨求实”。(板贴:严谨求实)

(三)感受细致语言

1.出示学习任务三:默读第2段后半部分:用“    ”画出法布尔看到的,用“~~~”画出他想到的。

2.校对,小结:法布尔观察得这么仔细,这就是他“善于观察”的地方。

3.关注这段话中词语“大概”,提问:去掉这个词可以吗?

预设:不能,这是法布尔的猜测,不是准确情况。

4.这段话中还有哪些词是表示猜测、不确定的词语?

预设:左右、好像、几乎。

5.小结:这种不确定的词语,让文字表达更准确了,也反映法布尔是一个“严谨求实”的人。

四、生字书写

自主书写“辨”“阻”“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