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一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标签:
365 |





3.四个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太、阳”等8个生字和舌字旁、页字旁2个偏旁。会写“太、阳、校、秋”4个字和横撇弯钩1个笔画。
2.借助插图,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的停顿。
3.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
1.教师播放《种太阳》,引导交流:歌曲中提到了哪些有趣的事?
预设学生回答:歌曲中的小女孩种太阳、送太阳,让世界处处充满温暖。
教师继续引导: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中,有一个这样可爱的小男孩,瞧,他在干什么?
预设:画太阳。
教师导入:对,这个小朋友画了四个太阳。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四个太阳。
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音乐导入,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为学习本课内容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思考:“阳”是一个后鼻音韵母的字,我们来看“太、阳”这两个字怎么写。谁来说一说“太”字。(出示课件5)
预设:“太”字就是“大”字加上一个点。
(出示课件6)教师追问:真棒,用生字加法学习生字,很简单。“阳”字呢?谁来说一说?
预设:阳=双耳旁+日。
教师书写指导:“阳”字左右结构,左右不能分开。双耳旁的第一笔叫做“横撇弯钩”。
教师书写指导:“横撇弯钩”写短横,转折处略顿笔后写短撇,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钩的方向往左上。(指导生练习写双耳旁)
教师提出要求:我们一起读一读,写一写“太阳”这两个字。
(设计意图:在学习读课题的同时,完成会写生字的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印象。)
2.再读题目,读准字音。
3.质疑: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生: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呢?
教师引导: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7)
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圈画生字。
2.学习字词
(1)(出示课件8)认读生字:太 阳 道 送 忙
尝
香 甜 温 暖 该 颜 因
教师示范读文,学生听读识字。认真听老师的读音,同时给自己不会读的字注上拼音。“阳、忙、尝、香”是后鼻音,“甜、暖、颜”是前鼻音,要重点正音。
教师指名读生字,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出示课件9)认读词语:
教师引导读准词语:先自己读词语,读准字音。再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
去掉拼音,学生接龙读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方式巩固生字、新词,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
(3)(出示课件10)学习偏旁:
教师指导识字并学习偏旁:结合识记“甜”,学习舌字旁,引导学生发现品尝味道和舌头有关;结合“颜”学习页字边。
(4)(出示课件11)识字方法:
熟字比较:太—大、因—回。
加一加:送=辶+关
(设计意图:先读好字词,在读通句子,对于长句子的朗读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句子意思,也有助于培养正确的朗读习惯。)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写生字。
1.(出示课件15)教师引出示要求:朗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我”分别画了四个怎样的太阳?送给了谁?
(点名生回答并读相应的段落)
预设:第一自然段写“我”画了个绿色的太阳,第二自然段写“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第三自然段写“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第四自然段写“我”画了个彩色的太阳。
教师板书:绿色
师结合课件小结:文中的“我”一共画了四个太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生依课件齐读。)
教师继续引导:我把这些太阳送给谁呢?
预设:夏天、秋天、冬天、春天。
教师板书:夏
(出示课件16)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继续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在太阳的照射下,“我”分别看到了怎样美好的情景?
预设:学生找出每个自然段对应的句子,老师在课件出示。
2.学写生字。(出示课件17)
(1)学写“校”
教师引导思考:谁来说一说,我们怎样记住生字“校”?
师范写。
预设:用生字加法记住这个字。木+交=校。
教师引导:在书写时,“交”的长撇起笔对准上方点的中间,捺的起笔对准短撇的尾部,撇捺要舒展。注意左右穿插。
学生练习书写。
(2)学写“秋”
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看课件,我们一起读生字词——秋 秋天 秋季。(生齐读)
教师引导思考:想想“秋”我们该怎么写呢?
预设:禾字旁加火就是“秋”。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禾字旁”的书写和“火”的笔顺。
师范写。
五、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8)
【板书设计】
3
绿色
金黄
红红
彩色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认识“构、冠”等10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4个词语。
2.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
3.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4.积累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展开想象,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板贴、课件
1.提问:同学们,去过乡下吗?说起乡下,你会想起哪些景物?
2.介绍作家:陈醉云
点拨导入:乡下的风景,别样于城市,曾让很多人魂牵梦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陈醉云的《乡下人家》。
学习活动一:
学习活动二:
1.读:自由大声读第一段
2.划:划出让你觉得独特迷人的句子,
3.圈:圈出你最喜欢的词语,
4.写:选择一处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1)出示句子: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3)瓜藤攀架的动作:攀、爬、落、结、挂。感受植物的生机勃勃。
(4)瓜藤与石狮子向对比:高楼(害怕、严肃、望而生畏),乡下人家(自然、亲切,无拘无束)
(5)带着体会再读。
小结:同学们,一个普普通通的瓜,作者写出了它的颜色,它的动作,还把它与高楼门前的石狮子进行对比,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出示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
(2)理解华丽、朴素。朴素:乡下人中华的朴实,随意。华丽:花开的美丽,好看。出示图片,集中并不名贵的花,不需要精心调养的花。
(3)还有什么发现:鲜花的开放是按照时间顺序,不是同时开放的。
(4)看完华丽的鲜花,来看看这:出示春笋图。读一读。感觉春笋如何?哪个字让你眼前一亮,仿佛看到?(调皮的,快速的,大量的)理解拟人收发。
(5)写话训练
学习第一段、第二段,选择一种花,写写它的颜色、动作、形态,还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
芍药
小结:难怪作者感叹: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