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百题解》之六:专业设置
(2022-03-15 13:29:59)
标签:
职教百题解集 |
分类: 职教研究 |
59.专业建设政策
《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指出:“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强化地方引导本区域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的职责,原则上每5年修订1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学校依据目录灵活自主设置专业,每年调整1次专业。”教育部等九部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出:“推动依据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专业建设水平、就业质量等合理规划引导专业设置,建立退出机制。”
60.专业建设基础
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基础和核心。近几年,我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走特色办学之路。专业门类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从原始传统教学到现代化教学,从封闭式办学模式慢慢演变成开放型办学模式。尤其是从2010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积极思考,探索,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目前学校拥有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国际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电子商务、保安等12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浙江省示范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会计专业是省中职特色专业、金华市重点专业。2012年以来,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模具制造技术、会计等四个专业被列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中的重点建设专业,专业规模逐渐扩大,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吻合度不断提高。
(一)专业设置符合永康区域经济特色永康市是浙中经济强市,在金华地区八个县市中地区生产总值居第四位、人均生产总值仅次于义乌市居第二位;永康已是全国最大的五金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已形成各具特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电动工具、金属冶炼压延、金属安全门、不锈钢制品、小家电、电动自行车(休闲运动车)、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配件、衡器等八大支柱行业,其中保温杯、防盗门、休闲运动车、电子秤的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电动工具、不粘锅、铜条、铝轮毂的产量占全国的30%左右;永康市拥有的中国科技五金城是国内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之一,已连续21届举办中国五金博览会,已对国内外的五金产业形成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和产成品销售的集散效应。我校针对永康五金机电产业发达的特点,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机电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等专业为重点,辅之以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等配套专业,使我校的专业设置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相吻合。我们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训设备、教育科研等方面入手,加大专业建设力度,取得了重大的成效。
61.专业建设亮点
(1)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制定专业结构调整方案。专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就是要使学校能动态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向社会提供“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但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教育的周期相对较长,学生毕业时所学专业的“冷热度”发生变化。能否做到“适销对路”取决于供求两个变量:即社会对这个专业的人才需求量的变化和学校培养这个专业人才的供给量的变化。所以,要使学校的专业具有生命力,就必须很好地把握这两个变量,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趋势和各校办学动态的调查。我校以专业为单位成立了“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会由社会各相关行业中的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的老总、人事主管、业务骨干,以及学校领导、专业教师组成。他们深入到市内外的大中型企业和同类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形成调查报告,向学校提交可行性的专业设置建设性方案。
(2)“扬优、改老、拓宽”,科学实施专业结构调整方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它要求学校必须把专业调整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社会需求与本校条件相匹配,加强预见性,强化实践性。近年来,在充分论证社会对人才需要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办学实际,我校确立了“扬优、改老、拓宽”的专业建设思路,审时度势,逐步调优专业结构体系。
扬优,就是对传统的优势专业通过课程体系和专业能力的改革赋予新的生命力。我市有繁荣而发达的五金经济,当五金加工赋予科技五金的含义后,五金加工业就不再是传统的、原始的加工业,而是代表先进的、科学的五金制造业。整个产业对人才需求层次逐步提高,需求量增加。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机械生产中的应用,出现了数控技术,要求机械加工从业人员具备这方面的技术能力。这就势必对原有机械专业提出改革的要求。为此,我校依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我校办学历史最长、师资力量最强、社会影响最大的优势,针对现代五金加工技术,新设了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新建设了两个数控实训车间、两个模具加工与装配车间,着力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到目前为止,我校已建成了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人才培训基地、浙江省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浙江省数控专业课改基地等。
改老,就是对一些有市场潜力的老专业进行改造,使其焕发活力。如市场营销专业是我校的一个老专业,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需要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不仅要面向国内,还要面向国外,不仅能熟练运用传统营销手段,还要能借助现代技术开展营销活动。为此,我们把营销专业与“英语”复合而成为以国际贸易操作和国内市场营销双重能力要求为培养目标的商务英语专业,把营销专业与“计算机”复合而成为以计算机技术运用和商务操作双重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电子商务专业。面对当前社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不再是低层次的,它需要复合型人才,因此,我校对原有计算机专业进行改造,与工艺美术专业结合,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不仅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并且具备审美艺术的专业人才。
拓宽,指的是学校的专业空间要拓宽,涉及的专业类群要多,我们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和趋势,新增了服务类新专业,使专业设置的空间更加广阔,开设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3)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初步形成“永康技工”人才培养模式。“十二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建有以数控技术为主干专业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以机电技术应用为主导的省级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以电工电子为主导的省级电子技术实训基地、以模具和数控专业为主导的省级现代制造业开放实训中心。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期间,重点建设4个专业、2个特色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培养“永康技工”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4)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不断满足学生实训需求学校占地167064.47,建筑面积81712.04;“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教学科研实训设备经费3000多万元,全校实训设备总值达4383多万元,实习、实训面积达23859.9;拥有钳工实训车间、普车实训车间、电焊实训车间、电工技能实训车间、PLC与变频器实训车间、数控车实训车间、模具实训车间、加工中心实训车间、数控装调与维修实训车间、会计实训室、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实训车间、汽车车身钣金涂装实训车间、汽车基本维护实训车间等共23个实训车间,1000多个实训工位;拥有多媒体教室总间数60多间,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各专业均具有教学必须的校内实训场所和设备设施,生均设备值1.32万元;各专业均建有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课开出率达100%;具有4个省级及以上实训基地。
62.专业建设问题
面对国际国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结合永康经济发展的现状,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与省内外中职名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电商、预警等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是学校作为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二是人才培养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就业针对性与可持续发展两者间的矛盾,需进一步探索;三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提高。中职要发展,需要有一支素质良好、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市级及以上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突破。
(4)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现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多个专业需新增或更换实训设备。如电工电子专业,机床电气设备排故教室需增加一个,增加设备为镗床5套、铣床5套、钻床5套,以达到维修电工技师考核要求;需更新单片机实训室计算机装备,单片机实训室的计算机呈老化态势,为了保证正常开展教学,需更换30台计算机设备。
(5)课程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对照《浙江省中职课改方案》,加强课程建设,根据学生就业与升学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
63.专业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的在校生规模稳定在90个教学班级4000人左右(含双证制成人职高学历教育),专业总数控制在10-15个左右,重点建设3-5个专业群。对学校现有的主体专业如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等特色骨干专业要做大做强,培育2-3个省级名专业;对于新开和人数较少的弱势专业,如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工艺美术、保安、物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要通过三年的努力,建设成为课程设置规范、实训设备满足要求、教师队伍配置合理的永康市优势专业,并努力争取成为金华市级优势专业。
具体目标:
(1)建立一个有效的育人机制。深化选择性课程改革,扩大学生多样性学习选择权。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三年后,现代学徒制在学校主体专业中全面开展。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和使用的契合度。
(2)建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技师以上占“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三年内新培养1-2名浙江省技术能手,省级名师1-2名。
(3)校内实训设施更加先进。购置一批先进仪器设备,对现有车间加强信息化改造,建成一批数字化技能实训车间。购置仿真实训软件,虚拟实训软件覆盖率达95%。
(4)校企合作更加紧密。积极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新模式,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教师培养、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的作用,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
(5)技能教学成效更加显著。学生在各类各级技能比武中成果优异。技能水平大幅提升,毕业生双证取得率达100%。主体专业学生中级工技能证书获取率达100%以上。
(6)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建立学校、企业、行业联合开发专业教材和课程,突出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和应用性,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规范纳入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64.专业建设内容
(1)推进教学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4)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5)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6)拓展职教发展视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65.完善专业体系
抓专业设置,对接五金产业,完善专业体系。办好一个专业,赋能一个行业,把专业设在产业链上。永康职业教育坚持扎根五金热土,主动将五金产业的人才需求转化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方面不断“扩员建群”:
一是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近些年来,新增了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工业机器人、现代模具制造、工业产品设计、新能源汽车、3D打印、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等专业。学校开设的专业数量由最初10个发展到现在21个,已全面覆盖整个五金产业链。现有省品牌专业、优势特色专业2个,省示范专业3个。2020年,模具制造技术与机电技术应用两大专业被确定为“省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
二是建设专业群。现在已经形成了机电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智能制造等4个专业群。
66.专业设置情况
二个校区:十里牌校区,荷园校区。
五个学部:机械电气学部(王金虎),会计宾旅学部(方晓君),汽修商务学部(董哲学),综合预科学部(陈窕),综合(3+2)学部(徐文达?).
五种类型:技师班、高级工班、五年制大专班、高考预科班、中外合作班。
2017年有12个专业,2018年增公安预警专业,2019年增烹饪、新能源汽车、学前教育等专业。2020年有专业21个专业:机电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模具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汽车车身修复(钣金与涂装)、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电子商务、保安、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即3D打印)、学前教育、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旅游服务与管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67.2016年专业介绍
(1)机电类
本专业是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浙江省骨干专业。含模具制造、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等三个专业方面,专门为永康的五金产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现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浙江省技术能手2人、硕士研究生23人、高级技师21人、技师35人,学生可考取普通车工、CAD绘图员、模具制造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数控机床维修工、维修电工、电器修理工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a模具制造方向
培养目标:模具制造操作工、模具辅助设计人员和模具维修调试人员。
主要专业课程:模具识图、AutoCAD应用、UG软件应用、模具材料热处理、模具加工技术、模具结构及设计、模具装配与调试等。
b数控加工方向
培养目标: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程序员、数控设备装配调试与维护人员;同时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3+2”大专班教学。
主要专业课程:机械识图、机械基础、AutoCAD、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维护、UG软件应用、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特种加工技术等。
c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方向
培养目标:从事常用电器应用、电气安装、维护、修理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同时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3+2”大专班教学。
主要专业课程:机械识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动机结构与维修、电力拖动、电器原理与维修、PLC控制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DXP2004等。
(2)汽车类
本专业是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浙江省示范专业、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盟副理事单位、金华汽车维修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现有高级技师8人、技师2人,含汽车制造、汽车修理、汽车营销等三个专业方向。与众泰集团、永康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等联合办学。学生可考取汽车电工、汽车维修工、汽车钣金工、汽车油漆工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a汽车修理方向
培养目标:从事汽车检测、维修、美容及装潢、管理、服务等领域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同时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3+2”大专班教学。
主要专业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汽车常见检修项目、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汽车美容与装潢等。
b汽车制造方向
培养目标:从事汽车整车装配作业、装配过程检验和整车下线检查和调试、汽车性能检测与性能评价工作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机械制图、CAD软件应用、汽车制造工艺、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新技术等。
c汽车营销方向
培养目标:从事现代汽车及配件的营销、维修接待、售后服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汽车文化、汽车营销实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构造、车辆保险与理赔、汽车配件管理与销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
(3)会计类
本专业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拥有高级教师3名、会计师3人、金华市学科带头人1人、永康市教学能手4人、教坛新秀2人。与王力集团、星月集团、浙江佳信税务师事务所等开展合作办学。学生可考取收银员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等。
培养目标: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同时与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3+2”大专班教学。
主要专业课程: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出纳实务、会计实务、税务实训、会计证课程等。
(4)商贸类
本专业主要为永康五金产业培养中、高级商贸类人才,含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物流管理三个专业方向。专业教师中有硕士4人、高级技师5人、技师10人;学生可考取计算机操作员、电子商务员、网站/网店策划师、商务单证员、推销员、物流员、会计从业资格证等证书。
a电子商务方向
培养目标:从事网店客服、网店店长、企业商务办公专员、网站/网店策划师等方面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电子商务基础、flash、网上开店、网页设计与制作、淘宝摄影、淘宝美工 、Photoshop、电子商务实训、商务英语(口语)、市场营销学、实务礼仪、店铺的运营与推广等。
b国际商务方向
培养目标:从事外贸企业接单员、单证员、跟单员、营销员、营销经理等方面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商务英语函电、外贸业务协调、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外贸制单、外贸跟单与生产跟单、国际货运代理、国际汇兑、市场营销、涉外公关礼仪、消费心理学等。
c物流管理方向
培养目标:从事物流信息处理、采购与仓储管理、货品配送、货运代理、报关报检等物流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3+2”大专班教学。
主要专业课程:现代物流基础、物流地理、仓储管理、运输实务、快递实务、基础公计、市场营销与实务、国际贸易实务、机械基础、电子电工基础等。
(5)其它类
本类专业主要为本科及高职院校输送优质生源,毕业生对口升学率96%以上,含计算机网络维护、工艺美术设计、公安预警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可考取计算机维修工、多媒体制作员、网络管理员、装饰美工、保安员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a计算机网络维护方向
培养目标:从事计算机维修、网络运行维护、网站建设与开发等方面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图像处理、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多媒体设计等。
b工艺美术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从事商品包装、排版、广告制作、网页设计、淘宝美工、展位设计等方面的艺术设计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素描、色彩、计算机平面设计(包括Photoshop和Core Draw两个常用软件)、FLASH动画、商品包装、排版、企业形象设计、网页设计等。
c公安预警方向
培养目标:与永康市公安局合作办学,为永康市公安系统培养从事公安系统预备警力的骨干型人才、各企事业单位安保管理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法律基础、社会礼仪、警体教育、防卫技能、安全防范技术、消防技术、预防犯罪技术等。
68.2022年专业介绍(待续)